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丽冰专利>正文

电动助力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64641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助力车,包括座椅、驱动部分、控制部分、车身部分、车底部分,其还包括前臂活动机构,设在车身部分,以在驱动部分的驱动下推动一对前臂驱动电动推杆以一定的角度向前或向后旋转摆动;以及行走机构,包括2组分别由履带和车轮组成的组合件;其中所述驱动部分、所述控制部分以及所述的前臂活动机构的配合作用下使所述的电动助力车利用所述的行走机构在楼梯、崎岖路面及平滑路面上任意行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助力车采取半履带半轮子的行走方式,以将履带和轮子的好处集于一身,适应不同的路面和不同角度的楼梯,而且安全无危险,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功能和用途得到有效的扩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助力车,更具体而言,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安全地上下多层角度不一的楼梯,上下斜坡、攀越障碍物、行走崎岖路面的履带式行走机构的电动助力车
技术介绍
助力车作为不方便行走人士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帮助行动不便者方便地行走。现有的助力车可包括多种机械组合设计,如电动助力车、代步车、爬楼机、工业或军用车辆等,都希望能够解决多个路面上的外在因素难题,如凹凸不平的崎岖道路、高低不一的障碍物、上落斜坡,甚至是上下多层而且角度不一的楼梯等。但即使有机械组合设计能免强解决以上的难题,反而在平滑的路面上,表现往往会强差人意,显得非常笨拙。其原因在于,所有的机械组合设计,全都是采用履带组合设计或轮子组合设计。这些组合设计都无法攀爬角度不一致的楼梯,不能在崎岖的道路上行走以及跨越不同的障碍物。这些都使得这些助力车的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动助力车,其不仅具有传统的助力车的功能,还能够攀爬角度不一致的楼梯,能在崎岖的道路上行走以及能跨越不同的障碍物而不会发生危险等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动助力车,不仅具有传统的功能,还能够攀爬角度不一致的楼梯,能在崎岖的道路上行走以及能跨越不同的障碍物而不会发生危险等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电动助力车,包括:座椅,驱动部分,控制部分;车身部分,设置成座椅的支架,用以支撑所述的座椅;车底部分,设在所述的车身部分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助力车进一步包括:前臂活动机构,设在车身部分,以在驱动部分的驱动下推动一对前臂驱动电动推杆以一定的角度向前或向后旋转摆动;以及行走机构,包括2组分别由履带和车轮组成的组合件,其中所述的每个组合件包括一条履带及设置在履带内的直径不相同的两个同步车轮组成,所述的车轮固定在同一转轴上,以形成半轮子半履带的形状;其中所述驱动部分、所述控制部分以及所述的前臂活动机构的配合作用下使所述的电动助力车利用所述的行走机构在楼梯、崎岖路面及平滑路面上任意行走。根据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行走机构由单独的减速驱动电机驱动。根据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每一条履带内的直径大的同步车轮行走时,直径小的同步轮与所述直径大的同步车轮之间形成倾斜角。根据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行走机构中的2组组合件中的每一组组合件之间利用同步履带连接,以使每一组组合件车轮都具有动力,形成4轮驱动。根据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每一条履带上都设有多个突齿O根据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前臂活动机构包括一对万向轮,以使所述的一对前臂驱动电动推杆停留在任何位置,并利用所述的万向轮触地和支撑车身部分。根据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电动助力车还包括座椅调节机构,配置成以垂直于所述车身部分的方向上下地调节、平行于所述车身部分的水平调节或者以旋转的方式调节座椅,以使得所述的座椅上下左右移动或以0°至360°的方向的转动调节,例如可以是90°或180°的旋转调节。根据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座椅调节机构包括座椅平衡机构,其包括:座椅平衡推杆,设在座椅的下面,以推动座椅在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移动;平衡感应件,用于感应座椅是否有偏离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至控制单元;以及控制单元,与所述的座椅平衡推杆以及所述的平衡感应件电连接,以接收所述平衡感应件发出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控制所述的座椅平衡推杆,以保持所述的座椅的平衡。较佳地,所述的平衡感应件为陀螺仪。