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体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8109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动机缸体吊具,由吊具缸体1及其内配置的由转轮3、吊轴6、联动组件5以及重锤7构成,操作时仅需将吊具对准缸体上的缸孔,就可实现自动平稳的吊卸缸体,吊卸过程中,可很好控制缸体空中姿态。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该装置结构紧凑、操作简便、有着良好经济性和适用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缸体吊具,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吊具。目前,发动机缸体吊具,一般由钢丝绳、吊钩组成。使用时,吊钩穿过缸体,钩住缸体下部吊起缸体,运到指定地点后再把吊钩取出。该吊具的不足为,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吊具。该吊具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平稳、运输安全可靠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吊具缸体内定位配置一转轮,转轮可绕吊具缸体轴线旋转,在转轮下部吊具缸体的轴线两侧分别设置有由柱销、挂爪组成的联动组件,吊杆沿吊具缸体轴向穿过转轮,联动组件;并从吊具缸体的下部穿出,吊杆可相对吊具缸体轴向移动,吊杆的下部联接有锥面重锤,重锤锥面与联动组件上的挂爪下部相对,吊杆上沿轴向间隔距离的径向分别设置有一对拨轴,两拨轴轴线沿吊具轴向投影相交角α<90°,转轮上部周边上设置有棘轮齿,棘轮齿与上拨轴相对,转轮下部的周边上设置有棘轮齿,在棘轮齿上深浅间隔分布有槽,棘轮齿与挂爪的上部相对立,深浅槽与下拨轴相对应。上述吊具的两拨轴交角度最好为25度。上述吊具的吊具缸体外壁套接有聚脂材料。本技术的优点是由吊具缸体、转轮、吊杆、联动组件组成的缸体吊具,操作时仅需将吊具对准缸体上的缸孔,就可实现自动平稳的吊卸缸体,吊卸过程中,平稳安全,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纵剖面图。图中吊具缸体1为圆筒状与被吊缸体的缸孔相适应。吊具缸体1的顶部连接有一盖板2,转轮3配装在吊具缸体1中,沿转轮3的外周壁上加工有一凹环形槽,该槽与匀布固定在吊具缸体1的周壁上的4个柱销相配合,转轮3可相对吊具缸体1的轴线旋转,转轮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棘轮齿4,每端棘齿为8个,与盖板2相对棘轮齿齿深相等。另一端棘轮齿4呈深浅间隔分布。在转轮3下部的吊其缸体1的轴线两侧分别设置由柱销、挂爪组成的联动组件5,联动组件为两套,挂爪可相对柱销转动。吊杆6沿吊其缸体1轴向转经轮3联动组件5从吊具缸体1下部穿出,吊杆6可相对吊具体1轴向移动,吊杆6下部联接有带锥台面的重锤7。重锤7上的锥台面与联动组件上的挂爪下部相对应,在吊杆6上沿轴向间隔100厘米的径向上分别设置有一对拨轴(8;8′),两拨轴(8;8′)轴线沿吊杆6轴线投影相交角为25度。为防止缸体吊具在工作时,吊具碰伤缸孔内壁,在吊具缸体的外壁上套有一聚四氟乙烯软材料。本实例仅提供了一个单缸孔的缸体吊具,对单排孔的发动缸体缸体最好为两吊具并设置,推而广之,对多孔排列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组合排例。如图所示吊具现处于将缸体吊起的状态。吊杆6上的下拨轴8′嵌入转轮3下端的棘轮齿4的深槽中,吊杆6下部联接的重锤7锥面迫使联动组件5上的挂爪,打开托住缸体下部;放下缸体时,吊杆6下移,重锤7拖离挂爪,挂爪下垂,下拨轴8′退出转轮3的深槽,上拨轴8推动转轮3上端的棘齿顺时旋转半个齿,提起缸体吊具,吊杆6上的拨轴8从转轮3上棘轮齿中退出,下拨轴8′进入转轮下端棘齿的浅槽推动转轮3顺时针旋转半齿合计一齿;当吊具再次放入缸孔中时,下拨轴8′退出浅槽,上拨轴8拨动棘齿转动半齿,当吊起缸体重复前述过程时,实现缸体吊起、卸下、吊起、卸下……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缸体吊具其特征在于吊具缸体(1)内定位配置一转轮(3),转轮(3)可绕吊具缸体(1)轴线旋转,在转轮(3)下部吊具缸体(1)的轴线两侧分别设置有由柱销、挂爪组成的联动组件(5),吊杆(6)沿吊具缸体(1)轴向穿过并从吊具缸体(1)的下部穿出,吊杆(6)可相对吊具缸体(1)轴向移动,吊杆(6)的下部联接有带锥面的重锤(7),重锤(7)的锥面与联动组件(5)上的挂爪下部相对,吊杆(6)上沿轴向间隔距离的径向上分别设置有一对拨轴(8;8′),两拨轴轴线沿吊具轴向投影相交角α<90°;转轮(3)上部周边上设置有棘轮齿(4),棘轮齿与上拨轴(8)相对应,转轮(3)下部的周边上设置有棘轮齿(4′),在棘轮齿(4′)上深浅间隔分布有槽,棘轮齿与挂爪的顶部相对应,深浅槽与下拨轴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缸体吊其其特征在于两拨轴(8;8′)的相交角最好为2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缸体吊具其特征在于吊具缸体(1)外壁上套接有聚脂软材料。专利摘要一种发动机缸体吊具,由吊具缸体1及其内配置的由转轮3、吊轴6、联动组件5以及重锤7构成,操作时仅需将吊具对准缸体上的缸孔,就可实现自动平稳的吊卸缸体,吊卸过程中,可很好控制缸体空中姿态。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该装置结构紧凑、操作简便、有着良好经济性和适用性。文档编号B66C1/42GK2390854SQ99245208公开日2000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29日专利技术者张秦川 申请人:十堰市每日科技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缸体吊具;其特征在于:吊具缸体(1)内定位配置一转轮(3),转轮(3)可绕吊具缸体(1)轴线旋转,在转轮(3)下部吊具缸体(1)的轴线两侧分别设置有由柱销、挂爪组成的联动组件(5),吊杆(6)沿吊具缸体(1)轴向穿过并从吊具缸体(1)的下部穿出,吊杆(6)可相对吊具缸体(1)轴向移动,吊杆(6)的下部联接有带锥面的重锤(7),重锤(7)的锥面与联动组件(5)上的挂爪下部相对,吊杆(6)上沿轴向间隔距离的径向上分别设置有一对拨轴(8;8′),两拨轴轴线沿吊具轴向投影相交角α<90°;转轮(3)上部周边上设置有棘轮齿(4),棘轮齿与上拨轴(8)相对应,转轮(3)下部的周边上设置有棘轮齿(4′),在棘轮齿(4′)上深浅间隔分布有槽,棘轮齿与挂爪的顶部相对应,深浅槽与下拨轴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秦川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每日科技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