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水泉专利>正文

能增加滑板车前进动能的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6199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6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增加滑板车前进动能的传动机构,包括一驱动轮盘,该驱动轮盘的中央轮轴枢接至该滑板车的车架上邻近中段的位置,该驱动轮盘能透过一传动组件与该滑板车的后轮上所设的一被动轮盘相连接,以带动该被动轮盘及后轮;二踩踏机构,各该踩踏机构包括一踩踏板,该等踩踏板分别水平地枢设在该车架上邻近中段的左右两侧,且能分别通过一驱动连杆组带动该中央轮轴,该驱动连杆组的总长度不相同,使其中的一踩踏板能对该中央轮轴施加较大扭力,进而令该滑板车能以更大的前进动能,持续向前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动机构领域,尤指一种能增加滑板车前进动能的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在诸多纯人力驱动的交通工具中,有一种为滑板车,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且易于保养,易受一般消费者的喜爱。一般言,市售的滑板车均具有一呈板体状的车架,该车架的后端枢设有一后轮,该车架的前端则枢设有一轴杆,该轴杆的底端枢设有一前轮,该轴杆的顶端则固设有一手把。据此,使用者在骑乘该滑板车时,即能利用双手握持该手把,使该前轮与后轮能同时接触地面,进而将该滑板车平稳地立在地面;使用者仅须单脚站立在该车架上,且利用另一脚朝地面施力,即能推动该滑板车,并在该滑板车随着惯性滑行移动时,将双脚同时站立在该车架上,且利用双手握持或转动该手把,以操控该前轮,进而控制该滑板车的行进方向。当该滑板车滑行移动的惯性减弱,导致该滑板车无法持续前进时,使用者就必须再次利用任一脚朝地面施力,以推动该滑板车继续滑行。但是,每当滑板车的惯性减弱而无法持续前进的情况下,使用者就必须再次利用任一脚朝地面施力,始能推动该滑板车,继续滑行,不仅造成使用者在操作上的不便,也可能因使用者的施力不当,或因使用者将双脚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水平位置,而使身体或滑板车倾斜,造成使用者骑乘上的危险。据此,专利技术人曾设计出一种具传动机构的滑板车,并已获中国台湾第M383531号专利权,但是,专利技术人在长期使用后发现,当骑乘者以双脚分别踩踏该滑板车的二活动板后,虽然能产生动力,令该滑板车继续滑行前进,但是,骑乘者是以双脚分别站立在该等活动板上,其身体的支撑点仅在该等活动板,而无其它支撑点(例如:用以支撑臀部的座垫),因此使用者在双脚受力或施力一致的情况下,不易感受到如何对该等活动板分别施力?及应施加多少作用力以克服前进的阻力?导致在使用上及操作上的亲和力不足;此外,滑板车的结构略嫌复杂,组装及保养不易,造成制造成本较高。故如何设计出一种具传动机构的滑板车,不仅结构简单,组装保养容易,且能令使用者双脚在踩踏传动机构时,能轻易感受到如何施力及应施加多少作用力,以克服前进阻力,且能在不知不觉中分别且逐渐地增加双脚的踩踏力,进而令该滑板车能以更大的前进动能持续向前移动,即成为本技术探讨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增加滑板车前进动能的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应用至一滑板车,该滑板车包括一车架,该车架的前端固设有一前管,该前管上枢设有一前叉,该前叉的顶端固设有一手把,其底端则枢设有至少一前轮,以令该手把能透过该前叉,操控该前轮的方向,该车架的后端固设有一后叉,该后叉的底端枢设有至少一后轮,该后轮中央设有一被动轮盘(如:齿轮盘或皮带轮盘),以令该前轮及后轮在支撑该车架及其上载重(如:骑乘者的重量)的情况下能在地面滚动,该传动机构包括一驱动轮盘(如:齿轮盘或皮带轮盘),该驱动轮盘的一中央轮轴枢接至该车架上邻近中段的位置,该驱动轮盘透过一传动组件(如:炼条、皮带或齿轮组),与该被动轮盘相连接,以在该中央轮轴驱动该驱动轮盘旋转时,该驱动轮盘能透过该传动组件,带动该被动轮盘及该后轮旋转;二踩踏机构,各该踩踏机构包括一踩踏板、至少二平行连杆及二驱动连杆,该等平行连杆的一端分别枢设至该踩踏板邻近前端及后端的位置,该等平行连杆的另一端则分别枢设至该车架上邻近前端及后端的位置,以使该等踩踏板能分别近乎水平地枢设在该车架上邻近中段的左右侧位置,该等驱动连杆的一端相互枢接在一起,该等驱动连杆的另一端分别枢接至该踩踏板邻近中段的位置及固接至该中央轮轴,该踩踏机构中对应的该驱动连杆的总长度不相同,以使该踩踏板能对该中央轮轴分别施加不同的扭力。