根据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座椅调节机构包括座椅旋转机构,其包括:连接支架,与所述的座椅平衡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的连接支架上;旋转支架,与所述的连接支架连接,其连接处设有走珠轴承;以及螺旋杆,设在所述的驱动装置的一端,其在所述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带动所述的旋转支架旋转。根据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改进的实施例,所示的电动助力车还包括扶手,设在所述的车身部分上,位于所述的座椅的前方,以方便使用者扶持并通过设在所述扶手上的按钮控制所述的电动助力车。结合以上的新设计的电动助力车,可以使得新的电动助力车的功能大大的扩展和增加。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采取半履带半轮子的行走方式,以全新颖的运行概念,将履带和轮子的好处集于一身,能够适应不同的路面和不同角度的楼梯,而且安全无危险。本技术新装配的一对万向轮,可以很大角度的利用万向轮的作用,使所述的电动助力车能适应不同的路况。而且,本技术采用电动推杆作为动力来源,使前臂可以随意停留在任何位置,而无需增加任何的安全锁。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座椅平衡机构上设置了一支电动推杆,当上下楼梯时,电动推杆会将座椅升高,令座椅能大幅度摆后,使乘客的重心大幅偏后,令安全性大增。而座椅旋转机构会令乘客随时将车头和车尾对掉,或将座椅旋转至其所需要的任何位置。【附图说明】为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其中: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俯视图,其中该图中省去座椅;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侧视图,其中该图中省去座椅;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行走机构的俯视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前臂活动机构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行走机构的侧视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平衡机构的俯视图;图8所示为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平衡机构的侧视图;图9所示为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俯视图;图10所示为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座椅旋转机构的侧视图;图11所示为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在座椅翻转时的示意图;以及图12所示为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示意图,其中座椅前加设了扶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参照图1-图11,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包括座椅100,驱动部分(图中未示),控制部分(图中未示);车身部分,设置成所述座椅100的支架,用以支撑所述的座椅100 ;车底部分,设在所述的车身部分的下部;所述的电动助力车还进一步包括:前臂活动机构2,设在车身部分上,以在所述驱动部分的驱动下推动一对前臂驱动电动推杆21和22以一定的角度向前或向后旋转摆动;以及行走机构1,包括2组分别由履带和车轮组成的组合件,其中所述的每个组合件包括一条履带及设置在履带内的直径不相同的两个同步车轮组成,所述的车轮固定在同一转轴上,以形成半轮子半履带的形状;其中所述驱动部分、所述控制部分以及所述的前臂活动机构2的配合作用下使所述的电动助力车利用所述的行走机构I在楼梯、崎岖路面及平滑路面上任意行走。所述的2组中的组合件的个数没有限制,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可以是两侧分别为两个由履带和车轮组成的组合件。较佳地,所述的行走机构I由单独的减速驱动电机驱动,或者由其它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的每一条履带内的直径大的同步车轮行走时,直径小的同步轮与所述直径大的同步车轮之间形成倾斜角;且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动助力车,包括:座椅,驱动部分,控制部分;车身部分,设置成座椅的支架,用以支撑所述的座椅;车底部分,设在所述的车身部分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助力车进一步包括:前臂活动机构,设在车身部分,以在驱动部分的驱动下推动一对前臂驱动电动推杆以一定的角度向前或向后旋转摆动;以及行走机构,包括2组分别由履带和车轮组成的组合件,其中所述的每个组合件包括一条履带及设置在履带内的直径不相同的两个同步车轮组成,所述的车轮固定在同一转轴上,以形成半轮子半履带的形状;其中所述驱动部分、所述控制部分以及所述的前臂活动机构的配合作用下使所述的电动助力车利用所述的行走机构在楼梯、崎岖路面及平滑路面上任意行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冰李少麟
申请(专利权)人:陈丽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