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隔振的电缆锚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9024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2 13:32
提供一种电缆锚定装置,其包含:隔振部件,所述隔振部件包含减振器;插口;以及罩盖。在所述插口和所述罩盖中的至少一者中形成的肋部插入所述减振器的一部分中。所述隔振部件插入所述罩盖中形成的孔中。所述插口耦合到所述罩盖。在所述肋部已经插入所述减振器的所述一部分中的状态下,在所述减振器的所述一部分中形成空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隔振的电缆锚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隔振的电缆锚定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锚定装置用于锚定车辆内部的各个控制电缆等等。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驾驶员操作变速杆以便通过根据车速的选择变速位置来进行驾驶,驾驶员更改变速位置的意图通过传输电缆被传输到变速箱。出于在不偏离路径的情况下将传输电缆固定到车身或变速箱的目的,将电缆插口固定到支架,支架固定到车身或变速箱。然而,由于经安装用以隔离车身的振动的减振器通过插入注塑成型方法成型在插口内,因此橡胶的性能由于高温和高压而改变,使得弹性减小且减振能力退化。因此,需要研究以开发不具有分离的部件且改进隔振性能的维持减振器形状的电缆锚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个实施例是电缆锚定装置,其包含:隔振部件,所述隔振部件包括减振器;插口;以及罩盖。在插口和罩盖中的至少一者中形成的肋部插入减振器的一部分中。隔振部件插入罩盖中形成的孔中。插口耦合到罩盖。在肋部已经插入减振器的一部分中的状态下,在减振器的一部分中形成空隙。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缆锚定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缆锚定装置的一侧看的所述电缆锚定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缆锚定装置的另一侧看的所述电缆锚定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4到图6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隔振部件的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隔振部件的截面视图;图8到图10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插口的视图;图11和图1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罩盖的视图;图13和图14是用于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隔振部件与插口耦合的过程的视图;图1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隔振部件、插口和罩盖已经彼此耦合的状态的截面视图;图16到图18是用于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的肋部在罩盖中形成并耦合到减振器的过程的视图;图19到图22是用于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的肋部在插口和罩盖两者中形成并耦合到减振器的过程的视图;以及图23到图28是用于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中的肋部在插口和罩盖两者中形成并耦合到减振器的过程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以下详细描述展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指定实施例,并且将参照附图进行以下详细描述。将以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具体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足够细节来描述实施例。应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彼此不同并且不需要相互排斥。例如,在本专利技术中描述的具体形状、结构和属性可以在其它实施例中实施,而并不脱离相对于一个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并且,应注意,每个公开的实施例内的各个组件的位置或布置可以改变,而并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以下详细描述并不希望受到限制。如果有充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仅仅受到本专利技术的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所有等效物的限制。图式中用类似的参考标号在许多方面中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功能。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缆锚定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缆锚定装置,由高强度材料制成的杯状物可以插入减振器内,且它们可以通过插入成型方法耦合以防止减振器的形状发生改变,并且可以根据下文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耦合减振器、罩盖以及插口以提高电缆锚定装置的隔振性能。将参考图1到15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肋部在罩盖中形成并耦合到减振器的过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缆锚定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从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缆锚定装置的一侧看的所述电缆锚定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从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缆锚定装置的另一侧看的所述电缆锚定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参考图1到图3,电缆锚定装置10包含隔振部件100、导管130、插口200以及罩盖300。