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协同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90816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0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内毒素协同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内毒素协同吸附剂包括多孔的载体和固载在所述载体上的配基,其中,所述配基至少包括脱氧胆酸配基和氨基化合物配基。通过载体上两种配基的协同作用,使吸附剂对内毒素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特别是血液灌流用。
技术介绍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生长时释放或死亡时由细胞壁裂解产生的一类脂多糖类物质,极微量(纳克级)内毒素进入人体就会引起高热,血管扩张,甚至昏厥或死亡。内毒素血症是由于革兰氏阴性菌外细胞壁上的内毒素释放到血液中引起的,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如大面积烧伤、重症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内毒素血症是临床最常见的致死疾病之一,其使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并能引起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的病理变化,最终导致器官坏死、不可逆休克和死亡。死亡率可达40% -90%。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内毒素血症的方法,已有的方法之一是通过键合有多粘菌素 B的吸附剂进行血液灌流。多粘菌素B是由1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抗生素,可以灭活ET 并具有抗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如,200510046452. 4号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一种用于血液灌流的内毒素吸附剂的制备方法,通过生物相容性好的球形琼脂糖凝胶为基质,采用环氧氯丙烷、己二胺、1,I’ -羰基二咪唑活化后,键合多粘菌素B配基后,经NaBH4还原,即得到内毒素协同吸附剂。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吸附剂多粘菌素B固载量6. 12毫克/克吸附剂, 内毒素吸附量达22纳克/克吸附剂。还有使用其它带正电荷的季铵盐、氨基酸或聚合物做配基的研究。贾凌云等在琼脂糖上接枝季铵盐,对血液中内毒素清除率可达50% (CN200710012501. I)。以固定赖氨酸的琼脂糖载体为吸附剂,吸附蛋白质溶液中的内毒素,对蛋白无明显吸附。采用大孔纤维素球载体,固定聚乙烯亚胺,血液灌流吸附内毒素,亦可使内毒素显著下降。但是,上述不论是固载多粘菌素B的吸附剂,还是使用其它带正电荷的季铵盐、氨基酸或聚合物做配基的吸附剂,它们通常只对低浓度下游离的内毒素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但由于血液中的内毒素形态复杂,大多数情况以聚集状态存在,上述吸附剂对高浓度下处于聚集态的内毒素分子吸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不能有效去除血液中的内毒素。Johoson等人曾用脱氧胆酸配基进行研究。如在聚乙烯载体上,用二胺做手臂,接枝脱氧胆酸,虽然可以吸附除去血液中的内毒素,但吸附量极其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内毒素吸附能力更大,去除更彻底的内毒素吸附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内毒素协同吸附剂,包括多孔的载体和固载在所述载体上的配基,其中,所述配基至少包括脱氧胆酸配基和氨基化合物配基。优选的方案是所固载的脱氧胆酸和氨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O. 05 1-20 I。更优选的方案是脱氧胆酸的固载量为O. lumol-50umol/g吸附剂。上述技术方案在多孔载体上同时固载脱氧胆酸和氨基化合物两种配基,利用脱氧胆酸使内毒素解离,同时利用氨基化合物对解离后的内毒素进行吸附除掉。上述吸附剂通过载体上两种配基的协同作用,使其对内毒素的吸附能力远高于带有单一配基的内毒素吸附剂。