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间联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4073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7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轴间联接结构,包括圆柱轴、圆管、压紧件和紧固件,圆柱轴为圆柱形,圆柱轴的一段的一侧面设为矩形平面,矩形平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一腰形通孔,腰形通孔的长度方向与圆柱轴的轴向一致;圆管的内孔与圆柱轴间隙配合,圆管的一段的一侧面被削平形成削平面,削平面与矩形平面在同一平面上,圆管的侧面设有一连接孔,连接孔的轴线垂直穿过矩形平面的中心;压紧件设有一平面和沉头孔,平面与矩形平面、削平面紧密贴合,沉头孔与腰形通孔、连接孔相对应;通过紧固件穿入沉头孔、腰形通孔和连接孔从而将圆柱轴与圆管连接起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轴间联接结构的结构简单,尺寸小,运动和力矩传递性能优,不会在转轴的轴向和径向产生附加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轴间联接结构
技术介绍
轴间联接结构(或联轴器)是传动机械中的通用组成部分,使用量大,应用面广,主要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迄今为止,轴间联接结构已经发展出多种种类,主要有机械联接、磁性联接和液压联接三大类。机械联接又分为刚性联接和挠性联接两类。刚性联接的结构部件均为刚性元件,主要有键联接式、夹壳式、凸缘式、套筒式等。挠性联接结构具有不对中、轴向可位移及角度补偿等特点,由弹性元件变形或运动副相对运动实现,前者称为有弹性元件轴联接结构,主要有蛇形弹簧联轴器、膜片联轴器、弹性柱销联轴器等;后者称为无弹性元件轴联接结构,主要有十字滑块联轴器、齿轮联轴器、花键联轴器、滚珠联轴器、链条联轴器等。机械联接中的挠性联接结构生产制造不易,无弹性元件轴连接结构的结构复杂,运动副还存在润滑、磨损、效率损失等问题,挠性联接结构一般需与刚性联接结构组合使用。刚性联接结构中:键联接式最为常用,但圆孔上的键槽加工方式单一,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的质量不高,键为过盈配合,安装时易产生较大的轴向安装力;夹壳式靠对轴抱紧产生的摩擦力传递力矩,力矩传递能力有限;凸缘式联接结构的紧固件安装方向为轴向,对轴向安装空间有一定的要求,不利于整体结构的小型化,凸缘式联接结构通常还需与键连接结构组合使用;套筒式一般从径向旋入紧定螺钉,顶住转轴的侧平面防止产生相对转动,但螺钉的前端平面有限,可靠性不高,且易损伤转轴的侧平面,常用于力矩传递要求不高的场合。磁性联接为非接触式、磁场耦合型传动结构,一般只用于传递力矩,不适合有剩磁要求、传递精确运动的场合,且外形尺寸较机械联接大,制造成本也较高。液压联接一般通过连接界面的液压产生连接力,常用于拆检方便、拆检频繁的结构,其缺点在于结构尺寸大、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需配套液压系统、使用成本高、无法用于真空环境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间联接结构,以解决现有的轴间联接结构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种轴间联接结构,包括圆柱轴、圆管、压紧件和紧固件,其中,所述圆柱轴为圆柱形,所述圆柱轴的至少一段的至少一侧面设为矩形平面,所述矩形平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一腰形通孔,所述腰形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圆柱轴的轴向一致;所述圆管的内孔与所述圆柱轴间隙配合,所述圆管的至少一段的至少一侧面被削平形成削平面,所述削平面与所述矩形平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圆管的侧面设有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轴线垂直穿过所述矩形平面的中心;所述压紧件设有一平面和沉头孔,所述平面与所述矩形平面、所述削平面紧密贴合,所述沉头孔与所述腰形通孔、所述连接孔相对应;通过所述紧固件穿入所述沉头孔、所述腰形通孔和所述连接孔从而将所述圆柱轴与所述圆管连接起来。优选地,所述连接孔为螺纹孔。优选地,所述紧固件包括螺钉。优选地,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件本体,所述压紧件本体的底面为所述平面,顶面为圆弧形,所述沉头孔设置在所述圆弧形的顶面的中心位置。优选地,所述圆弧形的半径与所述圆管的外圆半径一致。优选地,所述沉头孔为锥形沉头孔。优选地,所述矩形平面沿着所述圆柱轴的轴向方向的长度为dl,所述腰形通孔的两边半圆的圆心距为d,所述削平面沿着所述圆管的轴向方向的长度为d2,所述压紧件沿着所述圆柱轴的轴向方向的长度为d3,其中,d3 = d2 < dl-d。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轴间联接结构的结构简单,尺寸小,运动和力矩传递性能优,不会在转轴的轴向和径向产生附加力。2、本技术的轴间联接结构的部件的加工工艺性好,易于获得高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的零件,生产制造成本低。3、本技术的轴间联接结构利用平面压紧方式传递力矩,可靠性高,旋转运动传递无回差,力矩传递能力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轴间联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沿图1的B-B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完整的知晓本技术的内容并可以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中公开了大量的细节。但是,很显然地,没有这些细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能够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实现本技术的效果。这些细节是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实验而选择的最优的实施方式,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无需创造性劳动而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请参阅图1-3,一种轴间联接结构,包括圆柱轴1、圆管2、压紧件3和紧固件4,其中,所述圆柱轴1为圆柱形,所述圆柱轴1的一段的一侧面设为矩形平面11,所述矩形平面11的中心位置设有一腰形通孔12,所述腰形通孔1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圆柱轴1的轴向一致;所述圆管2的内孔与所述圆柱轴1间隙配合,所述圆管2的一段的一侧面被削平形成削平面21,所述削平面21与所述矩形平面11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圆管2的侧面设有一连接孔22,所述连接孔22的轴线垂直穿过所述矩形平面11的中心;所述压紧件3设有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间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轴、圆管、压紧件和紧固件,其中,所述圆柱轴为圆柱形,所述圆柱轴的至少一段的至少一侧面设为矩形平面,所述矩形平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一腰形通孔,所述腰形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圆柱轴的轴向一致;所述圆管的内孔与所述圆柱轴间隙配合,所述圆管的至少一段的至少一侧面被削平形成削平面,所述削平面与所述矩形平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圆管的侧面设有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轴线垂直穿过所述矩形平面的中心;所述压紧件设有一平面和沉头孔,所述平面与所述矩形平面、所述削平面紧密贴合,所述沉头孔与所述腰形通孔、所述连接孔相对应;通过所述紧固件穿入所述沉头孔、所述腰形通孔和所述连接孔从而将所述圆柱轴与所述圆管连接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辉史耀强刘明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