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8726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9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结构,包括纤维增强封层,所述纤维增强封层包括由下及上设置的碎石层、底层乳化沥青层、玻璃纤维中间层、上层乳化沥青层以及碎石集料层;所述碎石层中碎石粒径为1.0‑2.36mm,所述碎石集料层中碎石粒径为4.75‑9.5mm,所述纤维增强封层设于基础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封层材料中加入纤维以后,阻止或延缓了裂缝的扩展,抗拉强度和抗疲劳性能增大30%以上、抗车辙性能增大300%以上、防水性能好、密闭性更强、稳定性能好,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阻止半刚性基层水分的挥发而减小干缩裂缝,从而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且便于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路面基层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沥青路面基层结构。
技术介绍
半刚性路面作为最重要的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形式,在公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调查,我国约90%以上的沥青路面使用了半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材料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规范日趋完善,但在使用过程中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也逐步显现出一些严重的问题。在交通荷载的重复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将产生随机的、呈不规则周期变化的应力应变响应,使得材料受到疲劳损伤的作用,当疲劳损伤的累计达到材料的极限承受能力时,路面结构内部便产生细观裂纹,随着交通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裂纹将不断扩展,最终在路表形成荷载型反射裂缝,并且目前我国各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普遍采用乳化沥青封层技术来作下封层,其抗裂和防水性能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有些工程甚至在对层间黏结作用起到了负面效应,造成使用寿命达不到要求,并且沥青层在路面处理过程中不方便打理、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路面形成的反射裂缝、使用寿命短、沥青层处理不方便以及封层抗裂、防水性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结构,包括纤维增强封层,所述纤维增强封层包括由下及上设置的碎石层、底层乳化沥 青层、玻璃纤维中间层、上层乳化沥青层以及碎石集料层;碎石层中碎石粒径为1.0-2.36mm,碎石集料层中碎石粒径为4.75-9.5mm,底层乳化沥青层厚度≥0.6mm,上层乳化沥青层厚度≥0.6mm;所述碎石集料层厚度为11-15mm;纤维增强封层设于基础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碎石集料层置于上层乳化沥青层上。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封层材料中加入纤维以后,阻止或延缓了裂缝的扩展,抗拉强度和抗疲劳性能增大30%以上、抗车辙性能增大300%以上、防水性能好、密闭性更强、稳定性能好,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阻止半刚性基层水分的挥发而减小干缩裂缝,从而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且便于回收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表示如下:1底层乳化沥青层,2玻璃纤维中间层,3上层乳化沥青层,4碎石集料层,5碎石层,6基础路面。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结构,包括纤维增强封层,所述纤维增 强封层包括由下及上设置的碎石层5、底层乳化沥青层1、玻璃纤维中间层2、上层乳化沥青层3以及碎石集料层4;所述碎石层5中碎石粒径为1.0-2.36mm,所述碎石集料层4中碎石粒径为4.75-9.5mm,所述底层乳化沥青层1厚度≥0.6mm,所述上层乳化沥青层3厚度≥0.6mm,所述碎石集料层4厚度为11-15mm;所述纤维增强封层设于基础路面6上。纤维增强封层是指采用专业的纤维封层车设备同步喷洒两层乳化沥青(底层、上层)及撒布一层纤维(中间层),再立即撒布一层碎石集料,随即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初期碾压,最后通过自然行车作用压实形成的沥青路面表面磨耗层或应力吸收中间层。在封层材料中加入纤维以后,当力由机体传递给纤维时,纤维因变形而消耗能量,一旦沥青受拉断裂时,纤维跨接在裂缝的表面,由于纤维自身具有较强的抗拉能力阻止或延缓了裂缝的扩展。材料要求及用量:乳化沥青采用聚合物喷洒型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如表1;玻璃纤维采用无碱玻璃纤维,单位面积用量为60-100g/m2,其材质应满足《玻璃纤维无捻粗纱》GB/T18369-2001标准规定的要求,检测内容与要求见表2。