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198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根据通信载荷单机正常工作时的热控需求,通过将第一电单机和第二电单机安装在所述散热冷板上,第一电单机与第二电单机通过直波导硬连接;隔热罩安装于散热冷板的上方;连接管路用于将所述散热冷板的进液口、出液口与真空罐体上的法兰盘进、出口连通;其中,散热冷板内铺设流道,第一电单机的安装位置处的流道采用1分4路的第一并联流道,第二电单机的安装位置处的流道采用1分4路的第二并联流道,第一并联流道与第二并联流道串联;流体通过散热冷板的进液口后,流入第一并联流道,经第一并联流道的第四支路与第二并联流道连通的串联流道,进入第二并联流道,从散热冷板的出液口流出,实现流体在散热冷板内部的密闭循环,同时在两个单机外表面粘贴薄膜加热器和测温电阻实现单机温度控制。可以解决真空环境下大热流密度单机散热困难、单机之间热耦合严重、单机控温精度要求高以及多个单机独立控温的难题,保证通信载荷单机工作时的高效率散热和高精度温度控制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器热控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卫星通信载荷单机中,每个单机都有各自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为确保单机电性能,指标要求电单机1控温温度目标为2℃,且该单机为高灵敏度单机,温度波动对精度影响很大,指标规定其温度波动范围要控制在±1℃。电单机2长期工作热耗大,需要在短时间内将热量传递出去。若与电单机1安装在同一底板上,两单机之间存在热耦合将不利于电单机1的温度控制,且在真空环境下单机只能通过辐射和热传导传递热量,依靠传统的被动散热方式效率低,同时单机间的互相遮挡导致散热路径不畅会造成温度的进一步升高。

2、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真空试验的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对解决通信载荷单机的热控难题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解决真空环境下大热流密度单机散热困难、单机之间热耦合严重、单机控温精度要求高以及多个单机独立控温的难题,保证通信载荷单机工作时的高效率散热和高精度温度控制的需求。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冷板、第一电单机、第二电单机、隔热罩及连接管路,所述第一电单机和第二电单机安装在所述散热冷板上,所述第一电单机与第二电单机通过直波导硬连接;所述隔热罩安装于散热冷板的上方;所述连接管路用于将所述散热冷板的进液口、出液口与真空罐体上的法兰盘进、出口连通;

4、所述散热冷板内铺设流道,所述第一电单机的安装位置处的流道采用1分4路的第一并联流道,所述第二电单机的安装位置处的流道采用1分4路的第二并联流道,所述第一并联流道与第二并联流道串联;

5、流体通过散热冷板的进液口后,流入第一并联流道,经第一并联流道的第四支路与第二并联流道连通的串联流道,进入第二并联流道,从散热冷板的出液口流出,实现流体在散热冷板内部的密闭循环;其中,散热冷板的进液口与出液口同侧设置。

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电单机通过压块固定在所述散热冷板的凸台上方,第一电单机的安装面与散热冷板间填充导热硅脂或铟箔,实现导热安装。

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电单机的壳体外表面做黑色阳极氧化处理,增强第一电单机表面的辐射散热能力。

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二电单机通过一定数量的螺纹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散热冷板上,其安装面与散热冷板之间填充导热硅脂导热安装。

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二电单机的壳体外表面做黑色阳极氧化处理,增强第二电单机表面的辐射散热能力。

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加热片、测温元件;

11、所述测温元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电单机、第二电单机的外壳底部,用于测量电单机底部的温度,提供温度反馈信号;

12、所述加热片安装于所述第一电单机、第二电单机的非安装面,根据测温元件提供的反馈信号,对电单机进行温度补偿,维持电单机的工作温度。

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多层隔热组件,所述多层隔热组件包覆于所述隔热罩的外表面,减小真空罐内的温度波动对电单机的温度影响,维持隔热罩内电单机的温度稳定性。

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散热冷板内的流道口处采用堵头螺塞进行密封,堵头螺塞处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o型密封圈密封,使散热冷板内部结构形成四纵八横流道循环状态。

1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连接管路包括进液管路、出液管路;

16、所述进液管路的一端与散热冷板的进液接头连接,另一端与真空罐体上的法兰盘进液接头连接;

17、所述出液管路的一端与散热冷板的出液接头连接,另一端与真空罐体上的法兰盘出液接头连接;

18、所述散热冷板的进液接头、出液接头,及真空罐的进液接头、出液接头,均采用铜对丝接头,连接前将铜对丝接头的外螺纹缠上生料带,连接管通过自带的螺帽与铜对丝接头连接并密封。

1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连接管路的外表面包覆聚氨酯泡沫,以减小管路中流体冷量的损失。

20、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2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根据通信载荷单机正常工作时的热控需求,通过将第一电单机和第二电单机安装在所述散热冷板上,第一电单机与第二电单机通过直波导硬连接;隔热罩安装于散热冷板的上方;连接管路用于将所述散热冷板的进液口、出液口与真空罐体上的法兰盘进、出口连通;其中,散热冷板内铺设流道,第一电单机的安装位置处的流道采用1分4路的第一并联流道,第二电单机的安装位置处的流道采用1分4路的第二并联流道,第一并联流道与第二并联流道串联;流体通过散热冷板的进液口后,流入第一并联流道,经第一并联流道的第四支路与第二并联流道连通的串联流道,进入第二并联流道,从散热冷板的出液口流出,实现流体在散热冷板内部的密闭循环。可以解决真空环境下大热流密度单机散热困难、单机之间热耦合严重、单机控温精度要求高以及多个单机独立控温的难题,保证通信载荷单机工作时的高效率散热和高精度温度控制的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冷板、第一电单机、第二电单机、隔热罩及连接管路,所述第一电单机和第二电单机安装在所述散热冷板上,所述第一电单机与第二电单机通过直波导硬连接;所述隔热罩安装于散热冷板的上方;所述连接管路用于将所述散热冷板的进液口、出液口与真空罐体上的法兰盘进、出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单机通过压块固定在所述散热冷板的凸台上方,第一电单机的安装面与散热冷板间填充导热硅脂或铟箔,实现导热安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单机的壳体外表面做黑色阳极氧化处理,增强第一电单机表面的辐射散热能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单机通过一定数量的螺纹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散热冷板上,其安装面与散热冷板之间填充导热硅脂导热安装。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单机的壳体外表面做黑色阳极氧化处理,增强第二电单机表面的辐射散热能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片、测温元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层隔热组件,所述多层隔热组件包覆于所述隔热罩的外表面,减小真空罐内的温度波动对电单机的温度影响,维持隔热罩内电单机的温度稳定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冷板内的流道口处采用堵头螺塞进行密封,堵头螺塞处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O型密封圈密封,使散热冷板内部结构形成四纵八横流道循环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包括进液管路、出液管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的外表面包覆隔热材料,以减小管路中流体冷量的损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冷板、第一电单机、第二电单机、隔热罩及连接管路,所述第一电单机和第二电单机安装在所述散热冷板上,所述第一电单机与第二电单机通过直波导硬连接;所述隔热罩安装于散热冷板的上方;所述连接管路用于将所述散热冷板的进液口、出液口与真空罐体上的法兰盘进、出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单机通过压块固定在所述散热冷板的凸台上方,第一电单机的安装面与散热冷板间填充导热硅脂或铟箔,实现导热安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单机的壳体外表面做黑色阳极氧化处理,增强第一电单机表面的辐射散热能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密控温的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单机通过一定数量的螺纹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散热冷板上,其安装面与散热冷板之间填充导热硅脂导热安装。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适用于真空试验单机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如飞宋轲欣王光辉李晓明司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