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膜悬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5895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7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振膜悬边结构,所述振膜悬边位于振膜的边缘部,所述振膜悬边为一个开口向下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底缘所在面定义为基准面,所述凸起包含有一个顺性调整部与两个应力分散部,所述顺性调整部从凸起的中央下凹形成,所述两个应力分散部对称地设于所述顺性调整部的两侧且向下凹而形成,且所述顺性调整部与所述应力分散部通过连结部连接,且所述顺性调整部以及所述的两个应力分散部与基准面不相交;由此,所述顺性调整部与两个所述应力分散部的设置分摊掉了悬边所承受的应力,有效地降低振膜位移时的刚性变化量,进而改善谐波失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扬声器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振膜悬边结构。
技术介绍
悬边是扬声器的重要组件,其围绕且连接振膜的圆顶外缘,使圆顶可通过悬边固定在盆架或是扬声器的壳体上,悬边除了用来确保圆顶在轴向上的自由度之外,另一方面也能防止圆顶作横向移动,因此,悬边对于扬声器所输出声音的频率响应以及音色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扬声器,特别是微型扬声器,其通常会在振膜70的悬边71顶面以热压成型的方式压印出辐射直线形花纹,如附图1所示;这种花纹虽然可以提升悬边71的顺性,并降低共振频率点。然而针对附图1的扬声器进行模拟测试后可得到如第2图之结果,第2图的纵轴代表振膜70的刚性,而横轴则代表圆顶72的位移幅度(横轴上的零点表示圆顶72的起始位置,零点向右代表圆顶72向上位移,向左则为圆顶72向下位移)。从附图2的曲线可以看出,曲线上各点的斜率大致是随其位移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曲线在超过一临界位移值后(例如+0.2mm或-0.2mm),振膜70的刚性值将快速上升,而且具有不同的上升斜率。这意味着当圆顶72向上或向下位移到离原点(起始位置)较远的地方时,振膜70的整体刚性是明显大于靠近原点时的情形(差距甚至可能达到200%以上),而振膜上下位移的刚性差异也将会让扬声器在发声时,容易产生扬声器谐波失真以及噪音问题。此外,传统辐射直线形花纹的悬边71,其剖面是呈V字形,因此实际在使用模具制作时,悬边71的V字形尖端部的尺寸是难以精确地检测与控管,以致使用模具制作出来的振膜70与实际设计尺寸二者之间容易造成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振膜产生振动时整体刚性的变化量的振膜悬边结构,以改善谐波失真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振膜悬边结构,所述振膜悬边位于振膜的边缘部,所述振膜悬边为一个开口向下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底缘所在面定义为基准面,所述凸起至少包括:一个顺性调整部,从所述凸起的中央下凹形成;两个应力分散部,对称地设于所述顺性调整部的两侧且向下凹形成;连结部,连接于所述顺性调整部与所述应力分散部之间;其中,所述顺性调整部以及两个所述应力分散部均与所述基准面不相交。优选地,连接所述顺性调整部与所述应力分散部的所述连结部呈平直状。进一步优选地,连接所述顺性调整部与所述应力分散部的所述连结部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基准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顺性调整部的剖面呈U字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应力分散部的剖面呈U字形。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顺性调整部与应力分散部的设置分摊掉了悬边所承受的应力,让振膜在振动时,可以有效地降低相较于原点振膜的整体刚性的增加量,进而改善可能的谐波失真的问题。除此之外,顺性调整部与应力分散部是可相对容易且精确地检测。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的振膜立体示意图;附图2为现有振膜的振膜刚性与圆顶位移的关系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振膜的剖视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振膜刚性与圆顶位移的关系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振膜悬边参数位置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振膜;10圆顶;20悬边;21底缘;22凸起;221第一平行部;222第一应力分散部;223第一平直连结部;224顺性调整部;225第二平直连结部;226第二应力分散部;227第二平行部;23开口;P基准面;A1,B1,D宽度;A2,B2,C间距;70振膜;71悬边;72圆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3-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振膜悬边结构是环绕连接于振膜1中央的圆顶10,振膜1可被扬声器内部的音圈(图未绘示)与磁路结构(图未绘示)所驱动,而使振膜1上下振动并发声,由于音圈与磁路结构的结构非本案的重点所在,以下不予详述。