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乔卫林专利>正文

一种蜂花粉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053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花粉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对蜂花粉进行预处理、温差破壁与机械破壁相结合的破壁处理方法、冷藏静置、离心、过滤、定容、灌装等多道工序制得澄清的蜂花粉饮料。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纽甜作为增甜剂,代替了原有的高浓度蔗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工艺得到的无糖、澄清的蜂花粉饮料,既解决了糖浓度高引起的絮状沉淀以及易酸败的问题,又解决了花粉低破壁率而导致的营养成分流失问题,提高了蜂花粉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为市场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饮品,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饮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蜂花粉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蜂花粉又称虫媒花粉,是工蜂从被子植物雄蕊花药和裸子植物小孢子叶上的小孢子夹采集的长粉粒,采集花粉时经过工蜂自己特殊的腺体分泌物、唾液和花蜜初步加工而成花粉球,呈淡黄色或栗色,味微甜、微苦、略腥。由于植物种类不同或采集季节不同,使蜂花粉呈现不同颜色,有洁白色、黄色、黄绿色、褐色,甚至浓黑色等,但大部分蜂花粉为淡黄色或淡栗色。与风媒花粉相比,蜂花粉的营养成分含量更高。近百年来,世界各国的花粉学家、营养学家和医药专家都在不断的深入研究花粉对人体的保健、药理作用及其功效。结果表明,在众多营养保健品中,唯独蜂花粉含有种类齐全的营养素,而且各营养成分的搭配比最为理想。科学家证实,蜂花粉含有200多种营养物质,包括19~22种氨基酸、16种维生素、约30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大量的花粉蛋白酶、核酸、黄酮类化合物及其他活性物质。蜂花粉富含的蛋白质多以氨基酸的形式存在,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含量超过牛奶、鸡蛋的5~7倍;Vc的含量高于新鲜水果和蔬菜,被称为天然维生素之王。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有松花粉和香蒲花粉的记载,说这两种花粉气味甘平、无毒,能主治心腹胀热邪气,利小便,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延年。唐代的武则天食用花粉做成的“花精糕”,清代的慈禧太后用花粉与黄酒混合后沐浴享用。希腊哲学家就认为青春永存的奥秘在于花粉,早期的奥林匹克运动-->员就用花粉来添加能量,花粉的英文单词pollen原意就是“精力充沛的,力量强大的”的意思。花粉学家、营养学家和医学家深入研究了花粉对人类的保健作用、药理作用及功效。结果表明,蜂花粉中含有多种利于人类健康的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蜂花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芸香苷)和黄酮类化合物,对增强毛细血管强度、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良效。蜂花粉中已经鉴定的酶达90多种,花粉中含有多种植物激素,如促性腺素、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等对妇科病和不孕症有治疗作用。而核酸对蛋白质合成、细胞分裂和复制以及生物遗传起重要作用,可促进细胞再生,预防衰老和各种慢性疾病,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蜂花粉中含有多种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对物质代谢与合成、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生长与发育等多种生理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并具有广泛的医疗效能。蜂花粉的护肝作用与其含有激素、维生素、氨基酸、核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密切相关,还与蜂花粉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蜂花粉能增进食欲,调整胃肠功能紊乱,对治疗便秘和长期消瘦的患者有良好的效果,这与蜂花粉含有抗菌物质、多种维生素、酶等生物活性物质有关。蜂花粉能促进造血组织的修复和血细胞的新生,对治疗贫血有特珠功效。另外,蜂花粉的美容效果明显,其机理在于全面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由里及表,从根本上改善皮肤细胞的活力,增强皮肤的代谢机能,防止面部色素沉着、皮肤粗糙、衰老,使皮肤保持湿润、洁白、有光泽且富有弹性。花粉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朝宫廷中就有花粉饼等制品。随着社会的进步,花粉的开发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品种也增加很多,成为各个阶层普遍欢迎的天然保健品。近几年来,蜂花粉因其营养成分天然、种类齐全、含量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人们对蜂花粉及其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众多蜂花粉制品也就应运而生,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品。蜂花粉在饮料制品中的应用也较为普遍,但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含糖量过高。