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2383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8 20:42
一种模具包括一下模、一上模及定位装置,下模设有一承载螺柱的冲头及位于冲头两侧的抵顶条,定位装置包括一固定件、一对滑动组件及一对夹持件,固定件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组设于下模,滑动组件沿水平方向滑动地组设于固定件内,夹持件分别滑动地组设于滑动组件并位于滑动组件之间,夹持件可承载一设有一通孔的工件,上模设有正对通孔的定位销,每一滑动组件与对应的夹持件之间设有相对滑动的倾斜的第一导滑面,每一滑动组件与对应的抵顶条之间还设有相对滑动的倾斜的第二导滑面,上模抵推工件及定位销抵推螺柱,夹持件与滑动组件沿第一导滑面滑行使夹持件相向滑动夹紧螺柱,定位快速准确,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

技术介绍

有的螺柱是通过模具铆合于产品。现有技术中,通常由人工将螺柱插入产品的通孔后再将该产品与螺柱一起放置于模具内进行铆合。然而,采用人工的方式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模具。
一种模具,用于将一螺柱铆接于工件的通孔,该模具包括一下模、一上模及定位装置,该下模设有一承载该螺柱的冲头及位于冲头两侧的抵顶条,该定位装置包括一固定件、一对滑动组件及一对夹持件,该固定件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组设于该下模,该对滑动组件沿水平方向滑动地组设于该固定件内,该对夹持件分别滑动地组设于该对滑动组件并位于该对滑动组件之间,该对夹持件可承载该工件,上模设有正对通孔的定位销,每一滑动组件与对应的夹持件之间设有相对滑动的倾斜的第一导滑面,每一滑动组件与对应的抵顶条之间还设有相对滑动的倾斜的第二导滑面,上模朝下模运动,上模抵推工件及定位销抵推螺柱,该对夹持件与滑动组件沿第一导滑面滑行而使夹持件相向滑动夹紧螺柱且固定架朝下模运动,当滑动组件与抵顶条沿第二导滑面滑行而使夹持件背向滑动离开螺柱,螺柱铆接于工件的通孔。
相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模具利用该定位装置能快速准确地将螺柱装配于工件,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模具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的反方向视图。
图3是图1的组装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模具的较佳实施方式与一螺柱及一工件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局部剖视组合图。
图6-图10是本专利技术模具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模具100
上模20
定位销30
下端部32
下模50
基座51
安装孔511
卡固孔513
连接孔515
定位装置60
固定件61
固定架612
固定块615
收容空间6121
锁固孔6123
连接条6151
延伸条6153
导滑槽6155
盲孔6156
沉头孔6157
滑动组件63
连接件631
连接块6312
导滑条6315
卡固孔6311
定位槽6313
导孔6316
导滑面6310、6335、6535、91
滑孔6317
缺口6318
连接孔6319
滑动件633
滑动块6331
凸块6332
开口6336
通孔6337
卡固孔6338
夹持件65
夹持块651
导块653
凸耳655
收容口6511
夹持孔6513
第一弹性件66
第二弹性件67
第三弹性件68
抵顶条90
螺铆柱300
螺铆帽301
工件500
通孔5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模具100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上模20、设于该上模20的一定位销30、一下模50、一定位装置60及设于该下模50的一冲头80。
该定位销30设有一呈圆锥形的下端部32,该定位销30沿垂直于该上模20的下表面可滑动地安装于该上模20,且该定位销30的下端部32外露于该上模20的下表面。本实施方式中,该定位销30为一弹性的顶针。该冲头8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抵顶条90。每一抵顶条90的顶部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一倾斜的导滑面91。
该下模50包括一基座51,该基座51上表面的中部开设一安装孔511。该基座51的上表面于该安装孔511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一卡固孔513。该基座51的上表面的四周开设若干连接孔515。该冲头80可滑动地安装于该基座51的安装孔511内,该冲头80与该基座51之间设有用于缓冲的弹性件,该两抵顶条90分别设于该两卡固孔513内且每一抵顶条90的导滑面91朝上。
该定位装置60包括一固定件61、两滑动组件63、两夹持件65、两第一弹性件66、若干第二弹性件67、两第三弹性件68。
该固定件61包括一固定架612及两固定块615,固定架612的中部开设一长方形的收容空间6121。该固定架612于该收容空间6121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若干锁固孔6123。每一固定块615概呈U型,其包括一连接条6151及自该连接条6151相对的两端朝同一侧垂直延伸的两延伸条6153。每一固定块615的每一延伸条6153于正对另一延伸条6153的一侧的下部沿该延伸条6153的延伸方向开设一导滑槽6155。每一固定块615的连接条6151的内侧面的中部开设一盲孔6156。每一固定块615的每一延伸条6153的上表面开设若干穿通该延伸条6153的下表面的沉头孔6157。
