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脱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19596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立式脱泡机,包括筒体、电机、换向齿轮箱、内钻杆轴、外钻杆转动套、两个蝶形脱泡盘和锥度漏斗,电机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输出端连接换向齿轮箱的主动齿轮,外钻杆转动套套设于内钻杆轴外,换向齿轮箱的从动齿轮套设于内钻杆轴上,换向齿轮箱的输出齿轮套设于外钻杆转动套,换向齿轮箱设于筒体的顶部,筒体包括用于浆料脱泡的内罐和套设于内罐外的外罐,内罐和外罐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控温水的内腔,内钻杆轴、外钻杆转动套均伸入内罐的内部,外钻杆转动套连接有旋转叶片,两个蝶形脱泡盘均安装于内钻杆轴,两个蝶形脱泡盘上下间隔设置,锥度漏斗位于两个蝶形脱料盘之间并上沿设于内罐内壁、下沿位于下部蝶形脱泡盘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泡装置
,更具体涉及立式脱泡机
技术介绍
脱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等带有气泡的液体浆料的脱泡,现有浆料脱泡一般采用添加消泡剂的化学方法或者采用真空搅拌除泡的物理方法。真空搅拌除泡法需将一定物料置于密闭容器中,一边进行搅拌一边使用真空栗进行抽真空。该方法为物理法,通常不会改变物料物理化学性能,但是搅拌都是单向搅拌,搅拌不够充分,影响脱泡效果;由于浆料粘度大,需要加大真空度和延长搅拌时间,随真空度加大,浆料中水的沸点会降低,常温下水分会挥发的较快,浆料中容易挥发的成分也会流失更多,致使浆料结块,甚至导致浆料的成分发生变化,影响浆料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控制浆料温度、搅拌充分的立式脱泡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立式脱泡机,其包括筒体、电机、换向齿轮箱、内钻杆轴、外钻杆转动套、两个蝶形脱泡盘和锥度漏斗,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输出端连接换向齿轮箱的主动齿轮,外钻杆转动套套设于内钻杆轴外,换向齿轮箱的从动齿轮套设于内钻杆轴上,换向齿轮箱的输出齿轮套设于外钻杆转动套,换向齿轮箱设于筒体的顶部,筒体包括用于浆料脱泡的内罐和套设于内罐外的外罐,内罐和外罐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控温水的内腔,内钻杆轴、外钻杆转动套均伸入内罐的内部,外钻杆转动套连接有旋转叶片,两个蝶形脱泡盘均安装于内钻杆轴,两个蝶形脱泡盘上下间隔设置,锥度漏斗位于两个蝶形脱料盘之间并上沿设于内罐内壁、下沿位于下部蝶形脱泡盘上方。由此,利用换向齿轮箱实现内钻杆轴和外钻杆转动套双轴双向传动,具体的,外钻杆转动套带动旋转叶片正方向转动,内钻杆轴带动两个蝶形脱泡盘反方向转动,对浆料实现双向搅拌,提高了搅拌效率,设置两个蝶形脱泡盘,大大提高了脱泡效果,内罐和外罐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控温水的内腔,当内腔内的控温水的温度升高,浆料的温度随着升高,气泡内的气体膨胀促使气泡发生破裂,有效提高了液体浆料的品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向齿轮箱还包括箱体、换向齿轮和同轴齿轮,换向齿轮的一端与主动齿轮啮合,换向齿轮的另一端与从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与同轴齿轮通过传动轴同轴线固定连接,同轴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由此,设备运转时,传动轴带动主动齿轮正方向转动,主动齿轮通过换向齿轮带动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带动内钻杆轴反方向转动,安装于内钻杆轴的两个蝶形脱料盘呈反方向转动;传动轴带动同轴齿轮正方向转动,同轴齿轮带动输出齿轮正方向转动,输出齿轮带动外钻杆转动套正方向转动,安装于外钻杆转动套的旋转叶片呈正方向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筒体包括相互拼接固定在一起的上罐体和下罐体,上罐体和下罐体的拼接处分别沿周向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将内腔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通过腔体连接管道连接。由此,为了便于安装筒体,将筒体设计成相互拼接的上罐体和下罐体,便于安装筒体内的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罐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有检测水流温度的温控探头,温控探头分别与控温水的流量调节装置电连接。由此,设置温控探头时刻监测控温水的温度,从而可以对控温水的温度进行调节,避免其温度太底影响对气泡的作用,也避免温度过高而导致容易挥发的成分,如水及其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质的流失。