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虫合成革,包括基布层、PVC发泡层和PU面层,其面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水性聚氨酯树脂80-100,桉叶油0.2-0.5,薄荷油0.2-0.5,松节油0.5-1,β-环糊精5-10,玉米淀粉1-2,羟乙基纤维素1-3,蔗糖1-2,苯丙乳液1-2,二甲基硅油0.5-1,十二烷基硫酸钠0.2-1,改性助剂1-3,色料1-2。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合成革含天然驱虫有效成分,有较好的驱虫、防蛀效果,安全环保,且具有长效性、持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革加工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聚氨酯(PU)合成革具有耐寒、手感及外观质量好、强度高、吸湿透气性好、无聚氯乙烯(PVC)人造革冬硬夏软且粘手的现象等特点,成为替代天然皮革的最佳选择。PU合成革相对防蛀性较差。桉叶油等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驱虫的功效,且无害环保,然而由于其易挥发性,因而不具备长效性;且合成革处理过程中需要高温处理,不易在加工过程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虫合成革。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驱虫合成革,包括基布层、PVC发泡层和面层,其中: PU面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水性聚氨酯树脂80-100,桉叶油0.2-0.5,薄荷油0.2-0.5,松节油0.5-1, β -环糊精5-10,玉米淀粉1-2,羟乙基纤维素1-3,蔗糖1-2,苯丙乳液1-2,二甲基硅油0.5_1,十二烷基硫酸钠0.2-1,改性助剂1-3,色料1-2 ; PVC发泡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PVC SG-1 30-60,PVC SG-5 20-40,乙酰柠檬酸三丁酯50-80,棕榈油3-8,亚麻籽油2-4,尿素0.2_1,琥泊酸钠0.5-1,轻质碳酸|丐20-40,沸石粉10-20,木署淀粉5-10,水儀石纤维1-2,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2-0.5,吐温80 0.1-0.3,鲸蜡硬脂醇4_8,AC发泡剂2_5,液体钡锌稳定剂1-3 ; 其中改性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羽毛粉10-20,高岭土 10-20,甘露醇1-2,柠檬酸0.2-1,氯化铵2_4,钛酸酯偶联剂0.5-1,油酸 2-6 ; 改性助剂的制备方法是: 将羽毛粉与高岭土混合均匀,500-600°C煅烧l_2h后加入适量水和氯化铵,搅拌均匀后过滤,加入丙二醇和柠檬酸,再加适量水研磨15-30min,干燥后加入钛酸酯偶联剂,100-150°C、200-400r/min搅拌10_20min,加入油酸,同样条件下搅拌30_60min,干燥后研磨至600-800目,即得; 一种驱虫合成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TO面层原料,先将桉叶油、薄荷油和松节油溶于少量乙醇,在50-60 V、600-800r/min条件下滴加入10_15%β -环糊精水溶液搅拌30_60min,加入玉米淀粉、轻乙基纤维素和蔗糖同样条件下搅拌10_15min,喷雾干燥后得活性粉体;将活性粉体与其余面层原料混合,1000-1500r/min搅拌10_20min后均匀涂覆在离型纸上,100-150°C烘干后形成面层; (2)称取PVC发泡层原料,先将轻质碳酸钙、沸石粉、木薯淀粉与棕榈油、亚麻籽油混合并 200-400r/min、50-60°C 搅拌 30_60min,再与其余原料混合,1000-1500r/min 搅拌30-60min,得PVC发泡浆料;再将配制好的PVC发泡浆料均匀涂覆在聚氨酯面层上,于160-200°C下发泡形成PVC发泡层; (3)在发泡层上涂覆水性聚氨酯粘结浆料,与基布层粘接后130-160°C烘干; (4)去除离型纸,得到合成革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在合成革加工过程中添加天然植物提取物桉叶油等,既能达到合成革有效防蛀的目的,又具有一定的驱虫功效,防止蚊虫干扰;结合缓释技术,降低了加工过程中有效成分的损失,同时保证成品合成革驱虫的长效性和持久性。【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非限定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一种驱虫合成革,包括基布层、PU面层和PVC发泡层,其中: PU面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水性聚氨酯树脂90,桉叶油0.3,薄荷油0.4松节油0.6,β -环糊精8,玉米淀粉1.5,羟乙基纤维素2,蔗糖1.5,苯丙乳液1.5,二甲基硅油0.7,十二烷基硫酸钠0.5,改性助剂2,色料1.5 ; PVC发泡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PVC SG-1 40,PVC SG-5 