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诱导瓶栽白灵菇子实体形成和单个菇蕾比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7171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7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快速诱导瓶栽白灵菇子实体形成和单个菇蕾比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料面中间1孔点位料面搔菌,打开瓶盖,将老菌种清理干净,用直径0.5cm~1cm的铁棒在料面中间搔1个点孔,深度为1cm~1.5cm;或者料面2孔点位打孔搔菌,打开瓶盖,不清理料面老菌种,用直径0.5cm~1cm的铁棒在料面形成2点孔,深度为1cm~1.5cm。搔菌后,菇蕾形成较早,料面菇蕾形成少,单个菇蕾占比最高达75%以上,大大降低了人工疏蕾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
,具体地说,涉及快速诱导瓶栽白灵菇子实体形成和单个菇蕾比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白灵侧耳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明确产地的食用菌品种(商品名为白灵菇)。搔菌是用手工或者搔菌机去除老菌种块和菌皮,是一种促进菌丝发生原基的重要措施,通过搔菌可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整齐发生。我国白灵菇生产主要有袋栽和瓶栽工艺两种,目前自然季节栽培均是袋栽工艺,而工厂化生产也是袋栽为主,瓶栽工艺较少。这两种方式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搔菌后由于原基较多,需要大量的人力去疏蕾,以保留发育较好的1-2个菇蕾。这样既造成大量营养消耗,也提高了劳动力成本,降低了白灵菇生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搔菌后原基出现多,疏蕾工作量大的缺陷,提供快速诱导瓶栽白灵菇子实体形成和单个菇蕾比率的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为:快速诱导瓶栽白灵菇子实体形成和单个菇蕾比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料面中间1孔点位料面搔菌,打开瓶盖,将老菌种清理干净,用直径0.5cm~1cm的铁棒在料面中间搔1个点孔,深度为1cm~1.5cm;或者料面2孔点位打孔搔菌,打开瓶盖,不清
理料面老菌种,用直径0.5cm~1cm的铁棒在料面形成2点孔,深度为1cm~1.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搔菌后,菇蕾形成较早,料面菇蕾形成少,单个菇蕾占比最高达75%以上,大大降低了人工疏蕾的劳动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快速诱导瓶栽白灵菇子实体形成和单个菇蕾比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料面中间1孔点位料面搔菌,打开瓶盖,将老菌种清理干净,用直径0.5cm的铁棒在料面中间搔1个点孔,深度为1cm;或者料面2孔点位打孔搔菌,打开瓶盖,不清理料面老菌种,用直径0.5cm的铁棒在料面形成2点孔,深度为1cm。实施例2快速诱导瓶栽白灵菇子实体形成和单个菇蕾比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料面中间1孔点位料面搔菌,打开瓶盖,将老菌种清理干净,用直径0.8cm的铁棒在料面中间搔1个点孔,深度为1.2cm;或者料面2孔点位打孔搔菌,打开瓶盖,不清理料面老菌种,用直径0.8cm的铁棒在料面形成2点孔,深度为1.2cm。实施例3快速诱导瓶栽白灵菇子实体形成和单个菇蕾比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料面中间1孔点位料面搔菌,打开瓶盖,将老菌种清理干净,用直径1cm的铁棒在料面中间搔1个点孔,深度为1.5cm;或者料面2孔点位打孔搔菌,打开瓶盖,不清理料面老菌种,用直径1cm的铁棒在料面形成2点孔,深度为1.5cm。实施例4不同搔菌方式对瓶栽工艺白灵菇子实体形成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品种为国审白灵菇中农1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引进。1.2方法1.2.1培养料配方玉米芯100千克、棉籽壳30千克、麦麸20千克、玉米面3千克、碳酸钙2千克,料水比1:2.2。1.2.2菌瓶制作和菌丝培养按照瓶栽工艺配料、装瓶、灭菌、接种、培养。塑料瓶容量1100ml,每瓶装干料260g,加水后重量为640g。培养室内温度23℃~25℃。培养45天。菌丝满瓶后,在26℃的后熟温度下继续培养30天。-1℃~2℃冷刺激3天。按照不同的搔菌处理方式进行搔菌。1.2.3搔菌处理处理1:不搔菌(打开瓶盖直接放入菇房进行出菇管理)。处理2:料面全部搔菌(打开瓶盖,用专用工具将料面老菌种清理干净,放入菇房进行出菇管理)。处理3:料面中间1孔点位料面搔菌(打开瓶盖,用专用工具将老菌种清理干净,在料面中间搔1个点孔,放入菇房进行出菇管理)。处理4:料面2孔点位深度搔菌(打开瓶盖,用专用工具将老菌种清理干净,在料面中间搔2个点孔,放入菇房进行出菇管理)。处理5:料面2孔点位打孔搔菌(打开瓶盖,不清理料面老菌种,用专用工具在料面形
成2点孔,放入菇房进行出菇管理)。1.2.5出菇管理搔菌处理后,20℃恢复生长3天,移入15℃出菇室出菇。子实体成熟时测定子实体性状和单瓶产量。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搔菌方式对白灵菇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由表1可知,不同搔菌方式对菇蕾形成早晚和数量影响明显。处理1菇蕾形成需25天以上,且料面菇蕾较多,后期疏蕾劳动强度大。处理2菇蕾形成需要22天以上,且料面菇蕾较多,后期疏蕾劳动强度大。处理3菇蕾形成需要16天以上,孔位处形成一个菇蕾的比率达到75%。处理4菇蕾形成需要16天以上,孔位处形成一个菇蕾的比率达到50%。处理5菇蕾形成需要16天以上,孔位处形成1个菇蕾的比率达到75%。表1不同搔菌方式对子实体形成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different scratching methods on fruiting bodies formation2.2不同搔菌方式对白灵菇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由表2可知,不同搔菌方式对白灵菇子实体性状及单瓶产量没有明显影响。表2不同搔菌方式对子实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different scratching methods on fruiting bodies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3小结与讨论3.1在瓶栽工艺条件下,不同搔菌方式对白灵菇子实体形成早晚和数量有较大影响。料面不搔菌,出菇最迟,需要25天以上,且料面形成菇蕾较多,疏蕾劳动强度大。料面全部搔菌,菇蕾形成时间需要22天以上,且料面形成菇蕾较多,疏蕾劳动强度大。料面中间1孔点位料面搔菌,出菇时间需要16天左右,料面单个菇蕾形成比率达到75%。料面2孔点位打孔搔菌,出菇时间需要16天左右,料面单个菇蕾形成比率达到75%。3.2不同搔菌方式对白灵菇子实体性状和产量没有太大影响。3.3综合评价,料面中间1孔点位料面搔菌和料面2孔点位打孔搔菌工艺,对白灵菇子实体形成作用明显,同时又能降低疏蕾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是较好的搔菌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快速诱导瓶栽白灵菇子实体形成和单个菇蕾比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料面中间1孔点位料面搔菌,打开瓶盖,将老菌种清理干净,用直径0.5cm~1cm的铁棒在料面中间搔1个点孔,深度为1cm~1.5cm;或者料面2孔点位打孔搔菌,打开瓶盖,不清理料面老菌种,用直径0.5cm~1cm的铁棒在料面形成2点孔,深度为1cm~1.5cm。

【技术特征摘要】
1.快速诱导瓶栽白灵菇子实体形成和单个菇蕾比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料面中间1孔点位料面搔菌,打开瓶盖,将老菌种清理干净,用直径0.5cm~1cm的铁棒在料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源春张玉亭孔维威袁瑞奇孔维丽韩玉娥刘芹胡素娟宋志波段亚魁徐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