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粉末物质的吸入器装置(1),包含一个连接到一个腔室(5,105,405)上的管形构件(2,102,402),其中所述管形构件(2,102,402)在其一端上设有一个第一开口(3,103,203),至少有一个入口通道(4,104,204)设在所述腔室(5,105,405)内,该通道设置成基本上与所述腔室(5,105,405)相切从而使通过其吸入的空气围绕着所述腔室产生涡旋,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开口(3,103,203)与入口通道(4,104,204)之间设置有一个单一的缩口(10,110)。(*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第一部份所述的的吸入器装置。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吸入粉末药物的吸入器。市面上已公知有各种类型的吸入器并被广泛地使用。例如,许多气喘病患者定期地使用一种喷雾式吸入器,这种吸入器包含一种贮放在一个金属容器内的气体推进剂,金属容器内还含有一种待吸入以舒缓病痛的病因和/或症候的药物。金属容器在使用时可以连接在一个空心的塑料载体上,该载体在一端上具有一个供使用者使用的接口件。该装置在操作时通过将金属容器相对于所述塑料载体向内推压以释放出一个剂量的加压药物。但是这种装置由于使用了推进剂和其它的运载气体而对环境不利。此外,所吸入的药物量来自贮放在适用于多次吸入的容器内的药物,因而引起许多有关由于药物不完全的或不均匀的混合或由于可达致的气体压力的变化而造成的每个吸入剂量的份量的问题。如果吸入器在一次使用后隔了很长时间才再次使用,也会出现剂量不规则现象。另外,这种吸入器体积较大和售价较贵。还公知有一些吸入器,这些吸入器具有一个其内装有一个叶轮或风扇的本体部份,还包括一个引入药物的隔室。在操作时,通过风扇造成的空气流的作用将所述药物喷出去。这种吸入器的缺点是常常发生不均匀的气流,并且这种装置的结构使其造价较高、体积较大并且容易损坏或出现故障。在US-A-4,069,819中公开了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份所述的特征的吸入器。然而这种吸入器装置在正常操作中出现困难,这是因为粉末从在胶囊腔室内的胶囊中排出很慢,部份是由于在该装置的设计上在胶囊上的孔眼直径很小,部份是由于胶囊在腔室内只能有有限的活动。胶囊在纵向上被一个中间壁所制约,这个中间壁具有多个孔眼并且含有一个半球形的下表面,该半球形下表面的球面半径大于胶囊上端的球面半径,从而容许胶囊可以靠着它旋转行进而基本上没有阻碍,同时仍能使粉末到达使用者。这样,进入接口件的粉末被包容在一个基本上是层流的气流内,因而其弥散/分离率极小而所需的抽吸力却常常很大。此外,多个通道中的一个或几个常常被胶囊堵住,造成颗粒积聚和堵塞。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因此在于通过提供一种吸入器来克服现有技术装置中的问题,这种吸入器对粉末物质的使用是既简单又可靠,它还具有良好的弥散特性使粉末更容易到达肺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这种装置适用于在使用者完全控制之下、一次只使用一个份量的药剂。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较廉价因而可以用后即弃的装置。本专利技术其它的目的和优点,对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来说,在研究过下面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和附图后将会很清楚。本专利技术具有在所附的权利要求1中所限定的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选特征限定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通过使用权利要求1中所限定的单一缩口,离开腔室时的速度会增大,从腔室进入管形构件内的空气中的涡旋效应仍能保持住,从而达致更好的弥散特性。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示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图;图2示出沿着图1的II-II线取的本装置的横截面图3示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图;图4示出沿着图3的IV-IV线取的横截面图;图5示出沿着图3的V-V线取的横截面图;图6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图7示出图3所示的装置处在使用者嘴中使用的位置时的纵向截面图;图8示出一个装有一个胶囊盒的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分解图。