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用齿轮转轴分总成结构及其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0756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17:16
一种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用齿轮转轴分总成结构及其应用,包括驱动连接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的齿轮转轴分总成的直齿轮传动机构,所述光型变换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汽车前照灯前方、固定于反射镜上的夹持器(6)及设置于夹持器(6)上的可动遮光板(5)。所述齿轮转轴分总成与的电机输出轴齿轮啮合,传动可动遮光板(5)的转轴,所述齿轮转轴分总成由一扇形直齿轮与转轴一体注塑而成,其扇形直齿轮与电机输出轴齿轮啮合传动,其扇形底部与可动遮光板(5)同轴连接,并可带动可动遮光板(5)在汽车前照灯的前方上下翻转,进行与光型变换相配合的遮光切换。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光型变化过程中的卡滞,减少电机自身的发热量并保证充分的扭矩输出和降低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包括驱动连接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的齿轮转轴分总成的直齿轮传动机构,所述光型变换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汽车前照灯前方、固定于反射镜上的夹持器(6)及设置于夹持器(6)上的可动遮光板(5)。所述齿轮转轴分总成与的电机输出轴齿轮啮合,传动可动遮光板(5)的转轴,所述齿轮转轴分总成由一扇形直齿轮与转轴一体注塑而成,其扇形直齿轮与电机输出轴齿轮啮合传动,其扇形底部与可动遮光板(5)同轴连接,并可带动可动遮光板(5)在汽车前照灯的前方上下翻转,进行与光型变换相配合的遮光切换。根据本专利技术,避免光型变化过程中的卡滞,减少电机自身的发热量并保证充分的扭矩输出和降低噪声。【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灯装置,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式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用齿轮转轴分总成结构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汽车照明灯具必须为行驶中的汽车提供最佳的照明效果。然而,在实际的道路交通环境下,当两辆相向行驶的汽车交会时,前照灯的强光会造成驾驶员的眩目而有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对此,目前主要采取的解决方式是对汽车的前照灯等的使用进行光型变换。根据光型变换使用的不同的情况和要求,使用不同的前照灯。另一方面,现在大部分车辆前照灯都采用组合式灯具,即将前照灯、前转向灯等灯具组成一个整体使用。虽然,如上所述,将前照灯、前转向灯等灯具组成一个整体使用的组合式灯具有便于拆卸、装配、清洗等优点,但也存在灯具安装空间限制所导致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前照灯的光型变换一体化,即远、近灯使用同一光源,在行车过程中通过调节内部结构来切换光型变换的功能要求。然而,在所述将前照灯、前转向灯等灯具组成一个整体使用的组合式灯具的场合,一旦光型变换功能不佳或失效,将损害光型变换的照明功能,从而容易引起安全及交通事故。由此可见,汽车照明灯中光型变换显得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为此,已有人研究开发多种光型变换装置。例如,申请号为“200720129230.3”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光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挡片设在反射镜体的前缘,所述的调整装置包含有电磁阀(光型变换装置)与活动挡片,所述的电磁阀(光型变换装置)是设有活动杆,用以及所述的活动挡片连接,所述的活动挡片是以枢接组件与所述的固定挡片连接,用以通过所述的枢接组件做为活动挡片的旋转轴,所述的活动挡片是延伸有与所述的活动挡片本体呈垂直状的连接臂,用以及所述的电磁阀(光型变换装置)的活动杆连接。然而,根据所述技术专利的光型变换装置,其组件结构相对复杂,且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耗电量的减少以及温升幅度,难以达到切换灵活、结构简单的组合式功能性要求。另外,驾驶员行车时,难免会出现会车和上下坡的情况。特别是汽车在夜间行驶时,相向而行的汽车灯光和上下坡时路面的反射光会影响驾驶员的视觉,如果太强就会造成驾驶员看不清前方道路,所以需要驾驶员及时地切换汽车的光型,如果切换不及时,就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因此,现代车辆广泛使用光型变换机构实现汽车的光型变换控制,电磁执行机构广泛应用于光型变换机构中。利用电磁执行机构中的电磁铁吸附和回弹的动作可以实现光型的切换,而且其动作较为可靠。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现有电磁执行机构中的电磁铁吸合和释放时会发出较大的碰撞噪音,从而引来一些用户的抱怨。在现今越来越强调用户使用舒适度的大环境下,降低电磁执行机构工作时的噪音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此外,电磁铁在吸合和释放时会产生较强的震动,也容易引起光形抖动,并且这种震动还会造成连接松动等故障,影响光型变换机构的可靠性。