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内毒素协同吸附剂的方法,该内毒素协同吸附剂的载体上同时固载有脱氧胆酸和氨基化合物两种配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制备内毒素协同吸附剂的方法, 包括多孔的载体和固载在所述载体上的配基,其中所述配基至少包括脱氧胆酸配基和氨基化合物配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多孔载体;步骤二 在多孔载体上固载脱氧胆酸;步骤三在已固载了脱氧胆酸的多孔载体上再固载氨基化合物。优选的方案为步骤二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 I :对载体的进行环氧活化;步骤2. 2 :对己环氧活化的载体进行氨化;步骤2. 3 :在已经氨化的载体上固载脱氧胆酸。另一优选的方案为步骤二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 I对载体的进行环氧活化按体积份,在5-15份载体中加入5-10份浓度为1_3M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_20份一端带活性基团,一端带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在30-60°C搅拌反应l_5h,然后依次用水和 50% -95%的乙醇溶液洗涤载体5-10次,获得环氧活化的载体; 步骤2. 2对己环氧活化的载体进行氨化向步骤2. I所获得的已经过环氧活化的载体中加入10_20mL氨水,在30_60°C搅拌反l_5h,将氨基接在载体上;步骤2. 3在已经氨化的载体上固载脱氧胆酸将脱氧胆酸钠溶于40%的二甲亚砜水溶液,配制成浓度为l-5mmol/L的脱氧胆酸钠溶液;按体积份,取200-400份所述脱氧胆酸钠溶液,加入氨化后的载体5-15份,搅拌, 用O. 2-0. 4M的HCl调节体系pH值至4_6,向体系中缓慢加入5_10mM I-环己基_2_(吗啉乙基)碳二亚胺甲基对甲苯磺酸盐的二甲亚砜水溶液,其中所述载体的体积与所述I-环己基-2-(吗啉乙基)碳二亚胺甲基对甲苯磺酸盐的二甲亚砜水溶液的体积比为I : 2,搅拌反应l_5h,反应过程中滴加O. 2-0. 4M的HCl,使体系pH值保持在4_6 ;反应完成反后用95 % 乙醇溶液洗涤,除去未反应的脱氧胆酸钠。更优选的方案为步骤三包括如下步骤步骤3. I对步骤二所获得的已固载有脱氧胆酸的载体进行二次活化;步骤3. 2向步骤3. I所获得的已固载有脱氧胆酸的载体上固载氨基化合物。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内毒素协同吸附剂,载体上同时固载有脱氧胆酸和氨基化合物两种配基,对内毒素的吸附能力远远大于单一配基的内毒素协同吸附剂。本专利技术内毒素协同吸附剂的载体的平均粒径为50um_1500um,更好的为 300um-800um,籍此,本专利技术内毒素协同吸附剂不但可具有良好的吸附率,且可以用于全血吸附。本专利技术载体的孔径范围可以为2nm-300nm,优选IOnm-IOOnm, —方面可保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另一方面又较适合内毒素的吸附。本专利技术内毒素协同吸附剂的载体可以是纤维素、琼脂糖、聚乙烯醇、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优选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更优选的载体为纤维素载体。因为纤维素载体具有以下优点(I)相对高的机械强度和韧性,可以满足全血灌流的要求。(2)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好。(3)来源丰富,成本低廉。(4)环境友好,使用后可以自然降解。本专利技术内毒素的载体可以是商业途径购买,也可以是自己制备。例如,可通过将添加一定比例的致孔剂的醋酸纤维素溶液分散在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待分散到合适粒径后,加热固化成球,制备出粒径孔径符合要求的二醋酸纤维素载体。关于载体的制备,现有技术中已有很多方法,为节省起见,此处不再赘述。在本专利技术中,考虑到脱氧胆酸在化学性质上更稳定,不宜受后续化学过程的影响, 因此采用首先固载脱氧胆酸,然后再固载阳离子化合物的方法。综合考虑到成本及吸附效果等因素,本专利技术内毒素协同吸附剂上固载的脱氧胆酸的量优选为O. lumol-50umol/g吸附剂,更优选O. 5umol-20umol/g吸附剂。脱氧胆酸配基的量太少,吸附剂对聚集内毒素的解离能力有限。在一定量氨基化合物配基的量下,脱氧胆酸配基的量达到某一平台值之后,再增加脱氧胆酸量,内毒素的吸附能力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而成本将会更高。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肽偶联共价结合脱氧胆酸的方法固定脱氧胆酸,如将带有羟基的载体与一端带有活性基团,另一端带有环氧基团的化合物进行环氧活化反应,再用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凡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