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MS电池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166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技术涉及BMS电池管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BMS电池管理装置,包括底壳、主板和上壳,底壳的上表面开设有收纳腔,收纳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内杆,上壳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外杆,主板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定位孔,若干内杆分别贯穿若干定位孔并与外杆的内壁滑动连接,若干外杆远离上壳的一端与主板的上表面相抵。该种BMS电池管理装置,通过在底壳上增加内杆,上壳的底面增加外杆,当开始组装时,将主板对齐内杆,然后顺着内杆的外壁向下滑动,随后将外杆对齐内杆,同样向下压,随同内杆一起,从上下两侧同时将位于中间的主板压紧,压紧的同时,底壳和上壳之间也连接完成,而在需要对主板进行检修时,只需向上拔出上壳即可,快捷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bms电池管理,具体为一种bms电池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1、bms电池系统俗称之为电池保姆或电池管家,主要就是为了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

2、现有的bms电池管理装置在组装时,通常都是使用螺栓先将主板等电子元器件与底壳进行连接固定,之后再将上壳盖下后,再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最后再将整个bms电池管理装置通过螺栓与电柜、机箱等进行连接,这种安装方式因为螺栓过多而变的过于繁琐,并且在将bms电池管理装置与机箱安装好之后,如bms电池管理装置内部主板等电机元器件损坏,维修时需要将整个bms电池管理装置拆下,相对麻烦。

3、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1769129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储能的bms锂电池管理模块,包括:锂电池管理模块本体,所述锂电池管理模块本体的侧边开设有接口槽,且接口槽中内置安装有数据采集接口;所述接口槽的开口位置处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封口组件以及第二封口组件。本技术中,没有连接数据线时,第一封口组件以及第二封口组件弹性对接实现对接口槽的开口进行封堵,防止灰尘进入接口槽中,当数据线接头插接到接口槽中与数据采集接口连接时,此时驱动第一封口组件以及第二封口组件转动打开,并通过第一封口组件以及第二封口组件实现自动对数据线进行夹持,同时实现对接口槽进行封堵,提高数据线连接的稳定性,防止灰尘进入其中。

4、上述现有的bms锂电池管理模块,虽然提高数据线连接的稳定性,防止灰尘进入其中,但是仍然存在不便于安装和分离底壳、主板和上壳的问题,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bms电池管理装置,使用者在对底壳、主板和上壳时,只需按顺序放好,之后将内杆和外杆对齐并插入,即可完成固定,快捷方便。

2、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bms电池管理装置,包括底壳、主板和上壳,底壳的上表面开设有收纳腔,收纳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内杆,上壳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外杆,主板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定位孔,若干内杆分别贯穿若干定位孔并与外杆的内壁滑动连接,若干外杆远离上壳的一端与主板的上表面相抵。

3、进一步地,底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相邻的一侧分别与主板的两侧相抵。

4、进一步地,两个限位块靠近上壳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上壳靠近底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块,两个卡块分别与两个卡槽卡接。

5、进一步地,两个卡槽互相远离的一侧均贯穿底壳的内壁并滑动连接有按钮,按钮的一端与卡块远离上壳的一端相抵,按钮的另一端贯穿卡槽。

6、进一步地,内杆由一个粗圆柱和一个细圆柱组成,其中细圆柱的直径与定位孔的直径相同,粗圆柱的直径与外杆的直径相同。

7、进一步地,卡块是由一个矩形块和一个三角块组成,其中矩形块的外壁与卡槽的内壁宽度相同,三角块的宽度与按钮的可活动距离相同。

8、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该种bms电池管理装置,通过在底壳上增加内杆,上壳的底面增加外杆,当开始组装时,将主板上的若干定位孔分别对齐若干内杆,然后顺着内杆的外壁向下滑动,当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将上壳上的若干外杆对齐内杆,同样向下压,而外杆在下压到一定程度后,会接触到之前已经放置好位置的主板,并随同内杆一起,从上下两侧同时将位于中间的主板压紧,而在将主板压紧的过程中,底壳和上壳之间也连接完成,而在需要对主板进行检修时,只需向上拔出上壳即可,快捷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MS电池管理装置,包括底壳(1)、主板(3)和上壳(2),底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收纳腔(101),其特征在于:收纳腔(10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内杆(8),上壳(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外杆(6),主板(3)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定位孔(301),若干内杆(8)分别贯穿若干定位孔(301)并与外杆(6)的内壁滑动连接,若干外杆(6)远离上壳(2)的一端与主板(3)的上表面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MS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杆(8)由一个粗圆柱和一个细圆柱组成,其中细圆柱的直径与定位孔(301)的直径相同,粗圆柱的直径与外杆(6)的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BMS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卡块(5)是由一个矩形块和一个三角块组成,其中矩形块的外壁与卡槽(701)的内壁宽度相同,三角块的宽度与按钮(4)的可活动距离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ms电池管理装置,包括底壳(1)、主板(3)和上壳(2),底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收纳腔(101),其特征在于:收纳腔(10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内杆(8),上壳(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外杆(6),主板(3)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定位孔(301),若干内杆(8)分别贯穿若干定位孔(301)并与外杆(6)的内壁滑动连接,若干外杆(6)远离上壳(2)的一端与主板(3)的上表面相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辽梅雅茜冉云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