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孚制衣厂专利>正文

单人操作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512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单人操作搬运车,其由手柄、机架、底梁、主轮和机身组成,所述机身包括两个横梁、两个从动轮子和垂直地安装在横梁上的四根立柱;所述横梁上还装有两根转梁,所述转梁在与立柱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顶块,每根立柱内都安装有可活动的柱芯,每根立柱的下方设有突片与所述柱芯连接,操作者转动所述转梁,所述转梁上的顶块顶起所述立柱下方的突片,所述柱芯的上端升高而将位于所述立柱上方的台面顶起。(*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人操作搬运车,这种搬运车尤其适用于搬运缝纫机工作台,一个人即可操作。在大型制衣厂中,由于人员变动或设备更换等原因,经常需要挪动缝纫机工作台。这样每次搬运时都费人费力,尤其是当搬运路程较长时,就更加不方便。使用现有技术的手推车,仍需几个人将工作台搬到手推车才能行走。当工作台较重时,抬动工作台的强度也是很大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人操作搬运车,适合搬运制衣厂中的缝纫机工作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用人工将工作台搬上搬下,行走灵活。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单人操作搬运车,其由手柄、机架、底梁、主轮和机身组成,所述机身包括两个横梁、两个从动轮子和垂直地安装在横梁上的四根立柱;所述横梁上还装有两根转梁,所述转梁在与立柱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顶块,每根立柱内都安装有可活动的柱芯,每根立柱的下方设有突片与所述柱芯连接,操作者转动所述转梁,所述转梁上的顶块顶起所述立柱下方的突片,所述柱芯的上端升高而将位于所述立柱上方的台面顶起。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操作方便,省人省力,无需人工搬动工作台。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搬运车的整体视图;图2为本技术搬运车在准备搬运工作台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搬运车在图1所示状态时的部分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搬运车在支撑工作台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搬运车在图4所示状态时的部分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搬运车的拉杆系统的原理图。请参阅图1,本技术搬运车的头部1与现有技术大体相似,由手柄2、机架5、底梁10和主轮8组成。另外,本技术搬运车还包括一个机身9,该机身9有两个横梁11与头部1的底梁10连接,四根立柱12垂直地安装在横梁11上,两个可转动的转梁14分别平行地安装在两个横梁11上,每根立柱12内都安装有可活动的柱芯23,每个柱芯23的上方有一扁平支撑片15,以与工作台面接触,每个柱芯23的下部与突出在立柱12外的突片16连接,当突片16上下移动时,柱芯23也可以上下移动。转梁14的端部分别设有操纵杆18,并在与突片16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顶块20。当人工将操纵杆18拉起到与立柱12平行的位置时,与操纵杆固定连接的转梁14也随之转动,使转梁14上的顶块20立起与立柱12平行,这样就将立柱12上突片16向上顶起,同时将立柱12内的柱芯23也向上顶起,使其上方的扁平支撑片15接触工作台30的下表面,并将其抬起到使工作台的脚架脱离地面。柱芯23的高度是可调的。两个从动轮25安装在机身的尾部。使用本技术搬运车很容易将缝纫机工作台抬起和挪动。关键就是转梁14上的顶块20的作用。见图2和图3,在搬运工作台之前,顶块20和操纵杆18与地面平行,在这种状态下,柱芯23上方的扁平支撑片15并不接触工作台30的下表面,因此搬运车并不受力。这时,如拉起操纵杆18的端部,使其与搬运车的立柱12平行,见图4和图5,转梁14上的顶块20也随之立起而与立柱12平行,将立柱12外的突片16向上顶起,由于芯柱23与突片16连接,使芯柱23向上升,扁平支撑片15将工作台支撑起一定高度,工作台的脚架脱离地面,如图4、5所示。为了更容易顶起立柱12外的突片16,顶块20的表面为弧形的。同样道理,把工作台挪运到选定位置后,搬动操纵杆18,使其与地面平行,顶块20也落下而与地面平行。由于突片16不受顶块20的支撑,就向下运动,带动柱芯23向下降,柱芯23上方的扁平支撑片15将脱离工作台30的下表面,工作台的脚架落地。这样又回到图2和图3所示的工作状态。为了更容易将工作台放下,也可用本技术的拉杆系统来代替用手搬动操纵杆,使其放下。下面参阅图6所示本技术的拉杆系统,其安装在搬运车的头部1的底梁10上。