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永松专利>正文

回转缓冲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674 阅读:4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中回转缓冲阀的技术领域。其为无管化、高度集成而设计的。其特征在于在主阀体的阀体内通过安装空腔和内置流道以及必要零件将缓冲阀、电磁阀、可调背压阀、操纵阀、单向阀可拆卸地组合集成在主阀体内,从而达到起重机中回转缓冲阀的众多功能,具有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适合在起重机上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转缓冲阀,尤其涉及用于20吨至60吨液压汽车起重机回转机构上回转缓冲操纵阀的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种回转缓冲阀,其包括有阀体,其特征在于在主阀体的阀体上分别开有进油口P和出油口O以及去连接外面液压马达的油口A和B,主阀体内成型有安装各阀的安装空腔和将它们连通的内流道,主阀体内有缓冲阀接在分别连接油口A和连接油口B的内流道之间,缓冲阀旁路接有选择阀,缓冲阀的左腔通过内流道和阻尼分别与电磁阀进口、缓冲阀右腔、先导阀进口连接,电磁阀的出口去连接可调背压阀,先导阀出口接泄压口,在主阀体内另有三位六通型的操纵阀,该操纵阀内左右分别安置有将管路连通和反向连通的单向阀,操纵阀出油口通过内流道分别接缓冲阀的两端,主阀体的进油口P和出油口O分别通过内流道和单向阀接操纵阀的进油口和回油口,操纵阀的中路一端与进油口连接,另一端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单向阀与缓冲阀的两端连接,另一路与回油口连接。上述主阀体在连通油口A和油口B的内流道之间开有安装空腔,内置缓冲阀阀芯,该缓冲阀阀芯的左端截面大,右端截面小,在两者之间部位开有钢珠通孔,并配以钢珠构成旁路的选择阀,同时缓冲阀的左端阀芯中间开有孔道,其一端与钢珠通孔相接,另一端与缓冲阀的左腔连通,右端阀芯端部开弹簧孔,弹簧孔与右腔弹簧座之间支撑有缓冲阀芯弹簧,缓冲阀阀芯与安装空腔之间接触面上有密封件。上述主阀体在缓冲阀芯的安装空腔端部可拆式固定有先导阀,其在缓冲阀的弹簧座中开有通孔,同时有头部为锥型的先导阀阀芯顶在该通孔上,其后端与阀座之间支撑有先导阀芯弹簧,先导阀安装空腔有内流道与主阀体的泄压口连通。上述主阀体可拆式固定电磁阀。上述主阀体在电磁阀的出口连通可调背压阀的安装空腔,该安装空腔端部可拆式固定有可调背压阀,其结构为在阶梯状的空腔中固定隔离件,隔离件开有通孔,同时可调背压阀的阀芯端部顶在隔离件上,尾部与可调背压阀上的调节件之间支撑有可调背压阀弹簧,调节件与可调背压阀阀座是螺纹连接。上述主阀体在进油口P、出油口O的内流道与油口A、油口B的内流道之间部位可拆式固定有操纵阀阀芯,其结构为开贯通主阀体的安装空腔,内置操纵阀阀芯,操纵阀阀芯左右对称地内置单向阀,单向阀为在操纵阀阀芯开孔处内置钢球,钢球与固定在操纵阀阀芯端部的固定件之间支撑有弹簧,主阀体在安装空腔的端部固定有密封套盖,其中一套盖与主阀芯之间支撑有操纵阀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多功能特点、它集成了回转工况所需众多机能,能快速启动、快速停止,加减速自动减小货摆与臂架抖动,削减动态冲击压力,确保货物、钢索保持铅重与臂架精确同步回转等作用;2、结构紧凑、体积小、没有外接管路设计,不容易漏油,方便安装使用;3、结构设计合理,很多阀是可拆式固定在主阀体上,既方便生产时组装,又方便使用维修调整;4、具有缓冲和补油功能,确保了液压马达不会因负力矩吸空而引起损坏,它即可手动控制,又可液控,故障率小、安全使用性更好。如图所示意,该种回转缓冲阀,其主要部件有主阀体1、阻尼2、油道3、电磁阀芯进油口4、阻尼5、缓冲阀芯弹簧6、先导阀芯7、先导阀芯弹簧8、内流道9、选择阀钢球10、缓冲阀芯11、内流道12、电磁阀芯弹簧13、电磁阀芯14、可调背压阀芯15、可调背压阀芯弹簧16、电磁铁17、内置单向阀芯弹簧18、内置单向阀钢球19、回油补油单向阀芯20、回油背压阀芯弹簧21、回油背压阀芯22、内流道23、换向阀杆24、补油单向阀芯25、选择阀26、缓冲阀27、先导阀28、操纵阀29、电磁阀30、可调背压阀31。本阀所有元件均内置于主阀体中,换向阀杆各油腔与进出油口及其他元件油腔、油口均采用主阀体内铸流道连接,换向阀杆左右内孔中对称安装有内置单向阀,选择阀钢球内封于缓冲阀芯中,缓冲阀芯两端截面积不等。在本阀正面开有油口A、B、A1、B1,泄油口L;背面开有进油口P和出油口O。