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偏型双层共挤双色线机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3366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偏型双层共挤双色线机头,包括:芯棒;连接在芯棒前端的模芯座;设置在所述模芯座通道前端的模芯;设置在模芯的第一圆锥面外周的模套;设置在模套外周及模芯座的前端外周的双色色条模套座;设置在模芯座中部外周面的调偏连接部件;设置在芯棒外周面的主分流器;设置在主分流器外周面上的模体;设置在芯棒尾端外周面上的芯棒调节锁紧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一次完成双层挤出及双色条进料,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调偏连接部件进行调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挤出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双层双色电线的机头。
技术介绍
目前,双层双色电线的内、外绝缘和双色条不能一次加工完成,需要分多道工序完成,这样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一次完成双层挤出及双色条进料的机头,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调偏型双层共挤双色线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棒,所述芯棒中部沿轴向设置有芯棒通道;连接在所述芯棒前端的模芯座,所述模芯座中部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芯棒通道连通的模芯座通道;设置在所述模芯座通道前端的模芯,所述模芯中部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模芯座通道连通的模芯通道,所述模芯的前端外周面为第一圆锥面,所述模芯座通道的前端内周面为锥形面,所述模芯的尾端外周面设置有与所述锥形面配合的外周锥形面;设置在所述模芯的第一圆锥面外周的模套,所述模套的内周面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圆锥面配合的第二圆锥面,所述第一圆锥面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调偏型双层共挤双色线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棒,所述芯棒中部沿轴向设置有芯棒通道;连接在所述芯棒前端的模芯座,所述模芯座中部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芯棒通道连通的模芯座通道;设置在所述模芯座通道前端的模芯,所述模芯中部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模芯座通道连通的模芯通道,所述模芯的前端外周面为第一圆锥面,所述模芯座通道的前端内周面为锥形面,所述模芯的尾端外周面设置有与所述锥形面配合的外周锥形面;设置在所述模芯的第一圆锥面外周的模套,所述模套的内周面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圆锥面配合的第二圆锥面,所述第一圆锥面和第二圆锥面之间形成锥形挤出流道,所述锥形挤出流道的尾端向前端呈截面逐渐减小结构;设置在所述模套外周及所述模...

【技术特征摘要】
1.调偏型双层共挤双色线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棒,所述芯棒中部沿轴向设置有芯棒通道;
连接在所述芯棒前端的模芯座,所述模芯座中部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芯
棒通道连通的模芯座通道;
设置在所述模芯座通道前端的模芯,所述模芯中部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
模芯座通道连通的模芯通道,所述模芯的前端外周面为第一圆锥面,所述模
芯座通道的前端内周面为锥形面,所述模芯的尾端外周面设置有与所述锥形
面配合的外周锥形面;
设置在所述模芯的第一圆锥面外周的模套,所述模套的内周面设置为与
所述第一圆锥面配合的第二圆锥面,所述第一圆锥面和第二圆锥面之间形成
锥形挤出流道,所述锥形挤出流道的尾端向前端呈截面逐渐减小结构;
设置在所述模套外周及所述模芯座的前端外周的双色色条模套座,所述
模芯座的前端外周面为第三圆锥面,所述双色色条模套座的内端为与所述第
三圆锥面配合的第四圆锥面,所述第三圆锥面和第四圆锥面之间形成与所述
锥形挤出流道尾端连通的锥形导向流道,所述双色色条模套座的外周面设置
有两与所述锥形导向流道连通的色条进料孔;
设置在所述模芯座中部外周面的调偏连接部件,所述调偏连接部件的内
周面与所述模芯座中部外周面之间形成与所述锥形导向流道尾端连通的环形
导向流道;
设置在所述芯棒外周面的主分流器,所述主分流器与所述芯棒外周面之
间形成与所述环形导向流道尾端连通的环形进料流道,所述主分流器的外周
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进料流道连通的内层进料孔和外层进料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贝贝张挺李小伍
申请(专利权)人:金杯电工衡阳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