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强心药物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对Na+/K+-ATP酶α2亚型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蟾毒灵核糖苷及应用。
技术介绍
心衰是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据统计,每年我国的心衰患者约四百万。强心甾为常用的治疗药物。Na+/K+-ATP酶是强心甾的作用靶标。强心甾通过抑制Na+/K+-ATP酶,使细胞内Na+浓度上升,启动Na+-Ca2+交换,使细胞内Ca2+浓度上升,从而发挥强心作用。常用的强心甾类药物有地高辛、洋地黄毒苷、毛花苷丙、毒毛花苷K及福寿草总苷等,均为甲型强心甾。其中地高辛的应用已超过200年。这些药物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某些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及心动过速等(Gheorghiade,M.;Adams,K.F.;Colucci,W.S.Digoxininthemanagementofcardiovasculardisorders.Circulation,2004,109,2959-2964.)。但是甲型强心甾类药物的安全窗口小,一般治疗量已经接近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Na+/K+‑ATP酶α2亚型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蟾毒灵核糖苷,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一)所示结构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Na+/K+-ATP酶α2亚型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蟾毒灵核糖苷,
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一)所示结构式: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Na+/K+-ATP酶α2亚型具有选择性抑制
作用的蟾毒灵核糖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蟾毒灵与氯铬酸吡啶盐酸盐以摩尔比1:2混合,溶于二氯甲烷中,
室温下反应2.5h后,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蟾毒灵3位氧化的中间体
Bufalinone;
(2)将氧化产物Bufalinone与甲氧胺盐酸盐以摩尔比1:2.5混合,溶于甲
醇中,加入吡啶,室温下反应2.5~3h,得到肟式中间体;
(3)在肟式中间体中加入3倍肟式中间体摩尔量的叔丁胺基甲硼烷盐酸
盐复合物,然后用体积比为2:1的二氧六环/乙醇混合液溶解,冰水浴条件下反
应3.5h,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蟾毒灵3位α和β两种构型的苷元异构体;
(4)分别将步骤(3)得到的两种苷元异构体与L-(+)-核糖置于体积比为
3:1的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混合液中反应48h,经高效液相分离得到蟾毒灵-3β-N-
甲氧基-N-L-(+)核糖苷和蟾毒灵-3α-N-甲氧基-N-L-(+)核糖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Na+/K+-ATP酶α2亚型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的蟾毒灵核糖苷在制备强心药物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Na+/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仁望,唐红进,田海妍,朱自荣,卡立希·史蒂芬,卡兹·爱德瑞安纳,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