表1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表2玻璃纤维质量检验内容与要求Tex 灼伤损失 含水量 硬挺度 分散性 2400±10% 0.8 0.1 ≥140 ≥95% 制作这种纤维增强封层结构的主要步骤为:第一步,将质量符合技术标准盘状纤维布置于纤维封层车内,将乳化沥青加入油料储存罐内。第二步,关闭乳化沥青喷头,用托盘法检测纤维的切割长度与单位面积喷洒量,以及喷洒的均匀性,然后关闭纤维切割装置,开启乳化沥青喷洒装置,用托盘法检查第一层与第二层乳化沥青的喷洒量。摊铺试验段,确定车辆行走的适宜的行驶速度。第三步,同时开启纤维剪切和撒布装置,以及前后乳化沥青喷头。同步施工上、下层乳化沥青和中间纤维层。人工补喷未裹附乳化沥青的纤维部位。第四步,与纤维封层车间隔10m,立即用碎石撒布车撒布一层4.75-9.5mm的碎石,碎石覆盖率控制在70%左右,立即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将碎石嵌挤如纤维封层。检查碎石撒布的均匀性,扫除多余碎石。根据此步骤,得出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结构,包括纤维增强封层,所述纤维增强封层包括由下及上设置的碎石层5、底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涂料层1、无碱玻璃纤维中间层2、上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涂料层3以及碎石集料层4,所述纤维 增强封层设于基础路面6上。所述碎石集料层4中碎石粒径为4.75mm,所述碎石层5中碎石粒径为1.0mm,所述碎石集料层4中碎石覆盖率为70%,所述底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涂料层1与上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涂料层3厚度均为0.6mm,所述碎石集料层4厚度为11mm。进一步地,所述碎石集料层4置于上层乳化沥青层3上。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结构,包括纤维增强封层,所述纤维增强封层包括由下及上设置的碎石层5、底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涂料层1、无碱玻璃纤维中间层2、上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涂料层3以及碎石集料层4,所述纤维增强封层设于基础路面6上。所述碎石集料层4中碎石粒径为9.5mm,所述碎石层5中碎石粒径为2.36mm,所述碎石集料层4中碎石覆盖率为70%,所述底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涂料层1与上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涂料层3厚度均为50mm,所述碎石集料层4厚度为15mm。进一步地,所述碎石集料层4置于上层乳化沥青层3上。实施例三如图1所示,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结构,包括纤维增强封层,所述纤维增强封层包括由下及上设置的碎石层5、底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涂料层1、无碱玻璃纤维中间层2、上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涂料层3以及碎石集料层4,所述纤维增强封层设于基础路面6上。所述碎石集料层4中碎石粒径为7.0mm,所述碎石层5中碎石粒径为1.7mm, 所述碎石集料层4中碎石覆盖率为70%,所述底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涂料层1与上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涂料层3厚度均为25mm,所述碎石集料层4厚度为13mm。进一步地,所述碎石集料层4置于上层乳化沥青层3上。实施例四如图1所示,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结构,包括纤维增强封层,所述纤维增强封层包括由下及上设置的碎石层5、底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涂料层1、无碱玻璃纤维中间层2、上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涂料层3以及碎石集料层4,所述纤维增强封层设于基础路面6上。所述碎石集料层4中碎石粒径为5.5mm,所述碎石层5中碎石粒径为1.55mm,所述碎石集料层4中碎石覆盖率为70%,所述底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涂料层1与上层聚合物改性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纤维增强封层,所述纤维增强封层包括由下及上设置的碎石层(5)、底层乳化沥青层(1)、玻璃纤维中间层(2)、上层乳化沥青层(3)以及碎石集料层(4);所述碎石层(5)中碎石粒径为1.0‑2.36mm,所述碎石集料层(4)中碎石粒径为4.75‑9.5mm;所述纤维增强封层设于基础路面(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纤维增强封层,所述纤维增强封层包括由下及上设置的碎石层(5)、底层乳化沥青层(1)、玻璃纤维中间层(2)、上层乳化沥青层(3)以及碎石集料层(4);所述碎石层(5)中碎石粒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贵陈怡宏凌天清刘强刘燕燕黄煌张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