目前,我国现有的技术都是将蜂花粉通过加入大量蔗糖制作成含糖量高的混悬饮料,而蔗糖是含有最高热值的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会引起肥胖、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龋齿等疾病,不适于糖尿病、高血压等需限制饮食的消费者,也限制了一些崇尚爱美、瘦身的女性及儿童的购买。更为重要的是,含糖量较高的混悬饮料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出现酸败、沉淀以及有絮状物等问题,造成难以饮用。其次,花粉利用率偏低。花粉外壁的主要成分是孢粉素,而孢粉素是一种类似角质或木栓质的脂类物质,有耐酸、耐碱、不溶于水和抗渗透性的特点,人体的肠道系统无法将其分解,其内部的营养仅能从花粉的萌发小孔部分的渗透出来。人体把未破壁的花粉食入,大多是吸收花粉外壁附着的营养,而壁内的营养则随着粪便排泄,利用率极低。因此,需要把花粉内外壁完全打破,促使全部营养物质释放出来,变成水溶性的、可以为人体直接吸收的营养饮料。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是机械破壁法,该方法虽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破壁率也较低,导致花粉营养成分的流失。中国专利申请01114095.X公开了一种蜂花粉饮料制品及其制造方法,但是该专利饮料制品中的原料含有较高浓度的糖浆,并且破壁方法也采用了破壁率较低的机械研磨破壁法。另外,该专利中制备蜂花粉饮料的工艺步骤简单,无法制得澄清的蜂花粉饮料。中国专利申请02106399.0公开了一种油菜花粉的破壁技术,采用酶解法,其破壁率较高,但相对机械破壁法而言,工艺较为复杂且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营养成分更为丰富且无糖的蜂花粉饮料;为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该蜂花粉饮料的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在甜味剂、破壁方法及制备工艺中做了如下改进:首先,采用纽甜(Neotame)作为甜味剂,代替了蔗糖。纽甜是一种新型的二肽类强力甜味剂,系阿斯巴甜(APM)的衍生物。纽甜的稳定性优于阿斯巴甜,使用成本也大大低于阿斯巴甜,问世以来深受世界食品界的关注。纽甜是由法国的两位学者专利技术的,并于1993年取得物质专利,2002年7月FDA正式批准纽甜在食品中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也于2003年4月批准纽甜在各种食品中使用,按生产需要量添加。由于过量摄入糖类可导致龋齿、高血糖、肥胖症、心血管病和糖尿病、少儿近视等疾病,因而人们专利技术了大量的非糖甜味剂来替代食糖。并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安全测试,证明了这些甜味剂的安全性。理想的甜味剂应具备:无色、无异味、无致龋性,有类似于蔗糖的愉快爽口甜味,有良好的溶解度、稳定性及加工性能。多数糖醇是理想的低热量甜味剂,但甜度相对较低。纽甜又称乐甜,化学结构为N-[N-3,3-二甲基丁基)-L-a-天冬氨酸]-L-苯丙氨酸-1-甲酯,它是在阿斯巴甜的N-位上以3,3-二甲基丁酸替代了天冬氨酸的羧基团,甜度大约是蔗糖的7000到13000倍,具有类似蔗糖的纯正甜味,几乎不含包括苦味、金属味、酸味和咸味等杂味,成为第三代二肽甜味剂。由于纽甜分子中含有3,3-二甲基丁基,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抑制了肽酶的活性,较少形成苯丙氨酸。因此,纽甜还可用于苯丙酮酸尿症的患者。其次,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温差破壁与机械破壁相结合的方式。花粉破壁是指花粉的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以便花粉内含营养物质的释放、吸收和利用,常有三种破壁形式(根据花粉形态破壁程度类分):花粉壁自萌发孔处裂开,部分内容物自萌发孔处溢出;花粉壁除萌发孔外,其他部分也有破裂,大部分内容物自萌发孔和其他破裂处溢出;花粉壁完全分解为数块残片,内容物全部溢出。往往在同一种破壁方法的过程中,三种破壁形式都有。花粉的破壁程度-->直接影响花粉内有效成分的提取,比较成熟的方法有:温差破壁法、机械破壁发和酶解破壁法。温差破壁法是利用花粉中的水结冰,加热熔化产生的张力,以破坏花粉壁的组织结构;机械破壁法是将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蜂花粉原液的方法,包括对蜂花粉的预处理、破壁、冷藏静置以及离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壁处理为温差破壁与机械破壁相结合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蜂花粉原液的方法,包括对蜂花粉的预处理、破壁、冷藏静置以及离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壁处理为温差破壁与机械破壁相结合的方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壁处理是将经过冷藏的蜂花粉加入到相当于其2~5倍重量的温度为40~70℃的纯化水中,迅速搅拌溶解,将蜂花粉溶液混匀,置胶体磨中磨匀,使蜂花粉中的营养物质最大限度的溶出,同时除去上浮的泡沫。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纯化水重量优选蜂花粉重量的2~3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纯化水的温度优选50~6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蜂花粉的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采集适量蜂花粉,剔除蜂花粉中的黑点、泥沙等杂物,40~50℃低温烘干,称重、包装,-15~-25℃冷藏24~48h。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蜂花粉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卫林邓日红乔卫强
申请(专利权)人:乔卫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