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水口设于上罐体的外壁上,出水口设置在下罐体的外壁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蝶形脱泡盘是15?40度锥形盘并锥形盘外沿沿圆周方向平行设有若干条螺旋形凹槽。由此,当浆料落入上部脱泡盘并由中心点逐步向边沿扩散,到达边沿时还没有被破坏的较大气泡会被上部脱泡盘边沿的螺旋形凹槽切割,气泡变小,随后通过强大的离心力撞向内罐内壁,然后通过内罐内壁成膜状缓慢流向内罐的下部,浆料经脱泡盘进行薄膜化从而达到破坏浆料中气泡的目的;第一级浆料成膜的效果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例如,浆料投入量的波动,脱泡盘和旋转叶片的转速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脱泡的效果,因此设置下部脱泡盘,当通过上部脱泡盘成膜后的浆料沿内罐内壁流下时沿锥度漏斗流向下部脱泡盘,下部脱泡盘实施浆料的再次脱泡,即重复上部脱泡盘的脱泡过程,使得浆料脱泡效果大幅提升,降低浆料中气泡的含量,提高浆料的品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罐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换向齿轮箱实现旋转叶片和蝶形脱泡盘双向转动搅拌,提高了搅拌效率,利用上下设置的两个蝶形脱泡盘,实现二次脱泡,使得浆料脱泡效果大幅提升,降低浆料中气泡的含量,提高了浆料的品质,筒体设置控温水的内腔,通过控温水,来控制保持浆料的温度,既保证气泡内的气体膨胀促使气泡发生破裂,又避免其温度太底影响对气泡的作用,也避免温度过高而导致容易挥发的成分,如水及其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质的流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式脱泡机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立式脱泡机的换向齿轮箱内上层齿轮分布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立式脱泡机的换向齿轮箱内下层齿轮分布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立式脱泡机的蝶形脱泡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实施方式的立式脱泡机,包括筒体1、电机2、换向齿轮箱3、内钻杆轴4、外钻杆转动套5、两个蝶形脱泡盘6和锥度漏斗7。筒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 111,筒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 112,筒体1上安装有压力监测表19,筒体1的顶部安装有抽气接口 18。筒体1包括用于浆料脱泡的内罐11和套设于内罐11外的外罐12,内罐11和外罐12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控温水的内腔13,外罐12的底部设有支撑架9。电机2通过联轴器21连接有传动轴8,传动轴8的输出端连接换向齿轮箱3的主动齿轮302,外钻杆转动套5套设于内钻杆轴4外,换向齿轮箱3的从动齿轮304套设于内钻杆轴4上,换向齿轮箱3的输出齿轮306套设于外钻杆转动套5,换向齿轮箱3设于筒体1的顶部,内钻杆轴4、外钻杆转动套5均伸入内罐11的内部,外钻杆转动套5连接有旋转叶片51,两个蝶形脱泡盘6均安装于内钻杆轴4,两个蝶形脱泡盘6上下间隔设置,锥度漏斗7位于两个蝶形脱料盘6之间并上沿设于内罐11内壁、下沿位于下部蝶形脱泡盘6上方。利用换向齿轮箱3实现内钻杆轴4和外钻杆转动套5双轴双向传动,具体的,外钻杆转动套5带动旋转叶片51正方向转动,内钻杆轴4带动两个蝶形脱泡盘6反方向转动,对浆料实现双向搅拌,提高了搅拌效率,设置两个蝶形脱泡盘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立式脱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电机(2)、换向齿轮箱(3)、内钻杆轴(4)、外钻杆转动套(5)、两个蝶形脱泡盘(6)和锥度漏斗(7),所述电机(2)通过联轴器(21)连接有传动轴(8),所述传动轴(8)的输出端连接换向齿轮箱(3)的主动齿轮(302),所述外钻杆转动套(5)套设于内钻杆轴(4)外,所述换向齿轮箱(3)的从动齿轮(304)套设于内钻杆轴(4)上,所述换向齿轮箱(3)的输出齿轮(306)套设于外钻杆转动套(5),所述换向齿轮箱(3)设于筒体(1)的顶部,所述筒体(1)包括用于浆料脱泡的内罐(11)和套设于内罐(11)外的外罐(12),所述内罐(11)和外罐(12)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控温水的内腔(13),所述内钻杆轴(4)、外钻杆转动套(5)均伸入内罐(11)的内部,所述外钻杆转动套(5)连接有旋转叶片(51),所述两个蝶形脱泡盘(6)均安装于内钻杆轴(4),所述两个蝶形脱泡盘(6)上下间隔设置,所述锥度漏斗(7)位于两个蝶形脱料盘(6)之间并上沿设于内罐(11)内壁、下沿位于下部蝶形脱泡盘(6)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清辉高芬胡建柏云杨明周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乐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