悬边20的剖面具有开口23向下的凸起22结构,如附图3所示,凸起22具有底缘21,底缘21所在平面定义为基准面P。依着悬边20外侧至靠近圆顶10的悬边20内侧,凸起22可依次区分成相连接的第一平行部221、第一应力分散部222、第一平直连结部223、顺性调整部224、第二平直连结部225、第二应力分散部226以及第二平行部227。在本实施例中,悬边20的剖面形状是对称的。第一平行部221、第一平直连结部223、第二平直连结部225与第二平行部227是实质上平行基准面P且均位于相同高度,第一应力分散部222、顺性调整部224与第二应力分散部226则是朝基准面P方向下凹而成,其中顺性调整部224是位于凸起22的中央,第一与第二应力分散部222,226是等距且对称地设置于顺性调整部224的两侧,并且第一与第二应力分散部222,226与顺性调整部224之间是分别连接第一平直连结部223与第二平直连结部225,并且第一与第二平直连结部223,225可以避免振膜1的应力集中,其中顺性调整部224其作为调整顺性之用,而第一与第二应力分散部222,226其主要目的作为分散应力及控制对称比的用途。第一平行部221、第一应力分散部222、第一平直连结部223、顺性调整部224、第二平直连结部225、第二应力分散部226以及第二平行部227均未与基准面P相交。在其它实施例中,顺性调整部224与第一与第二应力分散部222,226是可改变为例如U字形或其它形状。针对本实施例振膜1的刚性对应圆顶10位移的关系进行模拟,结果如附图4所示,其曲线上各点之数值请参考表一。从附图4与下表一可以看出,曲线大致是以原点为中心而呈左右对称,并且在横轴的位移值的正负0.5mm的范围内,曲线上各点的斜率值都接近于零。这意味着在圆顶10上下位移0.5mm的范围内,振膜1振动时的整体刚性变化相当细微。本实施例所提供振膜1在位移量达0.5mm时的刚性相较于振膜1的初始刚性,差距仍在120%之内。表一:附图4中振膜刚性与圆顶位移的关系曲线上之各点数据。位移(mm)刚性(N/mm)位移(mm)刚性(N/mm)0.0480.036-0.0480.0360.1430.036-0.1430.0360.2380.037-0.2380.0370.3330.038-0.3330.0370.4290.040-0.4290.0390.5240.045-0.5240.042相较于现有的辐射直线形花纹的悬边71,本实施例的设计让悬边20所承受的应力被第一与第二应力分散部222,226以及顺性调整部224分摊掉,可以有效降低振膜1在振动时的刚性变化量,进而改善谐波失真的问题,让扬声器向上与向下输出大致相同音压的声音。再者,相较于现有的上剖面呈V字形的悬边71,本实施例悬边20的花纹是相对容易检测,不容易发生模具制作出之振膜1与实际设计尺寸出现较大误差的问题。此外,如附图5所示,根据申请人仿真的结果显示:凸起22的宽度D以及凸起22与基准面P之间距C将直接影响振膜1所有位移量的刚性值,而顺性调整部223的宽度A1以及顺性调整部223与基准面P之间距A2将会影响到关系曲线在横轴零点时刚性值;至于第一与第二应力分散部222,224的宽度B1以及第一与第二应力分散部222,224与基准面P之间距B2,则会影响到关系曲线在横轴零点二侧的对称性。因此,若将顺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膜悬边结构,所述振膜悬边位于振膜的边缘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悬边为一个开口向下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底缘所在面定义为基准面,所述凸起至少包括:一个顺性调整部,从所述凸起的中央下凹形成;两个应力分散部,对称地设于所述顺性调整部的两侧且向下凹形成;连结部,连接于所述顺性调整部与所述应力分散部之间;其中,所述顺性调整部以及两个所述应力分散部均与所述基准面不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9.19 CN 20141048396501.一种振膜悬边结构,所述振膜悬边位于振膜的边缘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悬边为一个开口向下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底缘所在面定义为基准面,所述凸起至少包括:
一个顺性调整部,从所述凸起的中央下凹形成;
两个应力分散部,对称地设于所述顺性调整部的两侧且向下凹形成;
连结部,连接于所述顺性调整部与所述应力分散部之间;
其中,所述顺性调整部以及两个所述应力分散部均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弘陈彦延赖珈琪
申请(专利权)人: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