它包括一横拉杆50,横拉杆50的一端与立杆49的一端连接,立杆49的中部与一个转杆48用轴棍47转动连接,该转杆48的另一端通过短链46与连杆45的一端连接,连杆45的另一端通过长链44与手把43连接,手把43安装在头部1的手柄2上。该拉杆系统的横拉杆50的另一端通过活动杆51及轴杆52与其中一个转梁14连接。该拉杆系统的运行过程是这样的,当操纵者想将工作台放下时,第一步,拉动手把43;第二步,连杆45的一端在长链44的作用下也往上提;第三步,由于连杆45的中心与底梁10固定,就导致连杆45的另一端下降,同时带动转杆48的C端也下降;第四步,由于转杆48的另一端与立杆49的中部是由轴棍47固定联结的,当转杆48的C端下降时,轴棍47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带动立杆49的下端向右运动;第五步,横拉杆50的向右运动带动活动杆51的上端向相反方向运动;第六步,由于轴杆52的连接作用,使转轮53也作相同方向的旋转运动,由于底轮31与转轮53是断开的,转轮53的转动使得底轮31失去支撑而转动,并使转梁14一起转动;第七步,由于底轮31与转梁14是固定连接的,使转梁14运动;第八步,使操纵杆18转动到与地面平行的位置,顶块20也落下与地面平行,立柱12上的突片16不受顶块20的支撑,使立柱12内的柱芯23向下降,这样就完成了用拉杆系统来代替用手搬动操纵杆而将工作台放下的任务。拉杆系统中的弹簧54的作用是使横拉杆50在弹力作用下回到原位。在底梁10的另一边也有一个拉杆系统控制一个操纵杆18的运动,例如另一横拉杆60与横拉杆50的作用一样,只是当操作者拉动把手43时,横拉杆50向右运动,横拉杆60向左运动。由于另一边的拉杆系统的运动原理与上述原理相同,这里就不再详细描述了。本技术搬运车不仅适用于在制衣厂中搬动缝纫机工作台,还适用于搬运其它类似的桌面式工作台。权利要求1.一种单人操作搬运车,其由手柄(2)、机架(5)、底梁(10)、主轮(8)和机身(9)组成,所述机身包括两个横梁(11)、两个从动轮子(25)和垂直地安装在横梁(11)上的四根立柱(1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1)上还装有两根转梁(14),所述转梁(14)在与立柱(12)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顶块(20),每根立柱(12)内都安装有可活动的柱芯(23),每根立柱(12)的下方设有突片(16)与所述柱芯(23)连接,操作者转动所述转梁(14),所述转梁(14)上的顶块(20)顶起所述立柱(12)下方的突片(16),所述柱芯(23)的上端升高而将位于所述立柱上方的台面顶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操作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梁(14)的一端装有操纵杆(18),当所述操纵杆(18)搬起时,所述转梁(14)上的顶块(20)就立起,当所述操纵杆(18)放下时,所述转梁(14)上的顶块(20)就倒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操作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20)的表面为弧形,以便更容易顶起立柱下方的突片(1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操作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芯(23)上方设有一扁平支撑片(15)以支撑工作台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操作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芯(23)的高度是可以调节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操作搬运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拉杆系统,安装在所述底梁(10)上,它包括横拉杆(50),与所述拉杆(50)一端连接的立杆(49),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人操作搬运车,其由手柄(2)、机架(5)、底梁(10)、主轮(8)和机身(9)组成,所述机身包括两个横梁(11)、两个从动轮子(25)和垂直地安装在横梁(11)上的四根立柱(1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1)上还装有两根转梁(14),所述转梁(14)在与立柱(12)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顶块(20),每根立柱(12)内都安装有可活动的柱芯(23),每根立柱(12)的下方设有突片(16)与所述柱芯(23)连接,操作者转动所述转梁(14),所述转梁(14)上的顶块(20)顶起所述立柱(12)下方的突片(16),所述柱芯(23)的上端升高而将位于所述立柱上方的台面顶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孚制衣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