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491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安全带的安全带锁(10),其具有壳体(12),在该壳体中设置有能够将可插入到安全带锁(10)中的插舌锁紧的至少一个锁紧元件(16)和能够将插舌顶出的顶出元件(18)。顶出元件(18)和锁紧元件(16)能够分别占据一个锁紧位置和一个初始位置,其中,锁紧元件(16)在初始位置中贴靠在顶出元件(18)上并且这样锁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安全带的安全带锁
技术介绍
安全带锁构造成用于收纳并锁紧设置在车辆安全带上的插舌,使得该插舌不能被从安全带锁中拉出。安全带锁为此具有锁紧元件,该锁紧元件可以与插舌中的凹部共同作用并且这样将该插舌锁紧在安全带锁内部。为了将锁紧元件从插舌未插入的初始位置转移到插舌插入并锁紧的锁紧位置中而设置有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由插舌在插入时被触发。插舌在插入时与设置在安全带锁中的顶出元件接触并且使该顶出元件在安全带锁中移动。插舌在安全带锁内部在此由顶出元件引导。在现有技术中,顶出元件典型地具有激活弹簧,这些激活弹簧在插舌插入和顶出元件与此相关联地移动时触发锁紧机构。锁紧元件由此在壳体内部得到释放并且如下地移动,即,它嵌接到插舌的凹部中以便锁住这个插舌。为了释放插舌而按压松脱键。由此使得锁紧元件重新复位到初始位置中,由此使得插舌重新得到释放。这然后经由顶出元件被从安全带锁中顶出。在众所周知的安全带锁中已经证实为不利的是:由于经由激活弹簧触发锁紧机构以及通过锁紧元件的锁紧,出现激活弹簧的咔嚓噪声以及带有明显金属特征的锁紧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如下地构造安全带锁,使得在锁紧安全带锁
时噪声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用于车辆安全带的安全带锁得以实现,其包括框架,在该框架中设置有能够将可插入到安全带锁中的插舌锁紧的至少一个锁紧元件和能够将插舌顶出的顶出元件,其中,顶出元件和锁紧元件能够分别占据一个锁紧位置和初始位置,其中,锁紧元件在初始位置中贴靠在顶出元件上并且这样锁定在它的初始位置中。本专利技术的主导思想在于:通过如下方式将在锁紧时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小程度,即,降低锁紧元件在锁紧时的速度。这通过如下方式得以实现,即,锁紧元件从初始位置到锁紧位置的路径减小到了最小程度,因为它直接贴靠在顶出元件上。较低的速度导致较少的撞击能量,因而降低了在锁紧时产生的噪声。另外产生更加简单的构造,因为不必设置昂贵的机构,利用该机构将锁紧元件保持在初始位置中。简单使用顶出元件将锁紧元件保持在初始位置中。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规定:顶出元件可以由插舌转移到锁紧位置中,在该锁紧位置中,顶出元件释放锁紧元件,使得该锁紧元件能够到达锁紧位置中并且将插舌锁紧。根据锁紧机构不需要顶出元件上的触发锁紧机构的激活弹簧。通常典型地由激活弹簧产生的卡擦噪声得以消除,在锁紧时出现的噪声由此总体上得到进一步降低。此外,由于用于锁紧元件的触发机构得到简化,所以安全带锁的装配得到简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规定:顶出元件和/或锁紧元件经由弹性元件预紧,特别是锁紧元件向着顶出元件预紧。经由预紧确保的是:锁紧元件只要得到释放就转入到它的锁紧位置中,以便保障将插舌可靠地锁紧在安全带锁内部。这与安全带锁的安装位置无关。经由顶出元件的预紧,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将插入的插舌从安全带锁中推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规定:顶出元件具有接桥,锁紧元件在初始位置中贴靠在该接桥上。可以在支承板的长度上调节何时锁紧元件由顶出元件释放和特别是基于预紧转入到锁紧位置中。在此典型地根据从插舌的端部直到插舌中的空隙为止的长度构造顶出元件上的接桥,从而一旦锁紧元件不再由顶出元件保持在初始位置中,该锁紧元件就可
以直接嵌接到空隙中。特别是顶出元件具有基本上H形的横截面。顶出元件具有两个接桥,这两个接桥大约在中间由横接桥连接。在横接桥上可以构造用于插舌的止挡面以及在相反的侧面上可以构造用于将顶出元件预紧的弹性元件的支撑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设置有缓冲元件,该缓冲元件可以与锁紧元件共同作用,特别是通过如下方式,即,该缓冲元件缓冲地使锁紧元件的运动减速。通过附加的缓冲元件使锁紧元件在它的从初始位置到锁紧位置内的调节途径的终点处平缓地减速,由此再次减低了锁紧噪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缓冲元件设置在壳体上、特别是设置在该壳体的内侧。这简化了对锁紧元件的缓冲,因为在锁紧时出现的噪声主要是通过锁紧元件与壳体的共同作用产生。另一方面规定:缓冲元件设置在壳体中的凹深部中、特别是设置在与锁紧元件对置的凹深部中。有此实现的是:锁紧元件在过渡到它的锁紧位置中时直接碰撞到缓冲元件上,通过这种方式对锁紧元件的运动进行减速并且该锁紧元件不碰撞到壳体上。此外,由于设置在凹深部中保障了顶出元件可以在安全带锁中无障碍地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缓冲元件是橡胶元件或泡沫元件、特别是聚氨酯泡沫元件。