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宁远专利>正文

新型双泵液压卧式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5221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泵液压卧式千斤顶,包括大泵1,大泵1为实心,操作手柄2连接于小泵3与大泵1一端。二吨卧式千斤顶空行程提升到顶需泵动20余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需7-8次,五吨卧式千斤顶空行程提升到顶需泵动60-70余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需20余次,减少泵次三分之二。(*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千斤顶。目前,为提高空程顶升速度,采用双泵结构,但其快速顶升用大泵采用空心结构,靠弹簧复位(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这种结构较复杂,加工费时,工作可靠性差,油缸中容易带进空气,引起空泵现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程顶升速度快,且制造简单,工作可靠性高的新型双泵液压卧式千斤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双泵液压卧式千斤顶,包括大泵、操作手柄,大泵为实心,操作手柄连接于小泵与大泵的一端,即操作手柄可一起带动大泵与小泵作上、下运动。本技术的积及效果有习用二吨卧式千斤顶空程提升到顶需泵动20余次,本技术仅需7-8次,习用五吨卧式千斤顶空程提升到顶需泵动60-70余次,本技术仅需20余次,减少泵次三分之二。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习用双泵液压卧式千斤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装配示意图。实施例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新型双泵液压卧式千斤顶,包括大泵1、操作手柄2,大泵1为实心,操作手柄2穿设于小泵3与大泵1的一端,即通过升降操作手柄2,小泵3与大泵1可同时升降。在本技术中,操作手柄2与大泵1和小泵3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其他方式,如焊连接、螺纹连接等,只要操作手柄2能带动大泵1与小泵3一起作上、下运动即可。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下压操作手柄2,由操作手柄2同时带动小泵3与大泵1下降,到一定限度时,提升操作手柄2,同样由操作手柄2带动小泵3与大泵1同时上升,如此循环往复;从中可看出,大泵1的复位与小泵3一样也靠外力,因此本技术中快速顶升用的大泵1复位又快又稳,不会引起空泵现象。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双泵液压卧式千斤顶,包括大泵(1)、操作手柄(2),其特征在于大泵(1)为实心,操作手柄(2)连接于小泵(3)与大泵(1)的一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泵液压卧式千斤顶,包括大泵1,大泵1为实心,操作手柄2连接于小泵3与大泵1一端。二吨卧式千斤顶空行程提升到顶需泵动20余次,本技术仅需7—8次,五吨卧式千斤顶空行程提升到顶需泵动60—70余次,本技术仅需20余次,减少泵次三分之二。文档编号B66F3/24GK2440799SQ0022166公开日2001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葛宁远 申请人:葛宁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双泵液压卧式千斤顶,包括大泵(1)、操作手柄(2),其特征在于:大泵(1)为实心,操作手柄(2)连接于小泵(3)与大泵(1)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宁远
申请(专利权)人:葛宁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