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晓成专利>正文

推拉可调式液压卧式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4925 阅读:5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推拉可调式液压卧式千斤顶,属于提升装置。包括底座、主、副撑臂、缸座、压杆座、顶座、油缸、油泵、放油阀、压轮、压杆、油缸柱、臂座,特点是还包括有上拉杆、摆动杆和下拉杆,上拉杆通过前轴销与主撑臂上的调整孔枢接,摆动杆的一端与上拉杆枢接、另端与下拉杆枢接、而中部通过主轴销枢置在底座上;臂座在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前、后轴,一对前轴在穿过副撑臂上相对应的孔后与滚套固定,滚套置于底座的上边沿上,一对后轴在穿过主撑臂、下拉杆上相对应的孔后与滚套固定,滚套置于底座的上边沿上。优点:不仅结构合理、动作可靠,而且在千斤顶同等参数条件下,可提高起升高度和起升速度;同时,可任意调节千斤顶的起升速度和承载重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推拉可调式液压卧式千斤顶,是对现有液压卧式千斤顶结构的改进,属于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已有技术中的液压卧式千斤顶,其结构由图2所揭示,它主要包括底座1、分别设在底座1上的主、副撑臂4、2以及缸座10和压杆座6、安装在主、副撑臂4、2顶部的顶座3、分别设在缸座10上的油缸11和油泵9以及放油阀8、设在压杆座6上且对应于油泵9的压轮7、安装在压杆座6上且与放油阀8连接的压杆5、设在油缸11上的油缸柱12、一端与油缸柱12连接而另一端与主撑臂4连接的臂座13。工作时,反复揿下压杆5,由压杆5上的压轮7按压油泵9,使油泵9泵油而推动油缸11内的油缸柱12向前运动,再由油缸柱12带动臂座13一起向前运动,从而推动主、副撑臂4、2绕各自的销轴旋转而将顶座3慢慢向上抬起,完成对重物的举升动作。这种结构的液压卧式千斤顶存在的不足是首先,由于主、副撑臂4、2在举升动作时仅仅受到单方向的推力作用,因此起升速度缓慢、从最低位置升至最高位置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其次,对于同一规格的液压卧式千斤顶,即当油压、油缸柱的长度等参数一定时,其起升高度、起升速度及承载重量(即承载负荷能力)均为定值,无法再改变,因此功能性单一。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双泵液压卧式千斤顶,但它仅仅是提高了空程的起升速度,其余均未改变,因此功能性仍单一,而且由于是双泵,在下压时阻力会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首要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动作可靠、在同等参数条件下可有效提高起升高度和起升速度的推拉可调式液压卧式千斤顶。 本技术的另一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起升速度及承载重量可调的推拉可调式液压卧式千斤顶。 为完成首要任务,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拉可调式液压卧式千斤顶,它包括底座1、分别设在底座1上的主、副撑臂4、2以及缸座10和压杆座6、安装在主、副撑臂4、2顶部的顶座3、分别设在缸座10上的油缸11和油泵9以及放油阀8、设在压杆座6上且对应于油泵9的压轮7、安装在压杆座6上且与放油阀8连接的压杆5、设在油缸11上的油缸柱12、与油缸柱12连接的臂座13,其特点是它还包括有上拉杆18、摆动杆23和下拉杆19,所述的上拉杆18通过前轴销44与主撑臂4上的调整孔16枢接,所述的摆动杆23的一端通过后轴销22与上拉杆18枢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销25与下拉杆19枢接、而中部通过主轴销35枢置在底座1上;所述的臂座13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前、后轴36、34,一对前轴36在穿过副撑臂2上相对应的孔后与滚套42固定,滚套42置于底座1的上边沿上,而一对后轴34在依次穿过主撑臂4、下拉杆19上相对应的孔后与滚套39固定,滚套39置于底座1的上边沿上。 为完成另一任务,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的上拉杆18上还增设有一调整拉杆20,调整拉杆20的一端通过连接销21与上拉杆18固定,另一端通过后销轴22与摆动杆23枢接。 本技术所述的调整孔16至少有一个以上。 本技术在所述的底座1的前、后方两侧分别安装有一对前、后轮45、30。 本技术所述的一对前、后轮45、30可以是滚轮,也可以万向轮。 本技术在所述的底座1的中部两侧且靠近于主、副撑臂4、2位置处分别安装有一对支撑轮38。 本技术所述的一对支撑轮38可以是滚轮,也可以万向轮。 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不仅结构合理、动作可靠,而且在液压卧式千斤顶同等参数条件下,由于主、副撑臂4、2能同时受到推和拉两种力的作用,因而可大幅度提高起升高度和起升速度;同时,由于调整孔16和调整拉杆20的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而任意调节千斤顶的起升速度和承载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参考图。 