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随后在闭合模具中发泡模塑的聚(甲基)丙烯酰亚胺粒子的预发泡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备经预发泡的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粒子,尤其是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粒子的方法,所述粒子可以进一步加工成为泡沫模塑件或复合材料。在此,该方法的特征在于,首先将聚合物粒料在装置中借助对此适合的波长的IR辐射加热并由此预发泡。所述粒料可以在随后的方法步骤中,例如在压制模具中,在发泡的同时,进一步加工成为具有泡沫芯的模塑件或复合材料工件。在聚合物粒子,尤其是P(M)I粒子在闭合模具或工具中发泡时,尤其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发生单个粒子在模具中不均匀的分布,并由此发生不均匀的密度分布。根据本专利技术这通过如下方式解决:将粒子在填充模具之前预发泡到这样的堆密度,该堆密度可以实现构件模具的非常高的填充度。也就是说,模具在实际的发泡模塑之前是散装的,但是完全填满的,并且随后将粒子之间的空腔通过在温度作用下的后续发泡而填充泡沫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确保在构件中均匀的密度分布并由此实现最终产品的均匀的性能。
技术介绍
在DE2726260中公开了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P(M)I泡沫)的制备,所 ...
【技术保护点】
制备经预发泡的可用于模内发泡的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未经发泡的P(M)I粒子采用红外辐射进行预发泡,所述红外辐射中至少80%具有1.4至10.0μm的波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2.06 DE 102013225132.71.制备经预发泡的可用于模内发泡的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未经发泡的P(M)I粒子采用红外辐射进行预发泡,所述红外辐射中至少80%具有1.4至10.0μm的波长。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红外辐射的IR辐射器以至少5%的程度在5.0至9.0μm的波长范围内发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红外辐射的IR辐射器以至少5%的程度在5.3至6.5μm的波长范围内或在7.8至8.9μm的波长范围内发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辐射的IR辐射器具有780K至1800K的根据维恩法计算的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R辐射器具有800至1200K的根据维恩法计算的温度。6.根据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伯恩哈德,I·里比尔,D·侯雷因,C·赛佩尔,
申请(专利权)人:赢创罗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