如此,使用者在骑乘该滑板车时,除能凭借推动该滑板车,使该滑板车随着惯性,滑行移动之外,还能在滑行过程中,在该车架上利用双脚踩踏各该踩踏板,进而使各该踩踏板分别透过对应的该等驱动连杆,对该中央轮轴及其上的驱动轮盘,反复施加扭力,此时,由于该等踩踏机构中对应的该等驱动连杆的总长度并不相同,导致使用者在每次踩踏过程中,为了平衡该等踩踏板对双脚施加的不同反作用力,必然会不知不觉地对其中的一踩踏板施加较大的踩踏力,进而使该踩踏板对该中央轮轴施加一较大的扭力,如此反复施力,即能使该驱动轮盘透过该传动组件,以较大扭力带动该被动轮盘及该后轮旋转,进而令该滑板车能以更大的前进动能持续向前移动。附图说明为便于了解本技术的构造、装置、特征及功效,以下列举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第1图是第一实施例中滑板车与传动机构的整体示意图。第2图是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第3图是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第4图是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第5图是第四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第6图是第五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第7图是第六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符号说明10 滑板车11 车架12 前管13 前叉14 手把15 前轮16 后叉17 后轮171 被动轮盘20 传动机构21 驱动轮盘211 中央轮轴22 传动组件40 前支撑架50 后支撑架60 支撑架A 左踩踏机构B 右踩踏机构A10、B10 踩踏板A2、B2 平行连杆组A4、A20、A21、B4、B20、B21 平行连杆A30、A31、B30、B31 驱动连杆A3、B3 驱动连杆组A22、B22 导轨架A221、B221 轨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增加滑板车前进动能的传动机构,如图1所示,为第一实施例中滑板车与传动机构的整体示意图,图中揭示该传动机构20应用至一滑板车10,该滑板车10包括一车架11,该车架11的前端固设有一前管12,该前管12上枢设有一前叉13,该前叉13的顶端固设有一手把14,其底端则枢设有至少一前轮15,以令该手把14能透过该前叉13,操控该前轮15的方向,该车架11的后端固设有一后叉16,该后叉16的底端枢设有至少一后轮17,该后轮17中央设有一被动轮盘171,以令该前轮15及后轮17在支撑该车架11及其上载重(如:骑乘者的重量)的情况下,能在地面滚动。请再参阅图1及图2所示,该传动机构20包括一驱动轮盘21及二踩踏机构,其中,该驱动轮盘21的一中央轮轴211枢接至该车架11上邻近中段的位置,该驱动轮盘21透过一传动组件22,与该被动轮盘171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增加滑板车前进动能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机构(20)应用在滑板车(10),该滑板车(10)包括一车架(11),该车架(11)的前端固设有一前管(12),该前管(12)上枢设有一前叉(13),该前叉(13)的顶端固设有一手把(14),其底端则枢设有至少一前轮(15),以使该手把(14)能透过该前叉(13)操控该前轮(15)的方向,该车架(11)的后端固设有一后叉(16),该后叉(16)的底端枢设有至少一后轮(17),该后轮(17)中央设有一被动轮盘(171),以令该前轮(15)及后轮(17)在支撑该车架(11)及其上载重的情形下,能在地面滚动,该传动机构(20)包括:一驱动轮盘(21),其上的一中央轮轴(211)枢接至该车架(11)上邻近中段的位置,该驱动轮盘(21)通过一传动组件(22),与该被动轮盘(171)相连接,以在该中央轮轴(211)驱动该驱动轮盘(21)旋转时,该驱动轮盘(21)通过该传动组件(22),带动该被动轮盘(171)及该后轮(17)旋转;一左踩踏机构(A),包括一左踩踏板(A10)、一左平行连杆组(A2)及一左驱动连杆组(A3),该左平行连杆组(A2)的一端分别枢设至该左踩踏板(A10)邻近前端及后端的位置,该左平行连杆组(A2)的另一端则分别枢设至该车架(11)上邻近前端及后端的位置,以使该左踩踏板(A10)能枢设在该车架(11)上邻近中段的左侧位置,该左驱动连杆组(A3)的一端相互枢接在一起,该左驱动连杆组(A3)的另一端分别枢接至该左踩踏板(A10)邻近中段的位置及固接至该中央轮轴(211);及一右踩踏机构(B),包括一右踩踏板(B10)、一右平行连杆组(B2)及一右驱动连杆组(B3),该右平行连杆组(B2)的一端分别枢设至该右踩踏板(B10)邻近前端及后端的位置,该右平行连杆组(B2)的另一端则分别枢设至该车架(11)上邻近前端及后端的位置,以使该右踩踏板(B10)能枢设在该车架(11)上邻近中段的右侧位置,该右驱动连杆组(B3)的一端相互枢接在一起,该右驱动连杆组(B3)的另一端分别枢接至该右踩踏板(B10)邻近中段的位置及固接至该中央轮轴(211)。...