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辅助部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
技术介绍
动力锂离子电池属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锂离子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只有-20~60℃,电池的温度对电池性能影响非常明显。当温度高于60℃时,其内部电化学反应速率会进一步增大,温度继续上升,将严重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甚至出现起火爆炸等危险情况。另外,电池内单体电池排列紧凑,电池包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则会导致单体电池压差变大,进而降低电池组整体性能,降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因此,电池组热管理系统是电池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电池组温度,减小电池组内温差,对提高电池组的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中,电池热管理系统中主要有自然风冷和液冷两种。其中受制于电池包内空间限制,风阻较大,冷却效果差,散热不均匀。液冷冷却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冷却液流阻较大且电池内部温差也较大,无法有效保证电池内部温度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换热管结构内冷却液的流动阻力,提高电池内部温度均匀性,从而有效解决电池内温度分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包括上层液冷管(1)、下层液冷管(2),所述的上层液冷管(1)一端与进水管(3)连接,上层液冷管(1)另一端与下层液冷管(2)一端连接,下层液冷管(2)另一端与出水管(4)连接,所述的上层液冷管(1)和下层液冷管(2)之间设置为呈“U”字形的结构,电池组箱体安装在上层液冷管(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包括上层液冷管(1)、下层液冷管(2),所述的上层液冷管(1)一端与进水管(3)连接,上层液冷管(1)另一端与下层液冷管(2)一端连接,下层液冷管(2)另一端与出水管(4)连接,所述的上层液冷管(1)和下层液冷管(2)之间设置为呈“U”字形的结构,电池组箱体安装在上层液冷管(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还包括上汇流管(5)和下汇流管(6),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的上层液冷管(1)设置多个,下层液冷管(2)设置多个,每个上层液冷管(1)一端与上汇流管(5)连接,每个上层液冷管(1)另一端与一个下层液冷管(2)一端连接,每个下层液冷管(2)另一端与下汇流管(6)连接,进水管(3)设置在上汇流管(5)上,出水管(4)设置在下汇流管(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上层液冷管(1)设置为平行布置的结构,多个下层液冷管(2)设置为平行布置的结构,每个上层液冷管(1)和位于该上层液冷管(1)下方的下层液冷管(2)之间设置间隙部(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启通,郭秋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