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418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内毒素吸附剂,以球形多孔纤维素为载体,固载有效量的多粘菌素B为配基构成。内毒素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以球形多孔纤维素为载体,先与过碘酸钠反应,再键合有效量的多粘菌素B,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内毒素吸附剂。具有内毒素吸附剂性质稳定,多粘菌素B固载量大,吸附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毒素吸附剂及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 血液灌流的。
技术介绍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生长时释放或死亡时由细胞壁裂解产 生的一类脂多糖类物*,极微量(纳克级)内毒素进入人体就会 引起高热,血管扩张,甚至昏厥或死亡。内毒素血症是临床最常见的致死疾病之一,死亡率可达40%-90%。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内毒素血症的方法,已有的方法之一是 通过键合有多粘菌素(PMB)的吸附剂进行血液灌流。其中多粘菌 素是一种环状十肽,为环状结构的7肽和3肽的N端,含有疏脂 性和亲脂性基团及一个多肽尾。多粘菌素为一种离子表面除垢 剂,能破坏革兰氏阴性菌外层或细胞质膜的通透性。血液灌流疗 法是依靠吸附剂直接吸附除去血液中的有毒成份或致病物质,达 到净化血液、緩解和治疗疾病的目的。ZL03144231, 5号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内毒素吸附剂及其 制备方法,通过以琼脂为原料,采取向甲苯-四氯化碳混合液中 加琼脂水溶液的方法,得到球状琼脂,经^5成性条件下环氧氯丙烷 活化后与二胺反应,产物经与戊二醛反应,产生部分交联,得到 强度较好的珠状琼脂作为吸附剂载体。载体与多粘菌素B等含胺 基的配基反应后,经硼氩化钠还原,即得到以琼脂凝胶为载体,固定有效量多粘菌素的内毒素吸附剂。该种内毒素吸附剂的多粘 菌素B固载量为10.6-22.5毫克/克吸附剂,内毒素吸附量为 0. 5-1纳克/克吸附剂。CN 200510046452.4号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一种用于血液 灌流的内毒素吸附剂的制备方法,通过生物相容性好的球形琼脂 糖凝胶为基质,采用环氧氯丙烷、己二胺、1, 1,-羰基二咪唑 活化后,键合多粘菌素B配基后,经硼氬化钠还原,即得到内毒 素吸附剂。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吸附剂多粘菌素B固载量6.12毫 克/克吸附剂,内毒素吸附量达22纳克/克吸附剂。上述内毒素吸附剂的多粘菌素B固载量均较小,吸附效果不 理想。此外,上述内毒素吸附剂在制备过程用环氧乙基活化基质 与配体偶联时需要44性条件,pH为9-13,温度为20-4(TC。这样 的条件对作为基质的琼脂糖凝胶强度破坏较大,使内毒素吸附剂 在血液灌流过程容易产生微粒,给使用带来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内 毒素吸附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内毒素吸附 剂,以球形多孔纤维素为载体,固载有效量的多粘菌素B为配基 构成。较好的方案是球形多孔纤维素的粒度为0. 20-0. 40毫米。更好的方案是每克内毒素吸附剂固载的多粘菌素B为30-40毫克。球形多孔纤维素载体的强度较琼脂要好,使用更为安全。尤 其是以粒度为0.20-0.40亳米的球形多孔纤维素为载体时,每克 内毒素吸附剂固载的多粘菌素B可达30-40毫克,每克吸附剂可 吸附内毒素80-120纳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制 备内毒素吸附剂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内毒素吸附剂 的制备方法,以球形多孔纤维素为载体,先与过碘酸钠反应,再 4建合有效量的多粘菌素B,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内毒素吸附剂。更具体地,是包括以下步骤A. 