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亦煌专利>正文

立体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681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停车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行车道的立体停车库。至少包括:固定在行车道一侧的支撑机构;至少一层第一承载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后侧,所述第一承载板上设有第一平移机构;入口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前侧的前端,所述入口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承载车辆的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上设有第二平移机构;出口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前侧的后端,所述出口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承载车辆的第三承载板,所述第三承载板上设有第三平移机构。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依靠现有道路结构实现停车,通过一侧停车,另一侧运输的方式,不需改造道路即可解决停车难问题,并且使用时不占据道路资源,充分保证道路交通畅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停车场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行车道的立体停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快速迈入了汽车社会。但汽车既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与效率,也增添了不少烦恼与痛苦,比如停车难、行车难等问题。由于缺乏前瞻性的城市管理理念、经济利益驱动以及法律法规欠缺等原因,我国各城市的停车位数量的增长远远赶不上汽车高速度增长、高强度使用、高密度聚集的发展趋势,是形成我国许多城市停车难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不少城市停车位与汽车保有量之间的供需缺口极大,例如,上海、广州机动车停车位与机动车保有量比例为42%和32% ;北京是1: 3.3,而国际上通行的是1.2: 1,即停车位应该要多于机动车保有量。由于停车难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方便,因此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等多方面群体的关注,但与治理其他“城市病” 一样,缓解停车难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集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目前政府主要是从采用如下几个措施来解决:—是做好城市规划,增加停车位。但由于城市的土地资源宝贵和稀缺的客观因素,实际上很难保证有足够的土地来建设停车场。二是在城市道路改造中,因地制宜设置道路停车位。但道路停车位必然导致一些道路被挪用于停车,其又直接加剧了行车难的问题,可见其并不是一个合理的解决方式。三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公共交通主要是解决行车难的问题,但人们购买私家车的热情不会因为公交车的方便而降低,而且私家车总是要停泊的,所以发展公共交通对解决停车难的效果有限。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停车库,其依靠现有道路结构实现空中停车,通过一侧停车,另一侧运输的方式,不需改造道路即可解决停车难问题,并且使用时不占据道路资源,充分保证道路交通畅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库,至少包括:支撑机构;至少一层第一承载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后侧,所述第一承载板上设有第一平移机构;入口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前侧的前端,所述入口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承载车辆的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上设有第二平移机构;出口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前侧的后端,所述出口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承载车辆的第三承载板,所述第三承载板上设有第三平移机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立体停车库,所述支撑机构固定设于行车道的一侧,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一排支撑梁。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立体停车库,所述入口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前端且面朝所述行车道的一侧,所述入口升降机构包括若干由电机驱动的第一可升降柱体,所述第一可升降柱体的底端固接所述第二承载板;当所述入口升降机构移动到第一最低位置时,所述第二承载板与所述地面水平贴合;当所述入口升降机构移动到第一最高位置时,所述第二承载板与所述第一承载板水平贴合;所述出口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后端且面朝所述行车道的一侧,所述出口升降机构包括若干由电机驱动的第二可升降柱体,所述第二可升降柱体的底端固接所述第三承载板;当所述出口升降机构移动到第二最低位置时,所述第三承载板与所述地面水平贴合;当所述出口升降机构移动到第二最高位置时,所述第三承载板与所述第一承载板水平贴合。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包括多层用于停放汽车的第一承载板,各层所述第一承载板依次上下分布,每层所述第一承载板对应一个所述第一最高位置。据本技术所述的立体停车库,所述第一承载板距离地面大于或等于4.5米;所述位于最低一层的第一承载板之上一层的第一承载板距离地面大于或等于6.5米;所述多层用于停放汽车的第一承载板上的每个停车位的使用活载限值为3吨;所述停车位的机械设备重量限值为1.5千牛顿/平方米。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立体停车库,所述第一平移机构、所述第二平移机构、所述第三平移机构结合所述入口升降机构和所述出口升降机构形成车辆循环移动系统。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立体停车库,还包括:入口刷卡机构,设置于所述入口升降机构附近;出口刷卡机构,设置于所述出口升降机构附近;入口指示机构,设置于所述入口升降机构附近;出口指示机构,设置于所述出口升降机构附近;所述第一承载板、所述入口升降机构、所述出口升降机构、所述入口刷卡机构、所述出口刷卡机构、所述入口指示机构和所述出口指示机构之间通信连接控制;当所述入口刷卡机构接收到第一刷卡指令时,所述入口升降机构自动下降到所述第一最低位置,此时所述入口指示机构进行禁行提示;当所述第一刷卡指令对应的第一车辆驶入所述入口升降机构后,所述入口升降机构自动上升到所述第一最高位置,所述第一车辆通过所述第二平移机构移动到所述第一承载板,此时所述入口指示机构取消禁行提示;当所述出口刷卡机构接收到第二刷卡指令时,通过所述车辆循环移动系统自动将所述第二刷卡指令对应的第二车辆移动到所述出口升降机构的所述第三承载板上,且所述出口升降机构自动下降到所述第二最低位置,此时所述出口指示机构进行禁行提示;当所述第二车辆驶离所述出口升降机构,则所述出口升降机构自动上升到所述第二最高位置,此时所述入口指示机构取消禁行提示。本技术为解决路边停车占用道路资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道路的立体停车库,包括固定在行车道一侧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面朝行车道的一侧分别固接有用于停泊车辆的至少一层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提供的若干停车位完全不占用道路资源;所述支撑机构的前端且面朝行车道的一侧固接有用于车辆入库的入口升降机构,当车辆入库后该入口升降机构完全脱离地面,亦不占用道路资源;所述支撑机构的后端且面朝行车道的一侧固接有用于车辆出库的出口升降机构,当车辆出库后该出口升降机构完全脱离地面,亦不占用道路资源。借此,本技术可依靠现有道路结构实现停车,通过一侧停车,另一侧运输的方式,不需改造道路即可解决停车难问题,并且使用时不占据道路资源,充分保证道路交通畅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停车库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示出了本技术立体停车库的结构,所述立体停车库100至少包括:支撑机构10,通常固定设于行车道的一侧,支撑结构10包括至少一排支撑梁11,图1中的支撑结构10包括两排支撑梁11。优选的是,支撑机构10垂直固定于行车道的侧边,支撑机构10的底部插入地面实现固定。支撑机构10根据停车位的多少来设置长度,且支撑机构10与行车道的道路线重合或平行。支撑机构10优选采用钢等金属材料。所述支撑机构10固定设于行车道的一侧,。第一承载板20,设置于支撑机构10的后侧,第一承载板20上设有第一平移机构。优选第一承载板20设置于支撑机构10上且面朝行车道的一侧。所述第一承载板20提供若干停车位供车辆停泊,第一平移机构类似于水平扶梯,可将第一承载板20上的车辆水平移动。第一承载板20和支撑机构10的固接方式可以是螺接或焊接等。第一承载板20悬空在行车道上,其宽度优选与一个单行车道接近,即第一承载板20上停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支撑机构;至少一层第一承载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后侧,所述第一承载板上设有第一平移机构;入口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前侧的前端,所述入口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承载车辆的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上设有第二平移机构;出口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前侧的后端,所述出口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承载车辆的第三承载板,所述第三承载板上设有第三平移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亦煌
申请(专利权)人:张亦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