30,乙酰柠檬酸三丁酯65,棕榈油6,亚麻籽油3,尿素0.5,琥珀酸钠0.6,轻质碳酸钙30,沸石粉15,木薯淀粉7,水镁石纤维1,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4,吐温80 0.2,鲸蜡硬脂醇6,AC发泡剂3,液体钡锌稳定剂2 ; 其中改性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羽毛粉15,高岭土 10,甘露醇2,柠檬酸0.5,氯化铵3,钛酸酯偶联剂0.8,油酸4 ; 改性助剂的制备方法是: 将羽毛粉与高岭土混合均匀,600°C煅烧lh后加入适量水和氯化铵,搅拌均匀后过滤,加入丙二醇和柠檬酸,再加适量水研磨15min,干燥后加入钛酸酯偶联剂,120°C、200r/min搅拌lOmin,加入油酸,同样条件下搅拌30min,干燥后研磨至600目,即得; 一种驱虫合成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面层原料,先将桉叶油、薄荷油和松节油溶于少量乙醇,在50°C、600r/min条件下滴加入10%β -环糊精水溶液搅拌30min,加入玉米淀粉、羟乙基纤维素和蔗糖同样条件下搅拌lOmin,喷雾干燥后得活性粉体;将活性粉体与其余面层原料混合,lOOOr/min搅拌lOmin后均匀涂覆在离型纸上,120°C烘干后形成面层; (2)称取PVC发泡层原料,先将轻质碳酸钙、沸石粉、木薯淀粉与棕榈油、亚麻籽油混合并400r/min、60°C搅拌50min,再与其余原料混合,1300r/min搅拌40min,得PVC发泡楽料;再将配制好的PVC发泡浆料均匀涂覆在聚氨酯面层上,于180°C下发泡形成PVC发泡层; (3)在发泡层上涂覆水性聚氨酯粘结浆料,与基布层粘接后150°C烘干; (4)去除离型纸,得到合成革成品。经产品性能测试,经向拉伸负荷156N,玮向拉伸负荷104N,耐折牢度23°C,20万次无裂纹,符合实际应用的要求。【主权项】1.一种驱虫合成革,包括基布层、PVC发泡层和HJ面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PU面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水性聚氨酯树脂80-100,桉叶油O. 2-0. 5,薄荷油O. 2-0. 5,松节油O. 5-1, β -环糊精5-10,玉米淀粉1-2,羟乙基纤维素1-3,蔗糖1-2,苯丙乳液1-2,二甲基硅油O. 5_1,十二烷基硫酸钠O. 2-1,改性助剂1-3,色料1-2 ; 所述的PVC发泡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PVC SG-I 30-60,PVC SG-5 20-40,乙酰柠檬酸三丁酯50-80,棕榈油3-8,亚麻籽油2-4,尿素O. 2_1,琥泊酸钠O. 5-1,轻质碳酸|丐20-40,沸石粉10-20,木署淀粉5-10,水儀石纤维1-2,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 2-0. 5,吐温80 O. 1-0. 3,鲸蜡硬脂醇4_8,AC发泡剂2_5,液体钡锌稳定剂1-3 ; 所述改性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羽毛粉10-20,高岭土 10-20,甘露醇1-2,柠檬酸O. 2-1,氯化铵2_4,钛酸酯偶联剂O.5-1,油酸 2-6 ; 所述改性助剂的制备方法是: 将羽毛粉与高岭土混合均匀,500-600°C煅烧l_2h后加入适量水和氯化铵,搅拌均匀后过滤,加入丙二醇和柠檬酸,再加适量水研磨15-30min,干燥后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虫合成革,包括基布层、PVC发泡层和PU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U面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水性聚氨酯树脂80‑100,桉叶油0.2‑0.5,薄荷油0.2‑0.5,松节油0.5‑1,β‑环糊精5‑10,玉米淀粉1‑2,羟乙基纤维素1‑3,蔗糖1‑2,苯丙乳液1‑2,二甲基硅油0.5‑1,十二烷基硫酸钠0.2‑1,改性助剂1‑3,色料1‑2;所述的PVC发泡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PVC SG‑1 30‑60,PVC SG‑5 20‑40,乙酰柠檬酸三丁酯50‑80,棕榈油3‑8,亚麻籽油2‑4,尿素0.2‑1,琥珀酸钠0.5‑1,轻质碳酸钙20‑40,沸石粉10‑20,木薯淀粉5‑10,水镁石纤维1‑2,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2‑0.5,吐温80 0.1‑0.3,鲸蜡硬脂醇4‑8,AC发泡剂2‑5,液体钡锌稳定剂1‑3;所述改性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羽毛粉10‑20,高岭土10‑20,甘露醇1‑2,柠檬酸0.2‑1,氯化铵2‑4,钛酸酯偶联剂0.5‑1,油酸2‑6;所述改性助剂的制备方法是:将羽毛粉与高岭土混合均匀,500‑600℃煅烧1‑2h后加入适量水和氯化铵,搅拌均匀后过滤,加入丙二醇和柠檬酸,再加适量水研磨15‑30min,干燥后加入钛酸酯偶联剂,100‑150℃、200‑400r/min搅拌10‑20min,加入油酸,同样条件下搅拌30‑60min,干燥后研磨至600‑800目,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