图4到图6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隔振部件的视图。具体来说,图4是从隔振部件的前部看的隔振部件的视图。图5是从隔振部件的侧部看的隔振部件的视图。图6是从一侧看的减振器和杯状物的视图。参考图4到图6,隔振部件100包含减振器110和杯状物120。减振器110可以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包含第一减振器主体111、第二减振器主体112、第一减振器颈部113以及第二减振器颈部114。第一减振器主体111和第二减振器主体112可以与彼此一体形成。第一减振器主体111形成为直径小于第二减振器主体112的直径的圆柱形形状,并且具有沿着第一减振器主体111的外圆周表面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一减振器凸出部115和至少一个第一减振器槽116。第一圆柱形减振器颈部113在第一减振器主体111的前部上形成。电缆可以穿过第一减振器颈部113。第二减振器主体112形成为直径大于第一减振器主体111的直径的圆柱形形状,并且具有沿着第二减振器主体112的外圆周表面在第二减振器主体112的纵向方向上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二减振器凸出部118和至少一个第二减振器槽119。在第二减振器主体112中形成至少一个减振器孔117。减振器孔117在第二减振器主体112的纵向方向上从第二减振器主体112的前部到后部穿过第二减振器主体112。减振器孔117可以呈圆形形式设置在对应于在第一减振器主体111的外圆周表面上形成的第一减振器凸出部115的位置的位置处。减振器孔117的大小可以在下文描述的插口200的插口肋部213已经插入减振器孔117中的状态下包含一定大小的空隙500。在第二减振器主体112的后部上形成第二圆柱形形状的减振器颈部114。第二减振器颈部114可以穿过下文描述的杯状物120的第二杯体122。杯状物120可以由高刚性材料制成以防止减振器变形,或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杯状物120可以形成为圆柱形形状并且可以包含第一杯体121和第二杯体122。第一杯体121可以包含前部支撑表面400、后部支撑表面401以及外圆周支撑表面402。具体来说,当第一杯体121和第二杯体122形成为圆柱形形状时,前部支撑表面400和后部支撑表面401可以形成为具有圆形形状,并且外圆周支撑表面402可以形成在第一杯体121的外表面上并且可以在前部支撑表面400与后部支撑表面401之间。第一杯体121的直径可以大于第二杯体122的直径。可以在第一杯体121的外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杯孔123。此杯孔123可以形成为具有圆形形状并且可以具有包含圆形形状的各种形状。此处,可以确定杯孔123的大小和/或杯孔123的数目,使得足以维持第一杯体121所需的刚性。第二杯体122可以形成为直径小于第一杯体121的直径的圆柱形形状并且允许电缆自其中穿过。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隔振部件的截面视图。参考图7,在隔振部件100中,杯状物120的第一杯体121可以插入减振器110内并且它们可以通过插入成型方法耦合。插入成型方法可以包含固化过程。通过固化过程,减振器110的弹性得以提高并且杯状物120和减振器110可以一体形成并且粘合在一起。当减振器110以及杯状物120的第一杯体121插入成型时,在杯状物120的第一杯体121中形成的杯孔123内形成由树脂制成的减振器110,使得从减振器110的外圆周表面朝向中心的隔振性能可以提高。导管130可以形成为具有圆柱管状。控制电缆(未示出)的芯(未示出)插入并推至导管130的内部。导管130的直径小于插口200的内径并且插入插口200中。图8到图10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插口的视图。具体来说,图8是从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隔振的电缆锚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隔振部件,所述隔振部件包括减振器;插口;以及罩盖;在所述插口和述罩盖中的至少一者中形成的肋部插入所述减振器的一部分中;所述隔振部件插入所述罩盖中形成的孔中;所述插口耦合到所述罩盖;且在所述肋部已经插入所述减振器的所述一部分中的状态下,在所述减振器的所述一部分中形成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1.14 KR 10-2015-00066701.一种电缆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隔振部件,所述隔振部件包括减振器;插口;以及罩盖;在所述插口和所述罩盖中的至少一者中形成的肋部插入所述减振器的一部分中;所述隔振部件插入所述罩盖中形成的孔中;所述插口耦合到所述罩盖;且在所述肋部已经插入所述减振器的所述一部分中的状态下,在所述减振器的所述一部分中形成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包括第一减振器主体和第二减振器主体,所述第一减振器主体包括第一减振器凸出部,且所述减振器的所述一部分形成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减振器凸出部的位置的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的所述一部分是在所述第二减振器主体的纵向方向上在所述第二减振器主体中形成的减振器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口中形成的所述肋部插入所述减振器孔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盖中形成的所述肋部插入所述减振器孔中。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的所述一部分是在所述减振器主体的前部和后部中形成的减振器肋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珪正李昶旼
申请(专利权)人:庆昌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