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无源避雷器智能远程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198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技术提供输电线路无源避雷器智能远程监测装置,涉及避雷器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底座和底座垫层,连接底座的一侧设有固定螺丝,底座垫层贴附在连接底座的一侧,连接底座的顶部设有副底座,副底座的顶部设有检测外壳,检测外壳的外表开设有锯齿螺纹,连接底座的底部设有安装支脚,安装支脚的一侧设有定位孔,连接底座的底部设有正极接口,正极接口的一侧设有负极接口,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之间设有中心定位栓,副底座的一侧设有仪表盘,采用底座垫层,相对于传统的避雷器在连接底座和副连接底座发生摩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底座垫层,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了副连接底座和连接底座贴墙打孔因与墙体发生摩擦所产生的不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避雷器监测装置,尤其涉及输电线路无源避雷器智能远程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115754445a公开的一种,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无源避雷器智能远程监测系统,系统中的时钟同步模块与北斗和/或gps通讯连接,使得时钟同步模块具有准确的计时能力;雷击计数器连接于输电线路上的避雷器低压端,雷电流经避雷器后通过雷击计数器,记录雷击次数;雷电信号采集模块记录雷击计数器的准确动作时间,并累计对应的雷击动作次数,然后再通过数据存储模块将接收到到的雷击时间及对应的雷击次数进行存储,再通过无线网络自主择网模块将所采集到数据传输至监测分析平台,实现对所采集数据的快速获得与分析。本专利技术避免了人工监测所存在的高危、成本高等缺陷,大大提高了对避雷器的监测效率。

2、上述对比文件及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使用输电线路无源避雷器远程智能装置时副连接底座和连接底座贴墙打孔因与墙体发生摩擦所产生的不牢固会导致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输电路无源避雷器智能监测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输电路无源避雷器智能监测装置,包括连接底座和底座垫层,所述连接底座的一侧设有固定螺丝,所述底座垫层贴附在连接底座的一侧,所述连接底座的顶部设有副底座,所述副底座的顶部设有检测外壳,所述检测外壳的外表开设有锯齿螺纹,所述连接底座的底部设有安装支脚,所述安装支脚的一侧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底座的底部设有正极接口,所述正极接口的一侧设有负极接口,所述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之间设有中心定位栓,所述副底座的一侧设有仪表盘,所述仪表盘的一侧设有数字显示器。

3、优选的,所述仪表盘和数字显示器之间采用电性连接。

4、优选的,所述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底面截面大小相同,且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采用插针接口。

5、优选的,所述连接底座和副底座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且固定螺丝在连接底座和副底座的连接表面平行设有两个。

6、优选的,所述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分别通过导线和仪表盘、数字显示器进行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连接底座和副底座的中部通过中心定位栓固定连接,且中心定位栓的表面采用锯齿螺纹和连接底座、副底座的连接位置螺纹锁紧。

8、优选的,所述检测外壳外壁为弧面,且监测外壳的边缘均倒圆角处理,并且锯齿螺纹开设在检测外壳靠近底部的表面。

9、优选的,所述连接底座一侧设有底座垫层,且底座垫层靠近连接底座。

10、有益效果

11、本技术中,采用底座垫层,相对于传统的避雷器在连接底座和副连接底座发生摩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底座垫层,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了副连接底座和连接底座贴墙打孔因与墙体发生摩擦所产生的不牢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无源避雷器智能远程监测装置,包括连接底座(1)和底座垫层(1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1)的一侧设有固定螺丝(12),所述底座垫层(13)贴附在连接底座(1)的一侧,所述连接底座(1)的顶部设有副底座(2),所述副底座(2)的顶部设有检测外壳(3),所述检测外壳(3)的外表开设有锯齿螺纹(4),所述连接底座(1)的底部设有安装支脚(5),所述安装支脚(5)的一侧设有定位孔(6),所述连接底座(1)的底部设有正极接口(7),所述正极接口(7)的一侧设有负极接口(8),所述正极接口(7)和负极接口(8)之间设有中心定位栓(9),所述副底座(2)的一侧设有仪表盘(10),所述仪表盘(10)的一侧设有数字显示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无源避雷器智能远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盘(10)和数字显示器(11)之间采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无源避雷器智能远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口(7)和负极接口(8)底面截面大小相同,且正极接口(7)和负极接口(8)采用插针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无源避雷器智能远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1)和副底座(2)通过固定螺丝(12)固定连接,且固定螺丝(12)在连接底座(1)和副底座(2)的连接表面平行设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无源避雷器智能远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口(7)和负极接口(8)分别通过导线和仪表盘(10)、数字显示器(11)进行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无源避雷器智能远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1)和副底座(2)的中部通过中心定位栓(9)固定连接,且中心定位栓(9)的表面采用锯齿螺纹(4)和连接底座(1)、副底座(2)的连接位置螺纹锁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无源避雷器智能远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外壳(3)外壁为弧面,且检测外壳(3)的边缘均倒圆角处理,并且锯齿螺纹(4)开设在检测外壳(3)靠近底部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无源避雷器智能远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1)一侧设有底座垫层(13),且底座垫层(13)靠近连接底座(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无源避雷器智能远程监测装置,包括连接底座(1)和底座垫层(1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1)的一侧设有固定螺丝(12),所述底座垫层(13)贴附在连接底座(1)的一侧,所述连接底座(1)的顶部设有副底座(2),所述副底座(2)的顶部设有检测外壳(3),所述检测外壳(3)的外表开设有锯齿螺纹(4),所述连接底座(1)的底部设有安装支脚(5),所述安装支脚(5)的一侧设有定位孔(6),所述连接底座(1)的底部设有正极接口(7),所述正极接口(7)的一侧设有负极接口(8),所述正极接口(7)和负极接口(8)之间设有中心定位栓(9),所述副底座(2)的一侧设有仪表盘(10),所述仪表盘(10)的一侧设有数字显示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无源避雷器智能远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盘(10)和数字显示器(11)之间采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无源避雷器智能远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口(7)和负极接口(8)底面截面大小相同,且正极接口(7)和负极接口(8)采用插针接口。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晖付东郑鹏曲永强孙峰伟葛长鑫范渤张广新李成张琦陈祥鑫刘博文吴锡思军武李坤银李志轩汪鑫高巍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