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彝光专利>正文

新型少齿差行星传动卷扬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3196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卷扬机的卷筒内设计了一个双联行星齿轮(8-1)和(8-2),分别同输出内齿轮(7)和可动内齿轮(9)啮合传动,可动内齿轮(9)可不动,又可控制任意低速转动,达到了变速功能,其优点是卷筒(6)输出可控制在任意转速,结构简易,制造成本节约。(*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搬运、起重和建筑施工的一种起重机械。现有的一种行星式卷扬机采用三级行星齿轮减速、变速,由于零件较多,构成一个复杂的轮系,材料消耗和加工费用都比较多。本技术提供一种卷扬机,传动链短,结构简单,有减速和变速功能,零件数量少,成本可以降低。通常少齿差行星传动卷扬机结构偏心轴作为输入件,一个齿轮作为输出件,一个齿轮必须固定不转,另二个齿轮分别与输出齿轮和固定齿轮相啮合传动。本技术的创新在于改革了这种结构,把固定不动内齿轮改变可动内齿轮,两只行星齿轮制造成双联行星齿轮成为一体,它分别同卷筒上的输出内齿轮和固连启动轮的可动内齿轮啮合。整个传动结构为4个齿轮,二级传动、另一方案是一个行星齿轮与一个内齿轮合为一体,制成一个部件,另一个行星齿轮固连启动轮,仍然是两对齿轮啮合传动,不过它的结构更紧凑。双联行星齿轮采用少齿差传动技术设计,它由偏心轴带动做公转和自转。控制启动轮转速通过内齿轮和双联行星齿轮自转公转速度发生变化,调节输出内齿轮和卷筒的旋转速度。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的行星式卷扬机进行比较,传动结构的简易性和零件少的优点是明显的,制造上也带来相应的节约,输出转速的调节更便于操作。附附图说明图1是双联行星齿轮结构图。附图2是行星齿轮内齿轮双联结构图。本技术可有多种实施方案附图1是双联行星齿轮实施方案,1电机、2左支座、3制动轮、4爪式联轴器、5偏心轴、6卷筒、7输出内齿轮、8-1双连行星齿轮、8-2双联行星内齿轮、9可动内齿轮、10启动轮、11右支座。电机1动力经过爪式联轴器与带动偏心轴旋转使双联行星齿轮8-1和8-2公转和自转、输出内齿轮7、与卷筒6固连,双联行星齿轮的一个行星齿轮8-1同输出内齿轮7啮合,由于可动齿轮9处于静止状态,输出内齿轮7和卷筒6便以一定的减速比转动。制动轮3、启动轮10以及偏心轴5滚动连板在左支座2和右支座11上,松开启动轮内的制动带,启动轮10对双联行星齿轮8-2产生一定的反力矩。这时可动内齿轮7受到双联行星齿轮8-2的自转外作用力,便和启动轮10一起缓慢旋转,从而降低了输出内齿轮7和卷筒6的转数,控制启动轮10旋转速度的快慢,输出内齿轮7和卷动6可以获得任意的低转数。操作传动分三种工况1、启动轮10处于静止状态,输出内齿轮7和卷筒6以一定的减速比转动。2、改变启动轮10的旋转速度可以调节卷筒6相应的低速输出,启动轮10和卷筒6的转速成反比。3、制动轮3和启动轮10处在松开状态下,卷筒将在载荷作用下反向旋转,此时操纵制动轮3控制卷筒6转数。附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案,与上述第一种方案不同的是将可动内齿轮9与双联行星齿轮的一个行星齿轮8-1制成一体,成为一个部件,双联行星齿轮的另一个行星齿轮8-2与启动齿轮10固连,仍然是两对齿轮啮合传动。这样改动后的结构更紧凑,传动过程和操作与上述方案相同,附图2中的标码同附图1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少齿差行星转动卷扬机,它包括有电机(1)、制动轮(3)、瓜式联轴器(4)、偏心轴(5)、卷筒(6)、输出内齿轮(7)、双联行星齿轮(8-1)和(8-2),可动内齿轮(7)、启动齿轮(10)以及支架(2)和(11),其特征是双联行星齿轮(8-1)和(8-2)制造成一体,分别同输出内齿轮(7)和固连启动轮(10)的可动内齿轮(9)啮合传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少齿差行星转动卷扬机,其特征是行星齿轮(8-1)同可动内齿轮(9)制成一体,行星齿轮(8-2)固连启动轮(10)。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在卷扬机的卷筒内设计了一个双联行星齿轮(8—1)和(8—2),分别同输出内齿轮(7)和可动内齿轮(9)啮合传动,可动内齿轮(9)可不动,又可控制任意低速转动,达到了变速功能,其优点是卷筒(6)输出可控制在任意转速,结构简易,制造成本节约。文档编号B66D1/02GK2183356SQ9322678公开日1994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张彝光 申请人:张彝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少齿差行星转动卷扬机,它包括有电机(1)、制动轮(3)、瓜式联轴器(4)、偏心轴(5)、卷筒(6)、输出内齿轮(7)、双联行星齿轮(8-1)和(8-2),可动内齿轮(7)、启动齿轮(10)以及支架(2)和(11),其特征是双联行星齿轮(8-1)和(8-2)制造成一体,分别同输出内齿轮(7)和固连启动轮(10)的可动内齿轮(9)啮合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彝光
申请(专利权)人:张彝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