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线的拨挡分离装置,包括摆动机构(1)和动力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1)包括可同步转动的摆动臂(11)和摆动连杆(12),所述摆动臂(11)安装在辊道线上方,所述摆动连杆(12)安装在辊道线下方,所述摆动连杆(12)上设有滑槽(121),所述动力机构(2)设有可往复运动的推杆(251),所述推杆(251)与所述摆动连杆(12)的滑槽(121)铰接并可在滑槽(121)内滑动,所述推杆(251)与所述摆动连杆(12)构成一夹角形状,所述推杆(251)的往复运动通过所述摆动连杆(12)的滑槽(121)转化为所述摆动臂(11)的往复摆动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输送线的拨挡分离装置的连接法兰与安装板连接强度高,适合夹取较大重量的圆形产品,夹爪的抓取精度高,重复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送线的拨挡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汽车铝合金轮毂毛坯有铸造飞边,在辊道输送线运行时,会有部分轮毂在输送过程中偏离轨道中间,速度变慢后被后方轮毂挤到辊道线一侧,后面的轮毂继续往前时会两个轮毂挤到一起,卡在两边的辊道线上,阻碍了输送线的正常工作,需要人工去疏通辊道线,严重卡死时还会对辊道线的输送链条和电机造成损伤或损坏,影响正常生产,而且轮毂在输送过程中偏离中心线后,对轮毂的定位和机械手抓取都会造成影响,因此确保轮毂在辊道线的顺畅有序输送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改善轮毂在辊道线输送过程的顺畅性,减少轮毂卡在辊道线上的频次,减少因光电感应开关的误感应而引起的输送线故障或多个轮毂卡死在辊道输送线上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输送线的拨挡分离装置,包括摆动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可同步转动的摆动臂和摆动连杆,所述摆动臂安装在辊道线上方,所述摆动连杆安装在辊道线下方,所述摆动连杆上设有滑槽,所述动力机构设有可往复运动的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摆动连杆的滑槽铰接并可在滑槽内滑动,所述推杆与所述摆动连杆构成一夹角形状,所述推杆的往复运动通过所述摆动连杆的滑槽转化为所述摆动臂的往复摆动运动。本技术提供的输送线的拨挡分离装置,摆动臂安装在辊道线上方,可将轮毂逐个逐个通过摆动臂,避免后续轮毂挤压前方轮毂造成偏移及卡死现象,摆动连杆作为摆动臂的动力源安装在辊道线下方,充分利用辊道线下方的空间,摆动连杆上设有滑槽,推杆与摆动连杆铰接成一个夹角,通过推杆与滑槽的来回滑动来带动摆动连杆来回摆动进而带动摆动臂来回摆动,一个摆动循环正好将一个轮毂通过摆动臂,后方轮毂则被输送臂挡下来,从而将输送线上的轮毂分隔开来。优选的,所述摆动臂呈V形,所述摆动臂的两端均设有滚轮,辊道线的两侧各安装一套所述摆动机构,两套摆动机构由同一个动力机构提供动力,两套所述摆动机构在辊道线上方同步摆动且两所述摆动臂相距一定距离。本技术提供的输送线的拨挡分离装置,摆动臂呈V形,转动轴正好与V形底部连接,V形的左右两个摆动臂在摆动时,V形的左臂从拦截轮毂的状态向前摆开,轮毂前进,V形的右臂从敞开状态摆向轮毂至拦截后方轮毂状态,在复位时,V形的左臂回复到拦截状态,V形的右臂回复到敞开状态,经过V形摆动臂的摆动,轮毂被摆到了输送线中间,且对后方轮毂进行了隔离。优选的,所述摆动臂和所述摆动连杆安装在一个转动轴的轴芯两端,所述转动轴的轴套下部固定安装在辊道线下方的一块固定板上。本技术提供的输送线的拨挡分离装置,摆动臂和摆动连杆安装在转动轴的轴芯上,使摆动臂和摆动连杆同步摆动且阻力小,转动轴安装在辊道线下方的固定板上,使摆动臂和转动轴有地方受力和支撑。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气缸、导柱、导柱连接板、导套、导套板和底板,所述导柱穿设在导套内,所述导柱的两端由所述导柱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柱连接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套安装在所述导套板上,所述导套板的两侧设有所述推杆,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导柱连接板上,所述气缸的活塞穿过所述导柱连接板与所述导套板连接并带动所述导套板运动。