另外,专利申请号为“201410226360.3”、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汽车前照灯的光型变换装置”公开了一种主要用于汽车氙气前照灯的光型变换装置,使用剪切式动铁芯式电磁阀(光型变换驱动装置),且包括:固定于反射镜上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夹持器上固定有电磁吸铁,所述的电磁吸铁通过轴杆与连接衬套相连,所述连接衬套与可动遮光板相配合,所述可动遮光板相配合藉由绕旋转轴的自由转动改变其角度。然而,根据上述汽车前照灯的光型变换装置,可动遮光板绕其一侧轴支点转动,通过改变可动遮光板的角度变化,引起遮光效果的变化,其可动遮光板的角度变化带来的遮光部位的变化收到限制,影响光型变换效果;另外,根据上述汽车前照灯的光型变换装置,其限位只是单纯的一端的档块结构,只起到限位作用,无降噪效果,故工作噪音大。如图1所示,以往使用剪切式动铁芯式电磁阀(光型变换装置)的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驾驶员需要使用车灯远光功能时,按下光型变换拨杆,BCM(即平台化的光型变换电磁阀模组)会给电磁阀(光型变换装置)供电,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力,使得铁芯移动,连杆机构带动遮光板下移,实现远光功能,断电后通过弹簧力自动将电磁阀回复到初始位置。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现有电磁执行机构中的电磁铁吸合和释放时会发出较大的碰撞噪音,从而也引来一些用户的抱怨。在现今越来越强调用户使用舒适度的大环境下,降低电磁执行机构工作时的噪音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此外,电磁铁在吸合和释放时会产生较强的震动,也容易引起光形抖动,并且这种震动还会造成连接松动等故障,影响光型变换机构的可靠性。因此,以往汽车前照灯的光型变换装置存在的问题是:光型变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卡滞;扭矩输出不稳定,成本高,噪音大,兼容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式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用齿轮转轴分总成及其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电机式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用齿轮转轴分总成及其应用,通过电机驱动及齿轮系的传动带动遮光板运动,从而完成光型的变换。根据本专利技术,避免光型变化过程中的卡滞,防止热聚焦,减少电机自身的发热量并保证充分的扭矩输出和降低噪声。另外,由于克服传统光型变换装置主要应用于氙气大灯的光型变换单元,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氙气大灯及卤素灯等场合,提升其兼容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用齿轮转轴分总成结构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用齿轮转轴分总成结构,包括驱动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的齿轮转轴分总成,所述光型变换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汽车前照灯前方、固定于反射镜上的夹持器6及设置于夹持器6上的可动遮光板5,所述可动遮光板可在齿轮转轴分总成驱动下,以其底部为支点在汽车前照灯的前方向作上下翻转,进行与光型变换相配合的遮光切换,所述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用齿轮转轴分总成与电机输出轴齿轮啮合,传动可动遮光板5的转轴,所述齿轮转轴分总成由一扇形直齿轮与转轴一体注塑而成,其扇形直齿轮与电机输出轴齿轮啮合传动,其扇形底部与可动遮光板5同轴连接,并可带动可动遮光板5在汽车前照灯的前方上下翻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用齿轮转轴分总成结构,所述齿轮转轴分总成的扇形圆心角为35?270°,扇形直径为Φ20?50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用齿轮转轴分总成结构,优选的是,所述齿轮转轴分总成的扇形圆心角为35?120°,扇形直径为Φ30?45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用齿轮转轴分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与扇形直齿轮的一体注塑的结合部,所述转轴设置有一个双面切去的平行扁位或内凹形耐冲击部。根据所述转轴设置有一个双面切去的平行扁位或内凹形耐冲击部设计,确保齿轮在冲击过程中的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用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用齿轮转轴分总成结构,包括驱动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的齿轮转轴分总成,所述光型变换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汽车前照灯前方、固定于反射镜上的夹持器(6)及设置于夹持器(6)上的可动遮光板(5),所述可动遮光板可在齿轮转轴分总成驱动下,以其底部为支点在汽车前照灯的前方向作上下翻转,进行与光型变换相配合的遮光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型变换驱动装置用齿轮转轴分总成与电机输出轴齿轮啮合,传动可动遮光板(5)的转轴,所述齿轮转轴分总成由一扇形直齿轮与转轴一体注塑而成,其扇形直齿轮与电机输出轴齿轮啮合传动,其扇形底部与可动遮光板(5)同轴连接,并可带动可动遮光板(5)在汽车前照灯的前方上下翻转。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愈捷戈斌郭田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