每一滑动组件63包括一连接件631及一滑动件633。
该连接件631包括一方形的连接块6312及自该连接块6312相对的两端的底部分别垂直朝外延伸一导滑条6315。该连接块6312的一侧的中部开设一卡固孔6311。该连接块6312底面于邻近该卡固孔6311的一侧开设一穿通该两导滑条6315的定位槽6313。该连接块6312顶面的中部倾斜地开设一条形的导孔6316,该导孔6316自该连接块6312的顶面朝远离该定位槽6313的一侧延伸并穿通该连接块6312的底面。该导孔6316设有两相对的倾斜的导滑面6310。该连接块6312的顶面中部于该导孔6316与该定位槽6313之间开设一穿通该导孔6316的滑孔6317。该连接块6312于远离该定位槽6313的一侧面开设一正对该滑孔6317并穿通该导孔6316的缺口6318。该连接块6312的顶面开设若干穿通其底面的连接孔6319。
该滑动件633包括一滑动块6331及凸设于该滑动块6331顶面一侧的两相对的凸块6332。该滑动块6331的底面与其远离该两凸块6332的一侧面的相交处设有一倾斜的导滑面6335。该滑动块6331于设有该导滑面6335的侧面的中部开设一半圆形的开口6336。该滑动块6331的底面开设若干穿通其顶面的通孔6337。该滑动块6331的顶面中部开设一卡固孔6338。
每一夹持件65包括一概呈方形的夹持块651、倾斜地设于该夹持块651一端的导块653及凸设于该导块653外侧正对该夹持块651的凸耳655。该夹持块651远离该导块653的一端面的下部开设一半圆形的收容口6511。该夹持块651于该收容口6511的上部开设一弧形的夹持孔6513。该导块653自该夹持块651的底面朝远离该收容口6511向上倾斜延伸至该夹持块651的顶面,且该导块653相对的两侧延伸出该夹持块651。该导块653包括两倾斜相对的导滑面6535。
本实施方式中,每一第一弹性件66、每一第二弹性件67及每一第三弹性件68均为弹簧。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组装时,将每一夹持件65置于对应的连接件631的底部,使该夹持件65的顶面朝向该连接件631的底面,该夹持件65的夹持块651正对该连接件631的缺口6318,该夹持件65的导块653正对该连接件631的导孔6316,该夹持件65的凸耳655正对该连接件631的滑孔6317。将每一夹持件65插入对应的连接件631内,使该夹持件65的夹持块651滑动地插入该连接件631的缺口6318内,该夹持件65的导块653滑动地插入该连接件631的导孔6316内,该夹持件65的凸耳655滑动地插入该连接件6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用于将一螺柱铆接于工件的通孔,该模具包括一下模、一上模及定位装置,该下模设有一承载该螺柱的冲头及位于冲头两侧的抵顶条,该定位装置包括一固定件、一对滑动组件及一对夹持件,该固定件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组设于该下模,该对滑动组件沿水平方向滑动地组设于该固定件内,该对夹持件分别滑动地组设于该对滑动组件并位于该对滑动组件之间,该对夹持件可承载该工件,上模设有正对通孔的定位销,每一滑动组件与对应的夹持件之间设有相对滑动的倾斜的第一导滑面,每一滑动组件与对应的抵顶条之间还设有相对滑动的倾斜的第二导滑面,上模朝下模运动,上模抵推工件及定位销抵推螺柱,该对夹持件与滑动组件沿第一导滑面滑行而使夹持件相向滑动夹紧螺柱且固定架朝下模运动,当滑动组件与抵顶条沿第二导滑面滑行而使夹持件背向滑动离开螺柱,螺柱铆接于工件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用于将一螺柱铆接于工件的通孔,该模具包括一下模、一上模及定位装置,该下模设有一承载该螺柱的冲头及位于冲头两侧的抵顶条,该定位装置包括一固定件、一对滑动组件及一对夹持件,该固定件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组设于该下模,该对滑动组件沿水平方向滑动地组设于该固定件内,该对夹持件分别滑动地组设于该对滑动组件并位于该对滑动组件之间,该对夹持件可承载该工件,上模设有正对通孔的定位销,每一滑动组件与对应的夹持件之间设有相对滑动的倾斜的第一导滑面,每一滑动组件与对应的抵顶条之间还设有相对滑动的倾斜的第二导滑面,上模朝下模运动,上模抵推工件及定位销抵推螺柱,该对夹持件与滑动组件沿第一导滑面滑行而使夹持件相向滑动夹紧螺柱且固定架朝下模运动,当滑动组件与抵顶条沿第二导滑面滑行而使夹持件背向滑动离开螺柱,螺柱铆接于工件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内设一收容空间,该两滑动组件滑动地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相对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固定件包括一固定架及一对固定块,该对固定块的下部分别沿该对滑动组件的滑动方向设有导滑槽,该对滑动组件分别设有滑动地收容于对应的导滑槽内的一导滑条,每一滑动组件与对应的固定块之间设有一第一弹性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动组件包括一连接件及一固定于该连接件并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辉武李强廖才锋李治胜占必高茹翔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