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三维电感线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感线圈是电路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元器件之一,在开关电源、射频电路中,电感线圈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电感线圈的中心有一个磁芯,磁芯外面有线圈骨架,在线圈骨架上饶有线圈。随着微加工技术的发展,微机电系统(MEMS)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电子元器件向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电感线圈也向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MEMS的电感线圈可以分为平面电感和三维电感。对应于平面电感来说,磁芯是平面的薄膜结构,线圈于磁芯位于一个平面上,且线圈围绕着磁芯进行螺旋的布线,平面电感的主要问题是,漏磁大,品质因素低。对于三维电感,磁芯是薄膜结构,但是,线圈是缠绕在磁芯上的,这与宏观的电感线圈类似。然而,对于MEMS的三维电感线圈,由于其尺寸进入微米到百微米级别,这使得MEMS的三维电感线圈加工起来非常的复杂,特别是三维的螺旋线圈,需要进行多步的光刻、刻蚀等工序。探索新型的微型三维电感线圈的设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电感线圈,包括柔性衬底、薄膜导线、磁性电极、软磁薄膜电极、软磁薄膜引线电极、绝缘层、磁芯薄膜、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导线、磁性电极、软磁薄膜电极和软磁薄膜引线电极位于柔性衬底上,软磁薄膜引线电极共2个,位于柔性衬底的两边;所述的软磁薄膜电极和软磁薄膜引线电极的总个数与磁性电极的个数相同,且软磁薄膜电极和软磁薄膜引线电极位于柔性衬底的一边,磁性电极位于柔性衬底的另一边,软磁薄膜电极、软磁薄膜引线电极与磁性电极以柔性衬底的中心线为对称线,一一对应;所述的第一个磁性电极与第一个软磁薄膜电极通过薄膜导线相连接,第二个磁性电极与第二个软磁薄膜电极通过薄膜导线相连接,以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电感线圈,包括柔性衬底、薄膜导线、磁性电极、软磁薄膜电极、软磁薄膜引
线电极、绝缘层、磁芯薄膜、引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薄膜导线、磁性电极、软磁薄膜电极和软磁薄膜引线电极位于柔性衬底上,软磁
薄膜引线电极共2个,位于柔性衬底的两边;
所述的软磁薄膜电极和软磁薄膜引线电极的总个数与磁性电极的个数相同,且软磁薄
膜电极和软磁薄膜引线电极位于柔性衬底的一边,磁性电极位于柔性衬底的另一边,软磁
薄膜电极、软磁薄膜引线电极与磁性电极以柔性衬底的中心线为对称线,一一对应;
所述的第一个磁性电极与第一个软磁薄膜电极通过薄膜导线相连接,第二个磁性电极
与第二个软磁薄膜电极通过薄膜导线相连接,以此类推,且倒数第二个磁性电极与软磁薄
膜引线电极通过薄膜导线相连接;
所述的绝缘层位于薄膜导线上,位于软磁薄膜电极、软磁薄膜引线电极与磁性电极之
间;
所述的磁芯薄膜位于绝缘层之上;
所述的引线连接在软磁薄膜引线电极上;
所述的柔性衬底沿着中心线弯折后,通过磁性电极与软磁薄膜电极、软磁薄膜引线电
极的吸引,自动实现三维电感线圈电极的对应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电感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柔性衬底为绝缘的塑料柔性衬底或者是不锈钢柔性衬底上沉积有绝缘的薄膜;
所述的磁性电极为矫顽力大于30Oe的金属性磁性薄膜,且其厚度大于500nm;
所述的软磁薄膜电极和软磁薄膜引线电极为矫顽力小于3Oe的金属性软磁薄膜,且其
厚度大于300nm;
所述的磁芯薄膜为软磁铁氧体薄膜、软磁金属薄膜或非晶软磁薄膜,其厚度大于100
nm;
所述的薄膜引线为金属薄膜材料,其厚度大于30nm;
所述的软磁薄膜引线电极的面积大于软磁薄膜电极或磁性电极的面积,且软磁薄膜电
极和磁性电极的面积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