这些材料特别好地适合于减少锁紧元件的撞击能量并且同时减少噪声。特别是缓冲元件由直接注射到壳体中的注射成型材料构成。由此在制造安全带锁壳体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构造缓冲元件。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性和优点出自下文的说明及参照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带锁在初始位置中的横剖视图;-图2为顶出元件;-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带锁在插舌插入时的第一中间位置中的
另一剖视图;图4为插舌进一步插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带锁在第二中间位置中的另一横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出的安全带锁,其具有锁紧在其内的插舌。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的是安全带锁10在它的初始位置中的横剖视图。安全带锁10具有一个壳体12,该壳体由两个壳罩12a、12b构成。在壳体12中,锁紧机构设置在框架14中,该框架构成安全带锁10的支承结构。锁紧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锁紧元件16以及一个顶出元件18。图2详细示出的顶出元件18可移动地设置在框架14中并且用于在安全带锁上的松脱键被按压之后将插入到安全带锁中的插舌从这个安全带锁中顶出。顶出元件18为此与弹性元件20共同作用,该弹性元件将该顶出元件加载到其初始位置(在图1中向左)中。在此,弹性元件20支撑在顶出元件18的支撑面22上并且支承在壳体件23上。在顶出元件18上与支撑面22相反地构造有止挡面24,该止挡面用作用于此处未示出的插舌的止挡。此外,顶出元件18具有两个接桥26、28,这些接桥彼此对置地超过止挡面24伸出。如果一个插舌插入到安全带锁中,那么该插舌的前端部位于两个接桥26、28之间。两个接桥26、28之一如下地配属给锁紧元件16,即,当顶出元件18位于初始位置中时,该接桥将锁紧元件16保持在初始位置中。在接桥26、28的前端部上构造有斜面状的支承面26a、28a。接桥26、28总体具有一个部分圆形的横截面,其中,配属给止挡面24的面是平的。弹性元件20贴靠在顶出元件18上,更确切地说在一个收纳筒29的底部上,该收纳筒成型在顶出元件18上的背向接桥26、28的那侧上。接桥26、28在此直接转入到收纳弹性元件20的收纳筒29的壁中。锁紧元件16也借助一个弹簧预紧在它的锁紧位置中,更确切地说是借助一个弹性元件30(图3至5)。由于预紧,锁紧元件16被压到
顶出元件18的配属给该锁紧元件16的接桥28上,因而锁紧元件16直接贴靠在顶出元件18上。锁紧元件16在此由顶出元件18克服预紧地保持在其初始位置中。为了贴靠,锁紧元件16具有贴靠面31,该贴靠面构造成倾斜于它的纵向(Laengsausrichtung)(图2)。弹性元件30在此可以构造成螺旋弹簧、板簧或具有弹性的元件。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弹性元件30构造成具有弹性的金属条。此外,在壳体12中设置有缓冲元件32,该缓冲元件设置在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车辆安全带的安全带锁(10),该安全带锁包括框架(14),在该框架中设置有能够将可插入到安全带锁(10)中的插舌(36)锁紧的至少一个锁紧元件(16)和能够将插舌(36)顶出的顶出元件(18),所述顶出元件(18)和所述锁紧元件(16)能够分别占据一个锁紧位置和一个初始位置,其中,锁紧元件(16)在初始位置中贴靠在顶出元件(18)上并且因而锁定在其初始位置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2.02 DE 102013020618.91.用于车辆安全带的安全带锁(10),该安全带锁包括框架(14),在该框架中设置有能够将可插入到安全带锁(10)中的插舌(36)锁紧的至少一个锁紧元件(16)和能够将插舌(36)顶出的顶出元件(18),所述顶出元件(18)和所述锁紧元件(16)能够分别占据一个锁紧位置和一个初始位置,其中,锁紧元件(16)在初始位置中贴靠在顶出元件(18)上并且因而锁定在其初始位置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锁(10),其特征在于:顶出元件(18)能够被插舌(36)转移到锁紧位置中,在该锁紧位置中,顶出元件(18)释放锁紧元件(16),使得该锁紧元件(16)能够到达锁紧位置中并且将插舌(36)锁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锁(10),其特征在于:顶出元件(18)和/或锁紧元件(16)经由弹性元件(20,30)预紧,特别是锁紧元件(16)向着顶出元件(18)预紧。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锁(10),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哈斯HP·贝茨
申请(专利权)人: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