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永松专利>正文

制动器的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039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动器的控制阀,其包括有阀体,和安装在阀体中的阀芯及梭阀,其特征在于阀芯是采用二位三通阀芯,阀芯的一端经过系统输入端阻尼去连接梭阀的输出端,梭阀的输入端接口B和输入端接口C分别去连接液压系统压力输出端,阀芯的另一端弹簧腔经过并联的阀芯运动抗衡阻尼和补油单向阀接油箱,控制阀的输入接口P接低压恒压压源,阀芯空腔经过输出端阻尼接控制阀的输出接口A,输出接口A去连接制动器,阀芯空腔经过回油单向阀与控制阀的接口L连接,接口L去连接油箱,其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体积小,适合在绞车或卷扬机制动器上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动器的控制阀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设备中的绞车或卷扬机液压制动器的控制基本上采用系统压力来控制,见图1、2,由于系统背压的影响,使系统中位时制动力减弱,特别是系统中位发动机高转速时候,系统背压升高,导致绞车或卷扬机制动器打开而使重物下滑,并且由于系统高压是在25~28Mpa,容易导致制动器活塞漏油,随着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压力等级逐步提高,而绞车或卷扬机制动器耐压一般都是小于20Mpa,也需要设计出新的制动器控制阀来解决这个技术问题。专利号为01244459.6的中国专利“起重机背压补偿式制动器控制阀”,该控制阀有一阀体,阀体上端面垂直连接一减压阀,减压阀两边各连接一液控换向阀,阀体的底面垂直连接两插装式梭阀,由于采用了背压补偿式制动器控制阀消除系统背压带来的制动器失控现象,改高压制动为低压制动,避免了制动器因压力高而产生漏油与渗油,其固然有描述那样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采用了两套液控换向阀、梭阀和一减压阀,势必造成结构比较复杂,阀体体积不容易缩小,制造成本比较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体积小的制动器的控制阀。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动器的控制阀,其包括有阀体,和安装在阀体中的阀芯及梭阀,其特征在于阀芯是采用二位三通阀芯,阀芯的一端经过系统输入端阻尼去连接梭阀的输出端,梭阀的两个输入端接口B和接口C分别去连接液压系统压力输出端,阀芯的另一端弹簧腔经过并联的阀芯运动抗衡阻尼和补油单向阀接油箱,控制阀的输入接口P接低压恒压压源,阀芯空腔经过输出端阻尼接控制阀的输出接口A,输出接口A去连接制动器,阀芯空腔经过回油单向阀与控制阀的接口L连接,接口L去连接油箱。作为改进,上述的梭阀连接固定在阀体的左侧面,梭阀的输入端接口B和输入端接口C分别设置在梭阀的上下面位置,梭阀输出端空腔中内置有滤网,它即方便梭阀的安装和接口连接,同时,也使液控阀具有过滤清洁作用。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阀体在阀芯右端弹簧腔螺纹连接调节螺钉,使弹簧支撑在阀芯与调节螺钉之间,它通过调节螺钉可以设定弹簧的压力,更加容易控制产品的品质规格一致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液控二位三通阀芯与梭阀进行结合的结构,结构更加简单,减少了一个二位三通阀芯和梭阀,降低了成本,组装生产也更加容易,体积也可以进一步缩小,也能克服系统背压升高造成的制动器打开现象,并且可以通过一个低压恒压源(一般小于20Mpa)来控制制动器,减少了内部渗漏,特别是制动器的液控阀的高压区完全被其阀芯的中位封闭,其两端都是低压,使其自身油路自动隔离了内外部高压的影响,即使有内部渗漏,也不会对制动产生影响,从而使系统中位时制动关闭更加可靠,在中位时,由于A接口至L接口的回油功能,使绞车或卷扬机制动活塞死腔的油液流动起来,起到系统自洁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制动器液压原理图之一;图2为传统制动器液压原理图之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制动器的控制阀液压原理图(工作状态);图4为本专利技术制动器的控制阀液压原理图(中位状态);图5为本专利技术制动器的控制阀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3-5所示意,该种制动器的控制阀,其包括有阀体11,和安装在阀体11中的阀芯1及梭阀3,其中阀芯1是采用二位三通阀芯,阀芯1的一端经过系统输入端阻尼4去连接梭阀3的输出端,梭阀3的两个输入端即控制阀接口B和接口C分别去连接液压系统压力输出端,阀芯1的另一端弹簧腔12经过并联的阀芯运动抗衡阻尼9和补油单向阀8接油箱,控制阀的输入接口P接低压恒压压源,阀芯空腔经过输出端阻尼5接控制阀的输出接口A,输出接口A去连接制动器,阀芯空腔经过回油单向阀10与控制阀的接口L连接,接口L去连接油箱。