采用液控时在左侧和右侧分别增开进、出控制油口X1、X2。本阀油口A和B分别与液压马达M的进、出口相连,泄压口L与油箱相连,油泵供油进入本阀油口P、出油口O与油箱相连,油口A1、B1通过外接阀板分别与油口A、B相通。采用液控方式时,控制油口X1、X2分别与外部比例换向阀油口相连。其回转缓冲阀的液压原理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意,其在主阀体的阀体上分别开有进油口P和出油口O以及去连接外面液压马达的油口A和B,主阀体内成型有安装各阀的安装空腔和将它们连通的内流道,主阀体内有缓冲阀27接在分别连接油口A和连接油口B的内流道之间,缓冲阀旁路接有选择阀26,缓冲阀的左腔通过内流道和阻尼分别与电磁阀30进口、缓冲阀27右腔、先导阀28进口连接,电磁阀30的出口去连接可调背压阀31,先导阀28出口接泄压口,在主阀体内另有三位六通型的操纵阀29,该操纵阀内左右分别安置有将管路连通和反向连通的单向阀,操纵阀出油口通过内流道分别接缓冲阀的两端,主阀体的进油口P和出油口O分别通过内流道和单向阀接操纵阀29的进油口和回油口,操纵阀29的中路一端与进油口连接,另一端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单向阀与缓冲阀27的两端连接,另一路与回油口连接。为了达到在一个主阀体里安置相关的阀门,而且要容易生产组装,结构要紧凑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其主阀体中的缓冲阀27是这样安装的,如图5,主阀体在连通油口A和油口B的内流道之间开有贯通的安装空腔,内置缓冲阀阀芯11,该缓冲阀阀芯的左端截面大,右端截面小,在两者之间部位开有钢珠通孔,并配以选择阀钢珠10构成旁路的选择阀,这样选择阀的结构很简单,同时缓冲阀的左端阀芯中间开有孔道,其一端与钢珠通孔相接,另一端与缓冲阀的左腔连通,右端阀芯端部开弹簧孔,弹簧孔与右腔弹簧座之间支撑有缓冲阀芯弹簧6,缓冲阀阀芯与安装空腔之间接触面上有密封件以达到必要密封,左端就采用堵头封堵。要注意的是,缓冲阀芯外侧油腔与A、B油口采用斜孔连接,扩大了通流面积,减小流阻。在缓冲阀芯的安装空腔另一端部可拆式固定有先导阀28,其在缓冲阀的弹簧座中开有通孔,同时有头部为锥型的先导阀芯7顶在该通孔上,其后端与阀座之间支撑有先导阀芯弹簧8,先导阀安装空腔有内流道与主阀体的泄压口连通,阀座与安装空腔采用螺纹连接固定,既可以调节弹簧弹力,又可以成为安装空腔的堵头。主阀体是可拆式固定有电磁阀30,如图6,它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固定,以方便电磁线圈故障时进行拆换,维修方便。主阀体在电磁阀的出口连通可调背压阀31的贯通的安装空腔,一端用堵头进行封堵,另一端部可拆式固定有可调背压阀,其结构为在阶梯状的空腔中固定隔离件,隔离件开有通孔,同时可调背压阀芯15端部顶在隔离件上,尾部与可调背压阀上的调节件之间支撑有可调背压阀芯弹簧16,调节件与可调背压阀阀座是螺纹连接,这样进行旋转固定件就可以调节弹簧的弹力,相应地调整背压的压力。主阀体在进油口P、出油口O的内流道与油口A、油口B的内流道之间部位可拆式固定有操纵阀阀芯,如图6,其结构为开贯通主阀体的安装空腔,内置操纵阀阀芯即换向阀杆24,操纵阀阀芯左右对称地内置单向阀,单向阀为在操纵阀阀芯开孔处内置钢球即内置单向阀钢球19,钢球与固定在操纵阀阀芯端部的固定件之间支撑有内置单向阀芯弹簧18,主阀体在安装空腔的端部固定有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缓冲阀,其包括有阀体,其特征在于在主阀体的阀体上分别开有进油口和出油口以及去连接外面液压马达的油口,主阀体内成型有安装各阀的安装空腔和将它们连通的内流道,主阀体内有缓冲阀接在分别连接油口的内流道之间,缓冲阀旁路接有选择阀,缓冲阀的左腔通过内流道和阻尼分别与电磁阀进口、缓冲阀右腔、先导阀进口连接,电磁阀的出口去连接可调背压阀,先导阀出口接泄压口,在主阀体内另有三位六通型的操纵阀,该操纵阀内左右分别安置有将管路连通和反向连通的单向阀,操纵阀出油口通过内流道分别接缓冲阀的两端,主阀体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通过内流道和单向阀接操纵阀的进油口和回油口,操纵阀的中路一端与进油口连接,另一端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单向阀与缓冲阀的两端连接,另一路与回油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富良卢永松
申请(专利权)人:卢永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