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灌浆处理板底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6477 阅读:3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0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灌浆处理板底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分布有注浆孔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层和位于脱空修复区域的复合灌浆层,所述复合灌浆层为双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经灌浆处理板底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通过特殊的灌浆层结构,提高灌浆层的整体韧性和抗裂性,对路面脱空处有效的进行填充和补强,起到结合路面和基层的作用使之成为整体,有效的起到防水下渗作用,能够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板体提供长期耐久的均匀支承,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经修复的路面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经灌浆处理板底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治理水泥路面板底脱空的灌浆材料品种繁多、参差不齐,灌浆效果并不是很好,很多路面板在经过灌浆处治后2、3年内出现再次脱空或面板断裂的情况,不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能造成路面的进一步破坏,水泥面板容易产生新的裂缝,扩大旧的裂缝,路面使用性能下降直至迅速破坏,严重地影响到了道路的使用性能,折损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寿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板底脱空区域的空间形貌复杂,灌浆材料硬化后在面板与基层之间以一种无规则的异形结构存在,应力集中效应明显。同时,脱空区形成过程中唧泥、唧浆等污物的残留附着,会显著影响灌浆材料与上下层之间的界面粘结,在温度及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必须考虑薄层灌浆体以与上下层分离的形式而独立工作的能力。在这种状况下,灌浆层受力不利,易发生断裂进而严重破碎,当雨水进入后在动载作用下易再次冲刷脱空(二次脱空),使面板重新处于脱空的不利状态。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水泥浆类灌浆材料除须具备现有规范提出的流动性好、早期抗压强度高等基本要求外,还须在韧性、抗裂(包括塑性收缩抗裂)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灌浆处理板底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有注浆孔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层和位于脱空修复区域的复合灌浆层,所述复合灌浆层为双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灌浆处理板底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有注浆孔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层和位于脱空修复区域的复合灌浆层,所述复合灌浆层为双层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灌浆处理板底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灌浆层的两层为不同材料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灌浆处理板底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灌浆层由聚丙烯纤维水泥浆上层和普通水泥浆下层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经灌浆处理板底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层分布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穿透面板层并贯穿基层。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作韶马银华晋风春林建平彭宗志晁哲张婷周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广东清连公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