梭阀3连接固定在阀体11的左侧面,梭阀3的两个输入端即接口B和输入端接口C分别设置在梭阀3的上下面位置,梭阀3输出端空腔中内置有滤网2。阀体11在阀芯右端弹簧腔12螺纹连接调节螺钉7,使弹簧13支撑在阀芯1与调节螺钉7之间。调节螺钉7在压圈14两侧衬有密封圈,并用螺母15压紧。阀体11中接口A阀芯空腔经过回油单向阀10与阀体上的接口L连通,并且,阀芯1的另一端安置弹簧的弹簧腔12通过孔道与阀体下部的补油单向阀8和阀芯运动抗衡阻尼9一起连通,而补油单向阀8和阀芯运动抗衡阻尼9的另一端经过孔道汇合后,与接口L连通,同时,与经过回油单向阀10后的孔道连通,再接接口L。最后,控制阀的输入接口P在阀体的上面,接口L在阀体的下面,接口A在阀体的正面,做成一个集成式独立整体的液压组件,方便使用。当然输出端阻尼5设置在输入接口P也是可以起到类似的技术效果。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首先,系统接控制阀接口B和C压力小于等于弹簧力时,接口A与接口L连通,连接低压恒压源的接口P被阀芯1封闭,制动器此时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当系统压力由接口B或C输入,当压力高于通过调节螺钉7设定的弹簧压力时,阀芯1被推向右边,此时,在输入端阻尼4的作用下,阀芯1平稳运动,而此时补油单向阀8关闭,弹簧腔内部的液压油只能通过抗衡阻尼9通向回油,因此,阀芯1打开时,其两端的阻尼同时作用,既实现了阀芯的慢开功能;随着系统压力的升高,阀芯1完全压缩弹簧,使接口A油腔与接口L完全关闭,同时,接口P的恒定油源与接口A完全连通,恒定油源通过输出端阻尼5平稳打开制动器,最后,当系统压力经过接口B或C减弱至小于设定的弹簧压力,阀芯1开始关闭,此时补油单向阀8打开并向弹簧腔补油,弹簧腔的抗衡阻尼9失去作用,阀芯关闭,此时只有输入端阻尼4起作用,因此阀芯实现快速关闭,接口P与接口A被切断,而接口A的压力油通过输出端阻尼5平稳关闭制动器。液控口滤网使进入阀芯的液压油清洁,防止卡阀,梭阀的作用是选择系统压力,调节螺钉7是调整弹簧力以保证系统中位时候由于背压的影响而打开液控阀芯,从而导致中位制动器开启,补油单向阀8防止弹簧腔在阀芯回复时产生真空。权利要求1.一种制动器的控制阀,其包括有阀体,和安装在阀体中的阀芯及梭阀,其特征在于阀芯是采用二位三通阀芯,阀芯的一端经过系统输入端阻尼去连接梭阀的输出端,梭阀的两个输入端接口B和接口C分别去连接液压系统压力输出端,阀芯的另一端弹簧腔经过并联的阀芯运动抗衡阻尼和补油单向阀接油箱,控制阀的输入接口P接低压恒压压源,阀芯空腔经过输出端阻尼接控制阀的输出接口A,输出接口A去连接制动器,阀芯空腔经过回油单向阀与控制阀的接口L连接,接口L去连接油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梭阀连接固定在阀体的左侧面,梭阀的输入端接口B和输入端接口C分别设置在梭阀的上下面位置,梭阀输出端空腔中内置有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器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在阀芯右端弹簧腔螺纹连接调节螺钉,使弹簧支撑在阀芯与调节螺钉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器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螺钉在压圈两侧衬有密封圈,并用螺母压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器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接口P在阀体的上面,接口L在阀体的下面,接口A在阀体的正面。全文摘要一种制动器的控制阀,其包括有阀体,和安装在阀体中的阀芯及梭阀,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动器的控制阀,其包括有阀体,和安装在阀体中的阀芯及梭阀,其特征在于阀芯是采用二位三通阀芯,阀芯的一端经过系统输入端阻尼去连接梭阀的输出端,梭阀的两个输入端接口B和接口C分别去连接液压系统压力输出端,阀芯的另一端弹簧腔经过并联的阀芯运动抗衡阻尼和补油单向阀接油箱,控制阀的输入接口P接低压恒压压源,阀芯空腔经过输出端阻尼接控制阀的输出接口A,输出接口A去连接制动器,阀芯空腔经过回油单向阀与控制阀的接口L连接,接口L去连接油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永松李新
申请(专利权)人:卢永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