本技术提供的输送线的拨挡分离装置,由气缸带动导套板在平行的导柱上运动,使导套板运动稳定平滑,使导套板的两侧的推杆同时受力且位移相等,保证推杆与摆动连杆的滑动距离相等,使得辊道线两侧的摆动臂的摆动幅度和速度相同。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安装在辊道线时的状态一;图4是图3摆动后的状态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送线的拨挡分离装置,包括摆动机构1和动力机构2,辊道线的两侧各安装一套所述摆动机构1,两套摆动机构1由同一个动力机构2提供动力,且两套所述摆动机构1在辊道线上方同步摆动,两所述摆动臂11的端部在运动过程中不会接触。所述摆动机构1包括可同步转动的呈V形的摆动臂11和摆动连杆12,所述摆动臂11和所述摆动连杆12安装在一个转动轴13的轴芯两端,所述转动轴13的轴套下部固定安装在辊道线下方的一块固定板14上,所述摆动臂11安装在辊道线上方,所述摆动连杆12安装在辊道线下方,所述摆动臂11的两端均设有滚轮111,所述摆动连杆12上设有滑槽121。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气缸21、导柱22、导柱连接板23、导套24、导套板25和底板26,所述导柱22穿设在导套24内,所述导柱22的两端由所述导柱连接板23固定连接,所述导柱连接板23安装在所述底板26上,所述导套24安装在所述导套板25上,所述导套板25的两侧设有可往复运动的所述推杆251,所述气缸21安装在所述底板26和所述导柱连接板23上,所述气缸21的活塞穿过所述导柱连接板23与所述导套板25连接并带动所述导套板25运动,所述推杆251与所述摆动连杆12的滑槽121铰接并可在滑槽121内滑动,所述推杆251与所述摆动连杆12构成一夹角形状,所述推杆251的往复运动通过所述摆动连杆12的滑槽121转化为所述摆动臂11的往复摆动运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输送线的拨挡分离装置,包括摆动机构(1)和动力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1)包括可同步转动的摆动臂(11)和摆动连杆(12),所述摆动臂(11)安装在辊道线上方,所述摆动连杆(12)安装在辊道线下方,所述摆动连杆(12)上设有滑槽(121),所述动力机构(2)设有可往复运动的推杆(251),所述推杆(251)与所述摆动连杆(12)的滑槽(121)铰接并可在滑槽(121)内滑动,所述推杆(251)与所述摆动连杆(12)构成一夹角形状,所述推杆(251)的往复运动通过所述摆动连杆(12)的滑槽(121)转化为所述摆动臂(11)的往复摆动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线的拨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臂(11)呈V形,所述摆动臂(11)的两端均设有滚轮(111),辊道线的两侧各安装一套所述摆动机构(1),两套摆动机构(1)由同一个动力机构(2)提供动力,两套所述摆动机构(1)在辊道线上方同步摆动且两所述摆动臂(11)相距一定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线的拨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臂(11)和所述摆动连杆(12)安装在一个转动轴(13)的轴芯两端,所述转动轴(13)的轴套下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线的拨挡分离装置,包括摆动机构(1)和动力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1)包括可同步转动的摆动臂(11)和摆动连杆(12),所述摆动臂(11)安装在辊道线上方,所述摆动连杆(12)安装在辊道线下方,所述摆动连杆(12)上设有滑槽(121),所述动力机构(2)设有可往复运动的推杆(251),所述推杆(251)与所述摆动连杆(12)的滑槽(121)铰接并可在滑槽(121)内滑动,所述推杆(251)与所述摆动连杆(12)构成一夹角形状,所述推杆(251)的往复运动通过所述摆动连杆(12)的滑槽(121)转化为所述摆动臂(11)的往复摆动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云峰,姚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今跃机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