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用配重装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692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用配重装卸机构,由两根提升缸、两根锁定缸、四组吊重钢丝绳和四组滑轮组组成。在装卸过程中不受汽车起重机车架平面空间位置的限制,尤其在车辆总长、后悬受到严格约束,发动机不能下沉时;利用钢丝绳、滑轮组起吊,安全、可靠,钢丝绳与配重为柔性联接,对配重初始摆放位置的控制不那么严格,易于操作;整个机构制造成本低;整个操纵过程时间短,装卸快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以是一种不受汽车起重机车架平面空间位置的限制、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制造成本低、操纵过程时间短、装卸快捷的起重机用配重装卸机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重装卸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起重机用配重装卸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起重机吨位的增大,相应配重重量也增加了,工况的增多,在不同工况下对应的配重也有所不同,可是由于底盘对许用载荷的限定,配重不得不作成活动配重,即行车时不带配重,工作时按所需安装。故实现配重的自装卸,即不须其它车辆或吊装工具协助,汽车起重机自身能装卸配重,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节约时间和成本显得格外重要。传统配重装卸机构的结构是在转台的两侧对称设有提升缸,每一个提升缸设有摆动缸,在转台上还设有锁定缸,其安装步骤为通过自身吊机或者外来吊机将所需的配重起吊到汽车起重机车架平面某个位置,通过平面上定位销将配重定位。然后转台回转,使转台尾部转至配重摆放位置的正上方,定位缸伸出,插入支座,锁定支座,锁定转台。首先是摆动缸伸出,伸到位后,使提升缸偏转若干角度,然后提升缸伸出,伸到位后,摆动缸缩回,使提升缸回复竖直状态,然后提升缸缩回,提升缸的活塞杆尾部的横向轴颈和配重支座上的钩形部分接触,提升缸继续缩回,将放在配重支座上配重以及配重支座一起提离车架上平面,提升缸缩到位后,锁定缸伸出,插入配重支座上的定位孔中,至此,配重的安装过程完成。卸配重时,只要将上面过程反之即可。这种传统的配重装卸机构的缺点是受汽车起重机车架平面空间位置的限制尤其在车辆总长、后悬受到严格约束,发动机不能下沉时;提升缸与配重为刚性联接,对配重初始摆放位置的控制要求严格,操作不便、安全可靠性差;整个机构制造成本高;整个操纵过程时间长,装卸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受汽车起重机车架平面空间位置的限制、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制造成本低、操纵过程时间短,装卸快捷的起重机用配重装卸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重机用配重装卸机构,包括转台,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转台两侧对称设有左提升缸和右提升缸,所述的左、右提升缸的活塞杆向上且在其顶端分别设有左动滑轮和右动滑轮,在所述的转台两侧对称设有左侧定滑轮和右侧定滑轮,绕在由所述的左动滑轮和左侧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的左钢丝绳一端固装在所述的转台上,另一端设有左吊重挂钩;绕在由所述的右动滑轮和右侧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的右钢丝绳一端固装在所述的转台上,另一端设有右吊重挂钩,在所述的转台两侧还设有左、右锁定缸。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的转台底部设有楔块,用于导向和定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起重机用配重装卸机构,在装卸过程中不受汽车起重机车架平面空间位置的限制,尤其在车辆总长、后悬受到严格约束,发动机不能下沉时;利用钢丝绳、滑轮组起吊,安全、可靠,钢丝绳与配重为柔性联接,对配重初始摆放位置的控制不那么严格,易于操作;整个机构制造成本低;整个操纵过程时间短,装卸快捷。