图1示出一个两件式的吸入器装置1,它包含有一个管形构件2,该管形构件在其一端上具有一个第一开口3并在其连接到腔室5上的另一端上具有一个第二开口10。在第一开口3与腔室5的平面端壁之间,装置1是空心的,如图所示。在腔室5中还设有一个开口4,该开口4用作将腔室5的内部跟外部空气连通的通道。装置1的管形构件2成形成一个接口件的结构以使其可夹持在使用者嘴唇之内,接口件最好插入使用者口内使使用者的嘴唇能靠在光滑的曲面11上。一个可自由移动的构件6、最好是球形的、被放置在腔室内。虽然这里示出的是一个两件式装置,但一个单件式装置或一个具有多件的装置也都是可能的。同理,所用材料也可以根据情况需要来选定。对大多数应用场合来说,此装置可以用塑料材料、诸如透明塑料材料或聚氯乙烯来制造。如有需要,通道4的数量也可以增加。从图2中可以看得很清楚,通道4由形成在腔室5的壁上的一个开口构成。开口4适当地成形成使进入腔室的空气在腔室内形成环绕涡旋。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侧边4a、4b从腔室的中央旋转轴心线错开,使外侧边4b基本上与腔室的内壁7相切。该内壁基本上呈圆筒形,虽然它也可以预期设有凸起或另外形式的表面形状(例如一个粗化的表面)。这实施例的腔室5在使用时将装有一定份量的干粉状的物质8,一般来说是一种药物,这种药物通过使用者将接口件置于嘴唇间进行抽吸而被吸入(同时参看图7)。由于抽吸动作,空气将通过开口4被吸入腔室内(类似于一个反向哨子),并且由于开口4的取向,在腔室5内形成围绕着腔室旋转的空气涡旋。构件6被促使自转并在这空气涡旋作用下移动从而在腔室内振动,这又使粉状药剂随着涡旋的空气被带向开口3并从该处排出进入使用者口中。只需要对接口件3作一次短的抽吸,不需费多大吸力就能给构件6一个围绕着腔室的高的速度并从而产生吸入所要求的粉末弥散。由于在本例中在管形构件2与腔室5之间的界面处只存在一个缩口10,空气与粉末在从腔室5流往管形构件2时维持着紊流与涡流状态。缩口10在空气从腔室5排出时会使空气的速度增高,这将会增强颗粒间的碰撞。使粉末物质8的颗粒变得更细,这样就会使任何结团的粉末将会被打碎而弥散得更为均匀。如有需要,构件6的振动效应可以通过在内表面7上形成粗化构件或其它凸起构件(例如肋状结构或锯齿状结构)而得到增强。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构件6本身可以装有用于吸入的药用物质,在构件上可设有合适的出口。另一种方案是,构件6可以由待吸入的物质构成,从而使这些物质经过振动破碎成粉末状,当然需要仔细确定缩口10的大小。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就可以生产出一种高效的和对环境无害的吸入器,这种吸入器既简单又可靠。由于这种装置的生产成本比较低,适合于作为一次性使用的装置,只装有为所述一次性使用所需的药物用量。一般来说,这个用量可以在5至30mg之间,典型的是20mg,当然小一些或大一些的剂量是可能的。如果该装置如图中所示的示例由两件构成,则构件2可以重用,而相当于腔室部份5的构件9可以是一种用完即弃件。为了卫生的原因,应当设置盖着开口4和在缩口处从腔室进入构件2的开口的、合适的可取下的或可剌穿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示出在图3中,相同的部份用与前图中相同的标号但加上100来标示。这一实施例的吸入器装置制成一个单件,管形构件102和腔室105结合在一起但具有不同的形状。腔室部份105的形状是这样,从腔室的端面117开始朝着管形构件102的方向伸展,腔室105的内壁107具有一个限定一个逐渐增大横截面面积的部份“a”,接着是一个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部份“b”。这种结构具有的特殊效应是,通过通道104吸入的空气,由于在部份“a”内的横截面的逐渐增大而首先经受降速,随着在部份“a”与“b”之间的界面处过渡到增速。通过适当地选择部份“a”和“b”的倾斜角,也可以使空气从侧壁107上分离以形成涡流。这个情况的净效应是在腔室内的空气中产生大量的紊流,这种紊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厄恩斯特·赫尔林,
申请(专利权)人:艾文蒂斯药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