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胞黏附力的检测方法及细胞探针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口腔菌斑生物膜是龋病和牙周病的始动因素,细菌黏附到固体表面的过程是生物膜形成的关键,是微生物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细菌黏附的机制还未完全明确,在整个细菌黏附和牙菌斑生物膜形成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菌黏附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细菌生长及脱落的动态平衡。为控制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已关注对口腔细菌黏附力及生物膜力学的深入探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细胞黏附力的检测方法,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在近生理条件下定量检测多细菌及单细菌的黏附力,分析细菌黏附行为,可用于材料的抗菌性评价,为菌斑生物膜的形成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本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本检测方法的细胞探针固定支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细胞黏附力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多细菌探针和/或单细菌细胞探针样本;b、采用接触模式对多细菌探针和/或单细菌细胞探针样本进行AFM测量,获取随时间变化的力-距曲线;C、根据细菌细胞 ...
【技术保护点】
细胞黏附力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多细菌探针和/或单细菌细胞探针样本;b、采用接触模式对多细菌探针和/或单细菌细胞探针样本进行AFM测量,获取随时间变化的力‑距曲线;c、根据细菌细胞荧光染色、电镜图片及力‑距曲线形态判断细菌探针质量,去除无效曲线后读取粘附峰的最大值,即为样本表面与细胞的粘附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丽,李伟,王传勇,周京琳,郝丽英,郑赛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