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11 TW 1042093431.一种能增加滑板车前进动能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机构(20)应用在滑板车(10),该滑板车(10)包括一车架(11),该车架(11)的前端固设有一前管(12),该前管(12)上枢设有一前叉(13),该前叉(13)的顶端固设有一手把(14),其底端则枢设有至少一前轮(15),以使该手把(14)能透过该前叉(13)操控该前轮(15)的方向,该车架(11)的后端固设有一后叉(16),该后叉(16)的底端枢设有至少一后轮(17),该后轮(17)中央设有一被动轮盘(171),以令该前轮(15)及后轮(17)在支撑该车架(11)及其上载重的情形下,能在地面滚动,该传动机构(20)包括:一驱动轮盘(21),其上的一中央轮轴(211)枢接至该车架(11)上邻近中段的位置,该驱动轮盘(21)通过一传动组件(22),与该被动轮盘(171)相连接,以在该中央轮轴(211)驱动该驱动轮盘(21)旋转时,该驱动轮盘(21)通过该传动组件(22),带动该被动轮盘(171)及该后轮(17)旋转;一左踩踏机构(A),包括一左踩踏板(A10)、一左平行连杆组(A2)及一左驱动连杆组(A3),该左平行连杆组(A2)的一端分别枢设至该左踩踏板(A10)邻近前端及后端的位置,该左平行连杆组(A2)的另一端则分别枢设至该车架(11)上邻近前端及后端的位置,以使该左踩踏板(A10)能枢设在该车架(11)上邻近中段的左侧位置,该左驱动连杆组(A3)的一端相互枢接在一起,该左驱动连杆组(A3)的另一端分别枢接至该左踩踏板(A10)邻近中段的位置及固接至该中央轮轴(211);及一右踩踏机构(B),包括一右踩踏板(B10)、一右平行连杆组(B2)及一右驱动连杆组(B3),该右平行连杆组(B2)的一端分别枢设至该右踩踏板(B10)邻近前端及后端的位置,该右平行连杆组(B2)的另一端则分别枢设至该车架(11)上邻近前端及后端的位置,以使该右踩踏板(B10)能枢设在该车架(11)上邻近中段的右侧位置,该右驱动连杆组(B3)的一端相互枢接在一起,该右驱动连杆组(B3)的另一端分别枢接至该右踩踏板(B10)邻近中段的位置及固接至该中央轮轴(2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左、右驱动连杆组(A3、B3)的总长度互不相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左驱动连杆组(A3)包含左驱动连杆一、二(A30、A31),该右驱动连杆组(B3)包含右驱动连杆一、二(B30、B31),该左、右驱动连杆二(A31、B31)长度相同,该左、右驱动连杆一(A30、B30)长度不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左、右平行连杆组(A2、B2)的一端为分别枢设至对应的该左、右踩踏板(A10、B10)下列的一处的邻近前端及后端的位置:底部、顶部;所述左、右平行连杆组(A2、B2)分别包含一枢接于对应的该左、右踩踏板(A10、B10)邻近前端的左、右平行连杆一(A20、B20),及一枢接于对应的该左、右踩踏板(A10、B10)邻近后端的左、右平行连杆二(A21、B21),该左、右平行连杆一(A20、B20)的长度不大于该左、右平行连杆二(A21、B21)的长度;所述左、右驱动连杆一(A30、B30)为分别枢接于对应的该左、右踩踏板(A10、B10)的底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车架(11)顶部还向上凸设有下列的一或其组合:前支撑架(40)、后支撑架(50);该前支撑架(40)设于该车架(11)邻近前端位置处,且邻近顶端的位置还与左、右平行连杆组(A2、B2)的另一端分别枢接;该后支撑架(50)设于该车架(11)邻近后端位置处,且邻近顶端的位置还与左、右平行连杆组(A2、B2)的另一端分别枢接;该左、右平行连杆组(A2、B2)以该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水泉
申请(专利权)人:周水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