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通过在织物的表面上直接涂覆水溶性合成树脂溶液以在其上形成膜,由此使得在织物上形成的细隙部分地开放以具有一定程度的透气性而制造的合成革。具体地,使用刷绒工艺以使用刷毛机刷拂织物的表面以竖起绒毛。接着,在织物的背面上涂覆耐水解且阻燃的树脂溶液以强化织物的背面,其中背面与其上竖起有绒毛的表面相对。然后膜形成工艺将水溶性聚氨酯树脂溶液涂布至织物的表面上竖起的绒毛,以在织物的表面上形成膜,从而制造透气性性质优于真皮的合成革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合成革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适用于车辆内部材料(例如座套、门内饰片(door trim sheet)等)且具有与真皮相似的改善的透气性的合成革的制造方法。而且,通过本专利技术制造的合成革具有真皮不具有的提高的耐水解性和耐化学性、增强的阻燃性,且同时具有织物和膜之间的改善的粘附力连同改善的膜纹理。
技术介绍
通常,合成革是通过在剥离纸(RP)上用例如聚乙烯醇(PVA)或聚氨酯(PU)的合成树脂形成其上压印有皮革图案或其它预定图案的膜、并使用粘合剂将所得膜粘合到机织织物、针织物或无纺织物而制造的织物。合成革的制造方法通常包括干法和湿法。根据干法,使用聚氨酯溶液或溶剂类聚氨酯(PU)树脂(通过将聚氨酯在甲苯或甲 基乙基酮(MEK)中溶解而制备)在剥离纸的表面上形成膜。即,例如,将溶剂类聚氨酯溶液涂覆于剥离纸上并使其干燥以在剥离纸上形成膜。然后,将所得的剥离纸粘合至涂覆有粘合剂的织物并干燥,并将剥离纸从膜去除,从而在织物上形成最终的膜。湿法使用能够形成将被填塞至织物的表面上或整个织物上的膜的树脂,例如溶剂类PU树脂。或者,例如,通过凹版涂覆(gravure coating),可以在嵌入于合成树脂中的织物(例如机织织物、针织物或无纺织物)的表面上涂覆PU树脂,由此形成膜。而且,可以使用湿/干法,其中剥离纸与由此形成的膜连接。然而,由于织物的表面完全被膜覆盖,如图6A、6B、7A和7B的图像所示,通过上述常规方法制造的其中由此形成的膜通过粘合剂粘合至织物的表面的合成革不具有与真皮相似的透气性。而且,粘合剂的使用引起例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污染物和气味,更不必说使用可能对人体有害的溶剂(例如甲苯和MEK)不是环境友好性的。上述在该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含有不构成该国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经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致力于解决与现有技术相关的上述问题。因而,本专利技术提供合成革的制造方法,其适用于车辆内部材料且具有与真皮相似的透气性。通过在织物的表面上直接涂覆水溶性合成树脂溶液以在其上形成膜来制造合成革,从而不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气味,且在织物上形成的细隙被部分地留置以具有一定程度的透气性。而且,通过本专利技术制造的合成革具有真皮不具有的提高的耐水解性和耐化学性,和改善的耐久性和纹理。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该方法包括使用刷毛机(brushing machine)刷拂织物的表面以竖起绒毛的刷绒工艺;在织物的背面上涂覆耐水解且阻燃的树脂溶液以强化织物背面的背面强化工艺,其中背面与其上竖起有绒毛的表面相对;和将水溶性聚氨酯树脂溶液涂布至在织物的表面上竖起的绒毛以在织物的表面上形成膜的膜形成工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还包括在膜形成工艺完成之后通过在布置于织物表面上的膜上进行压花工艺而形成图案的图案形成工艺;在图案形成工艺之后通过在膜的表面上喷射水溶性树脂溶液而赋予颜色的涂漆工艺,其中水溶性树脂溶液含有颜料和用于改善耐水性和耐化学性的碳化二亚胺固化剂;和在涂漆工艺之后通过在膜的表面上喷射上部保护树脂溶液而增加表面耐久性的表面强化工艺。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还包括在刷绒工艺之前,通过将织物浸入含有在水中稀释的软化剂且储存在贮液器中的软化溶液中并干燥所得的织物而进行对织物的表面赋予柔性(flexibility)的软化工艺。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背面强化工艺中,将耐水解且阻燃的树脂溶液以约52至60g/m2的量涂覆在织物的背面上以强化织物的背面纹理。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膜形成工艺中,将水溶性聚氨酯树脂溶液以50至 60g/m2的量涂布至织物的绒毛以形成膜。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膜形成工艺包括在织物的表面上涂覆预定量的耐水解、阻燃且水溶性的聚氨酯树脂溶液的第一涂覆工艺;在第一涂覆工艺之后通过对膜加热加压使膜的表面平坦化且干燥的平坦化工艺;和在平坦化工艺之后在膜的表面上涂覆剩余量的耐水解、阻燃且水溶性的聚氨酯树脂溶液的第二涂覆工艺。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涂覆工艺中,将水溶性聚氨酯树脂溶液以总重的约80%至84%的量涂覆在膜的表面上,在第二涂覆工艺中,将水溶性聚氨酯树脂溶液以总重的约16%至20%的量涂覆在膜的表面上。