过碘酸钠活化球形多孔纤维素向含有球形多孔纤维素的悬浮液中,加入过碘酸钠溶液,使 体系中过碘酸钠溶液的浓度在1. 0-2. 0克/升之间,控制温度15-25°C,反应l-3小时,升温30-35°C,继续反应1Q-30分钟。B. 活化球形多孔纤维素固载多粘菌素B向活化球形多孔纤维素中加入10-20克/升的多粘菌素B硼 酸緩沖溶液,控制体系温度30-40°C,反应0.5-2小时。加入硼 氢化钠溶液,使其浓度在0.8-1.5克/升,反应2-4小时,再加 入硼氢化钠溶液,使其浓度在1.6-3.0克/升,降至室温,继续 反应10-20小时。用5N浓度的盐酸调节体系pH值5.5-6,继续 搅拌1G-2Q分钟。C. 吸附剂无热源处理在洁净环境中,向吸附剂中加入2倍体积的0. 1-1N醇-钠溶 液,浸泡1-4小时,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至中性。球形多孔纤维素以过碘酸钠活化后键合多粘菌素B,然后用 硼氢化钠还原的合成路线可以用如下反应式表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因为过碘酸盐氧化纤维素具有高度专一性,没有明显的副反应,能使纤维素链中葡萄糖环上的C2-C3键断开,使原来的羟基 转化成具有高还原性的二醛基,利用多粘菌素B上氨基与醛基发 生反应形成共价一睫结合,将多粘菌素B固载在纤维素上,然后用 硼氬化钠将未反应的活化基团还原,可得到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内 毒素吸附剂。上述方法采用多孔球形纤维素作为载体,提高了内毒素吸附 剂的多粘菌素固载量,使吸附效果更佳。另外,上述方法工艺过 程简单,而且因为反应在水性体系中进行,操作安全环保,中间 产物处理方便,工艺温和,不会使多粘菌素B在反应过程中发生 结构的改变。此外,通过使用化学4定合的方式将多粘菌素B连接 在载体上,使固载的配基稳定,在后续的灭菌及使用过程中不会 大量脱落。本专利技术A步骤中的球形多孔纤维素的悬浮液中球形多孔纤维 素的浓度可以为60-70克/升,B步骤中的多粘菌素B硼酸緩沖溶 液的PH值可以为9. 7。本专利技术对活化球形多孔纤维素在多粘菌素B硼酸緩沖溶液中 的浓度没有严格的限制,只要保证液体充分,可使活化球形多孔 纤维素在体系中悬浮即可,如可使活化球形多孔纤维素在多粘菌 素B硼酸緩沖溶液的浓度为40-60克/升。本专利技术中的J求形多孔纤维素可以通过商业途径购买,可通过 现有技术中的已知方法自行制备,亦可参考如下方法制得A.制备纤维素粘胶液将30克脱脂棉,浸渍在270克19%的氬氧化钠水溶液中, 室温下碱化2小时,然后抽滤,挤去碱液,装入密闭容器内,老 化3天。然后向其中加入18克二碌u化爿暖,3(TC下石黄化5小时左 右,得到橙色粘胶液,向其中加入300克6%的氩氧化钠溶液,搅 拌均匀制得纤维素黄原酸酯粘胶液。B. 制备交联球形纤维素颗粒将油相分散剂900克氯苯、320克四氯化碳和2克油酸钾混 合搅拌30分钟,使之均匀。将水相纤维素黄原酸酯粘胶液300 克、致孔剂聚合度为200的聚乙二醇50克和30克交联剂三偏磷 酸钠混合均勻,调整PH值至IO. 2,然后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 调整搅拌速度使粘胶液分散成大小适宜的液珠,升温至5(TC,反 应1. 5小时,然后升温到9(TC,保温2小时,搅拌下自然冷却至 室温,过滤,得到含有致孔剂的交联纤维素球形颗粒。C. 后处理将纤维素球形颗粒用大量自来水沖洗,然后用75%酒精浸泡 过夜,再用大量去离子水洗净,过滤得到球形多孔纤维素颗粒。下面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予以详细il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A.过碘酸钠活化球形多孔纤维素 先将球形多孔纤维素真空抽滤,除去表面水份。向三口烧瓶中加入50克球形多孔纤维素,再加入770毫升 纯化水,控制温度在22土rc,搅拌使球形多孔纤维素悬浮于纯 化水中,形成球形多孔纤维素悬浮液。称取1.3克过多典酸钠于烧杯中,加入2G毫升水溶解,配成 过石典酸钠溶液。将过石典酸钠溶液加入烧弁瓦中,再加入10毫升水 洗涤烧杯,将洗涤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内毒素吸附剂,其特征在于它是以球形多孔纤维素为载体,固载有效量的多粘菌素B为配基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凡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