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奶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358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以大豆为原料,经脱豆腥及乳化工艺处理制成的植物奶.其色,香,味与营养成分都与牛奶相接近.而且植物奶不含胆固醇和乳糖,特别适宜心血管病人及有乳糖过敏反应的人饮用.若在浆液中加入不同香料,就可以制得各种果味的植物奶.(*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植物奶的制作方法,从色、香、味和营养成分看,与牛奶类似。它是以大豆为原料,经脱豆腥及乳化等工艺处理制成的。由于大豆本身营养丰富,再加上工艺上的特殊处理,制得的植物奶在色、香、味和营养方面都与牛奶类似。而且植物奶不含胆固醇和乳糖,对心血管病人及有乳糖过敏反应的人特别适用。现有的豆乳饮料以日本居多。如日本公开特许公报昭59-179043,介绍了一种脱臭豆乳的制造法;昭59-179033,介绍了一种豆乳饮料制造方法;昭52-125667,介绍了一种豆浆粉的制造法等等。这些豆乳饮料制作过程中都要经过脱豆腥味这一工序。脱豆腥味的方法很多,如加热法,用100~160℃的饱和蒸汽对大豆进行喷射;将大豆压偏或粗碎,进行蒸汽加热;大豆磨碎后初步加热,然后浆渣分离对豆乳再用100~120℃温度加热等。加热可使酶失活,就不致于使油脂进行氧化分解产生豆腥味,还有化学方法,如昭52-125667,介绍一种豆浆粉的制作,脱豆腥味的方法就是在磨碎时加入碳酸氢钠的溶液。除此之外,还有蛋白质分离法、发酵法等。发酵法、蛋白质分离法都比较复杂,不便于目前普及推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丰富的大豆资源,研制一种新的植物奶,而不是一般豆乳饮料,以弥补市场牛奶不足,并满足一些喝牛奶过敏和高胆固醇血脂人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要点工艺流程:原料大豆→精选→浸泡→研磨→浆渣分离→浆液→酶钝化→调配→细化→均质乳化→杀菌→冷却→无菌罐→分装→贮藏。脱豆腥试验:精选好的大豆以1∶3的比例浸泡于脱腥剂(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中,水温18~20℃,浸泡12~16时,后冲洗干净,随之再用脱腥剂热溶液(75~85℃)浸泡一小时。接着用清水冲洗干净,待磨。这种脱豆腥的方法好处在于是整粒大豆浸泡在脱腥剂溶液中,后经两次冲洗,可减少植物奶因加入碳酸氢钠而引起的异味。脱腥后的大豆以1∶6兑清水于砂轮磨中研磨,后经浆渣分离机制得浆液。浆液经酶钝化装置再次脱豆腥味,此时浆温保持在90~95℃,加热40分钟。浆液在调制罐内加入配制好的乳化剂、稳定剂、糖等,使浆液形成暂时稳定的乳浊液。随之将乳浊液用泵打入胶体磨进行细化和乳化。初步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乳状液进一步打入均质机,以180kg/cm2以上压力进行均质乳化,使之形成与牛奶相近的植物奶。植物奶的杀菌处理:120~135℃,4~5秒钟。植物奶的配方是:大豆浆100,植物油0.9~1.0,乳化剂(单甘酯)0.3~0.4,脱腥剂(碳酸氢钠)0.3~0.6,稳定剂(海藻酸钠)0.1,蔗糖5.0,香料适量。-->植物奶的物理性质及营养成分与牛奶比较物理性质测定:营养分析(常规法)每100ml奶的含量氨基酸测定:测定项目    每ml样品中含量mg    备註植物奶    资料值赖氨酸    0.0019    0.0023    1、测定结果全组氨酸    0.0008    0.0010    部稍有偏低,估计是氨    0.0020    取样水解或稀释时精氨酸    0.0024    0.0031    造成的误差。天冬氨酸    0.0026苏氨酸    0.0009    0.0016丝氨酸    0.0012-->谷氨酸    0.0044脯氨酸    0.0014甘氨酸    0.0009丙氨酸    0.0010胱氨酸缬氨酸    0.0010    0.0018蛋氨酸    0.0001    0.0004异亮氨酸    0.0010    0.0016亮氨酸    0.0017    0.0036络氨酸    0.0005苯丙氨酸    0.0012    0.0018合计    0.0250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从感观看,植物奶的色乳白,无豆腥味,无分层、沉淀现象;从营养角度看与牛奶相接近,并且不含胆固醇和乳糖,特别适宜心血管患者和饮用牛奶有过敏症的人饮用。而且植物奶的成本低,每斤大豆可出奶9~10斤,每公斤植物奶三角捌分到四角。若加入不同香料可制成各种果味的植物奶,适合不同口味人饮用。实施例:将1kg大豆加入0.3~0.6%的脱腥剂水溶液3l,浸泡温度控制在(18~20℃)12~16小时,然后放水冲洗,随之-->再用0.3~0.6%的脱腥剂热溶液(75~85℃)3l浸烫一小时后放水冲洗,浸泡好的大豆加水6~8l研磨,豆糊用滤浆机进行浆渣分离,制取豆浆。豆浆在90~95℃条件下加热40分钟,使酶钝化,再次去除豆腥味。随之添加糖、稳定剂、乳化剂等辅料进行调制,继而进入胶体磨、均质机乳化,得到似牛奶的植物奶液。紧接着将此液进行高温短时(120~135℃),4~5秒杀菌。冷却后注入无菌罐。这样制得的奶在色、香、味、形上与牛奶类似,其固形物含量在8.74~10.66之间,卫生检验完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豆为原料制作植物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豆整粒浸泡在脱腥剂溶液中,后粉碎、甩浆,浆液经过均质乳化后制成与牛奶类似的植物奶,植物奶原料配方:大豆浆100,植物油0.9~1.0,乳化剂:单甘酯0.3~0.4脱腥剂:碳酸氢钠0.3~0.6 ,稳定剂:海藻酸钠0.1,蔗糖5.0,香料适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为原料制作植物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豆整粒浸泡在脱腥剂溶液中,后粉碎、甩浆,浆液经过均质乳化后制成与牛奶类似的植物奶,植物奶原料配方:大豆浆100,植物油0.9~1.0,乳化剂:单甘酯0.3~0.4脱腥剂:碳酸氢钠0.3~0.6,稳定剂:海藻酸钠0.1,蔗糖5.0,香料适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大豆以1∶3的比例浸泡于脱腥剂溶液中水温18~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修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食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