图2为图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本技术液压卧式千斤顶包括底座1、缸座10、油缸11、油泵9、放油阀8、压杆座6、压轮7、压杆5、油缸柱12、臂座13、上拉杆18、摆动杆23、下拉杆19、主、副撑臂4、2、顶座3、以及前、后轮45、30、支撑轮38。其中缸座10通过其两端窄缩的缸座头28安装在底座1的缸座孔31中,并通过螺钉32与底座1固定。油缸11、油泵9和放油阀8分别设置在缸座10上。压杆座6通过其上的轴孔27由压杆座轴29安装在底座1上,压轮7固定在压杆座6的背部并对应于油泵9,压杆5插设在压杆座6中间的通孔中,其下端端部与放油阀8上端部的连接头26联结。油缸柱12设在油缸11内,其上连接有臂座13。上拉杆18通过其上的前轴销孔17由前轴销44与主撑臂4上的调整孔16枢接,调整孔16至少有一个以上,图中示意了前、中、后三个不同的位置,当不用调整拉杆20且前轴销44枢置于中间位置的调整孔16中时,千斤顶属于正常起重起升,而当不用调整拉杆20且前轴销44枢置于后置的调整孔16中时,千斤顶属于快速起重起升,再者,当采用调整拉杆20时,调整拉杆20可通过连接销21固设在上拉杆18的尾部,此种情况下前轴销44枢置于前置的调整孔16中,用于改变千斤顶的承载重量和起升速度。摆动杆23的一端通过后轴销22既可以与上拉杆18枢接(指在不用调整拉杆20的情况下),也可以与调整拉杆20枢接、而另一端则通过连接销25与下拉杆19枢接,其近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主轴销孔24,主轴销35在依次穿过底座1上的主轴销孔33和摆动杆23上的主轴销孔24后将摆动杆23枢置于底座1上。臂座13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前、后轴36、34,一对前轴36在穿过副撑臂2上相对应的副撑臂轴孔41后与滚套42固定并用螺母43锁紧,滚套42置于底座1的上边沿上并可沿着上边沿滚动,而一对后轴34在依次穿过主撑臂4上的主撑臂轴孔37、下拉杆19上相对应的轴孔后与滚套39固定并用螺母40锁紧,滚套39置于底座1的上边沿上并可沿着上边沿滚动。一对前轮45通过前轮轴46安装在底座1的前方两侧,一对后轮30通过轮座安装在底座1的后方两侧,一对支撑轮38通过轮座安装在底座1的中部两侧且靠近于主、副撑臂4、2位置处,前、后轮45、30以及支撑轮38可以是滚轮,也可以万向轮。顶座3分别通过销轴15、14安装在主、副撑臂4、2的顶部。 本技术是这样来工作的首先,将放油阀8关闭,揿下压杆5,由压杆5背部的压轮7按压油泵9,使油泵9泵油而推动油缸11内的油缸柱12向前运动,再由油缸柱12带动臂座13一起向前运动,臂座13的前移一方面给主、副撑臂4、2一个推力,另一方面臂座13上的后轴34带动下拉杆19前移,再由下拉杆19带动摆动杆23的下段前移,又由于摆动杆23的中部是枢置在底座1上的,所以在摆动杆23下段前移的同时迫使摆动杆23的上段后移,从而带动上拉杆18一起后移,上拉杆18的后移给主撑臂4于一个向后的拉力,使主、副撑臂4、2在得到推力的同时又得到拉力,例如当油缸柱12推动臂座13向前移动N距离时,由下拉杆19带动摆动杆23的上段向后拉N距离,这样,经推、拉两个力综合后使主、副撑臂4、2在油缸柱12单倍行程的推动下能获取双倍行程的效果,因而能实现快速起升;同时由于拉力的存在,使千斤顶在同等参数条件下(指油压、油缸柱的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起升更高的高度而不会降低承载能力。 本技术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拉可调式液压卧式千斤顶,它包括底座(1)、分别设在底座(1)上的主、副撑臂(4)、(2)以及缸座(10)和压杆座(6)、安装在主、副撑臂(4)、(2)顶部的顶座(3)、分别设在缸座(10)上的油缸(11)和油泵(9)以及放油阀(8)、设在压杆座(6)上且对应于油泵(9)的压轮(7)、安装在压杆座(6)上且与放油阀(8)连接的压杆(5)、设在油缸(11)上的油缸柱(12)、与油缸柱(12)连接的臂座(1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上拉杆(18)、摆动杆(23)和下拉杆(19),所述的上拉杆(18)通过前轴销(44)与主撑臂(4)上的调整孔(16)枢接,所述的摆动杆(23)的一端通过后轴销(22)与上拉杆(18)枢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销(25)与下拉杆(19)枢接、而中部通过主轴销(35)枢置在底座(1)上;所述的臂座(13)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前、后轴(36)、(34),一对前轴(36)在穿过副撑臂(2)上相对应的孔后与滚套(42)固定,滚套(42)置于底座(1)的上边沿上,而一对后轴(34)在依次穿过主撑臂(4)、下拉杆(19)上相对应的孔后与滚套(39)固定,滚套(39)置于底座(1)的上边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成
申请(专利权)人:唐晓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