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是一种不受汽车起重机车架平面空间位置的限制、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制造成本低、操纵过程时间短、装卸快捷的起重机用配重装卸机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装载配重起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装载配重后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在转台14两侧对称设有左提升缸2和右提升缸15,左提升缸2和右提升缸15的活塞杆向上且在其顶端分别设有左动滑轮1和右动滑轮11,在转台14上设有左侧定滑轮6和右侧定滑轮12,绕在由左动滑轮1和左侧定滑轮6组成的滑轮组的左钢丝绳3一端固装在转台14上,另一端设有与配重支座17连接的左吊重挂钩4;绕在由右动滑轮11和右侧定滑轮12组成的滑轮组的右钢丝绳13一端固装在转台14上,另一端设有与配重支座17连接的右吊重挂钩16,在转台14两侧还设有与配重支座17对应的左锁定缸5和右锁定缸8,在转台14底部设有与配重支座17上的定位块10对应的楔块9。参见图1和图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起重机用配重装卸机构,由两根提升缸、两根锁定缸、四组吊重钢丝绳和四组滑轮组组成。其配重安装方法是当汽车起重机就位打好支腿,转台14可以回转后,就可以进行配重7的安装了。汽车起重机通过自身起吊装置,按指定臂长和仰角,将所需的配重7吊到车架侧面地上相宜位置的配重支座17上,然后转台14回转,使设有配重装卸机构的转台14尾部转到配重7正上方,将左右吊重挂钩4、16挂在配重支座17上用销轴固定好。然后操作提升油缸2、15向上伸,从而提升配重支座17及配重7,通过转台上楔块9和配重支座17上的定位块10定位,保证销孔对齐。参见图3,操作左右锁定缸5、8,使左右锁定缸5、8上的销轴伸出,插入配重支座17的固定孔,固定配重支座17。然后,将左右提升缸2、15稍微回缩,避免左右提升缸2、15及左右钢丝绳3、13在起重作业时受载。卸配重7时,只要将上面的过程反之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起重机用配重装卸机构,包括转台(14),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转台(14)两侧对称设有左提升缸(2)和右提升缸(15),所述的左、右提升缸(2、15)的活塞杆向上且在其顶端分别设有左动滑轮(1)和右动滑轮(11),在所述的转台(14)上设有左侧定滑轮(6)和右侧定滑轮(12),绕在由所述的左动滑轮(1)和左侧定滑轮(6)组成的滑轮组的左钢丝绳(3)一端固装在所述的转台(14)上,另一端设有吊重挂钩(4);绕在由所述的右动滑轮(11)和右侧定滑轮(12)组成的滑轮组的右钢丝绳(13)一端固装在所述的转台(14)上,另一端设有吊重挂钩(16),在所述的转台(14)两侧还设有左、右锁定缸(5、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用配重装卸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转台(14)底部设有楔块(9)。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用配重装卸机构,由两根提升缸、两根锁定缸、四组吊重钢丝绳和四组滑轮组组成。在装卸过程中不受汽车起重机车架平面空间位置的限制,尤其在车辆总长、后悬受到严格约束,发动机不能下沉时;利用钢丝绳、滑轮组起吊,安全、可靠,钢丝绳与配重为柔性联接,对配重初始摆放位置的控制不那么严格,易于操作;整个机构制造成本低;整个操纵过程时间短,装卸快捷。本技术所以是一种不受汽车起重机车架平面空间位置的限制、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制造成本低、操纵过程时间短、装卸快捷的起重机用配重装卸机构。文档编号B66C23/72GK2717914SQ20042003575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张建军, 马芬芬 申请人: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浦沅分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用配重装卸机构,包括转台(14),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转台(14)两侧对称设有左提升缸(2)和右提升缸(15),所述的左、右提升缸(2、15)的活塞杆向上且在其顶端分别设有左动滑轮(1)和右动滑轮(11),在所述的转台(14)上设有左侧定滑轮(6)和右侧定滑轮(12),绕在由所述的左动滑轮(1)和左侧定滑轮(6)组成的滑轮组的左钢丝绳(3)一端固装在所述的转台(14)上,另一端设有吊重挂钩(4);绕在由所述的右动滑轮(11)和右侧定滑轮(12)组成的滑轮组的右钢丝绳(13)一端固装在所述的转台(14)上,另一端设有吊重挂钩(16),在所述的转台(14)两侧还设有左、右锁定缸(5、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军马芬芬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浦沅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