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平坦化工艺中,通过在约130至160°C的温度下加热来干燥第一涂覆工艺后的膜。在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平坦化工艺中,使第一涂覆工艺后的织物通过热压辊,从而同时对织物加热并加压。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和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下文讨论。附图说明现在将参考附图所图示的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来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下文给出的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说明,因此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其中图I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合成革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合成革的制造方法的工艺的示意工艺图。图3A和图3B是显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合成革的制造方法中刷绒工艺之前和之后的织物表面的图像。图4A和图4B是显示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的合成革的表面和横截面的图像。图5A和图5B是显示用彩喷(color spray)和上部保护喷射处理的真皮的表面和横截面的图像。图6A和图6B是显示根据常规方法通过形成聚氨酯膜而制造的合成革的表面和横截面的图像。图7A和图7B是显示根据常规方法通过形成PVC膜而制造的合成革的表面和横截面的图像。在附图中提到的附图标记包括对下面进一步讨论的下述元件的参照11 :软化溶液12 :贮液器20 :刷绒针布(brushing fillets)21 :针布(fillets) 22 :滚筒(drum)31 :涂覆剂32 :涂覆机41 :涂覆机42 :热压辊43 :涂覆机应当理解,所附的附图并非必然是按比例的,而只是呈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示例性特征的一定程度的简化表示。本文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取决于特定的既定用途和使用环境。在附图中,附图标记在附图的几张图中通篇指代本专利技术的相同或等同部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详细地参照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其实施例图示在附图中,并在下文加以描述。尽管将结合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本专利技术,但应当理解,本说明书无意于将本专利技术局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专利技术不仅要涵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还要涵盖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替代形式、修改、等效形式和其它实施方式。应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他类似术语包括通常的机动车,例如,包括多功能运动车(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务车的客车,包括各种船只和船舶的水运工具,飞行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电动车、插入式混合电动车、氢动力车和其他代用燃料车(例如,来源于石油以外的资源的燃料)。如本文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是具有两种或多种动力源的车辆,例如,具有汽油动力和电动力的车辆。除非特别说明或从上下文显而易见,否则将本文所用的术语“约”理解为在本领域的正常容许范围内,例如在均值的2个标准偏差内。约可以理解为在所述数值的8%,7%,6%,5%,4%,3%,2%U%>0.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法,包括:使用被配置以竖起绒毛的刷毛机通过刷绒工艺刷拂织物的表面;通过背面强化工艺,在所述织物的背面上涂覆耐水解且阻燃的树脂溶液以强化所述织物的背面,其中将所述织物的背面定义为与竖起有绒毛的表面相对的所述织物的一侧;和通过膜形成工艺,将水溶性聚氨酯树脂溶液涂布至所述织物的表面上竖起的绒毛以在其织物的表面上形成膜,制造透气性与真皮相似或比真皮更好的合成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建,尹美姃,吴政锡,李省勋,郑基然,高昌锡,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一井实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