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弹簧以及铁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772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21:03
空气弹簧(2)具备:上表面板(21);下表面板(22);将上表面板(21)的周缘部和下表面板(22)的周缘部气密地连接而在内部形成空气室(24)的弹性膜(23);与下表面板(22)连接的弹性止动件(25);和从上表面板(21)的上表面敷设至弹性止动件(25)的侧表面的内部配管(45)及内部配线(55)中至少一方。铁道车辆(100)具备:车身(11);转向架(1);设置于车身(11)的接合板(90);和设置于接合板(90)和转向架(1)的转向架构架(3)之间的空气弹簧(2)。贯穿铁道车辆(100)的车身(11)和转向架(1)的配管和/或配线中的一部分由空气弹簧(2)的内部配管(45)和/或内部配线(55)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弹簧的结构、和具备该空气弹簧并将其作为枕簧的铁道车辆的结构。
技术介绍
铁道车辆的车身通过包含枕簧的车身支持装置支持于转向架。枕簧是设置于转向架的转向架构架和车身之间的弹簧,具有缓冲从转向架传递至车身的冲击且改善乘坐感的作用。作为枕簧,通常使用空气弹簧。铁道车辆中具有贯穿车身和转向架的配管以及配线。作为贯穿车身和转向架的配管中的一个,具有制动器配管。制动器配管是连接设置于车身侧的压缩机和设置于转向架的各车轮的制动装置的配管,通过制动配管,压缩空气从压缩机供给至各制动装置。又,作为贯穿车身和转向架的配线,具有电动机的引线、接地线以及传感器线等。作为电动机的引线,已知的有从设置于转向架侧的电动机直接向车身侧竖立并进行配线的情况、和先在转向架中央部汇集后向车身侧竖立并进行配线的情况。在因维修而将车身和转向架进行分离时,贯穿车身和转向架的配管以及配线必须分离成车身侧和转向架侧。将车身和转向架进行分离·结合的作业,由于包括贯穿车身和转向架的配线以及配管的分离·结合作业,因此会花费很多工夫,变得繁杂。因此,以往提出了用于使车身与转向架的分离·结合作业变得简单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的铁道车辆中,在空气弹簧和车身之间设置有嵌入构件。在该嵌入构件内设置有与设置于转向架的制动机构通过软管连接的制动用连接管,该制动用连接管与设置于嵌入构件上表面的定位销连通。此外,在嵌入构件内设置有向空气弹簧的空气室供给压缩空气的连接管以及高度调节阀,该连接管与设置于嵌入构件的上表面的定位销连通。而且,在嵌入构件上载置有车身时,设置于车身的空气压力源与制动机构通过制动用连接管以及软管连接,并且设置于车身的空气压力源与空气弹簧的空气室通过连接管连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73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贯穿车身和转向架的配线以及配管使车身与转向架的分离作业和结合作业变得繁杂。除此以外,对于贯穿车身和转向架的配线以及配管,还存在数量较多、为了抑制位移量而配置于车辆中央部、以及必须避免因车辆的位移而引起的接触等设计阶段中的约束条件,这使车辆的设计变得困难。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是,在车身通过包含空气弹簧的车身支持装置支持于转向架而形成的铁道车辆中,能够实现使贯穿车身和转向架的配线及配管的分离和结合作业变得容易,而且使包括贯穿车身和转向架的配线以及配管在内的车辆设计变得容易。解决问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弹簧具备:上表面板;与上表面板相对配置的下表面板;将所述上表面板的周缘部和所述下表面板的周缘部气密地连接而在内部形成空气室的弹性膜;与所述下表面板连接的弹性止动件;和从所述上表面板的上表面至所述弹性止动件的侧表面敷设的内部配管以及内部配线中至少一方。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铁道车辆具备:车身;转向架;设置于所述车身的接合板;和设置于所述接合板和所述转向架的转向架构架之间的所述空气弹簧。根据上述结构的空气弹簧,敷设有内部配管以及内部配线中至少一方,并且能够将空气弹簧作为配管空间和/或配线空间有效利用。又,在具备这样的空气弹簧的铁道车辆中,贯穿车身和转向架的配线和/或配管在空气弹簧中汇集,因此容易将铁道车辆形成为将设置于车辆侧的接合板与空气弹簧进行连接以此使贯穿车身和转向架的配线以及配管相连接的结构。而且,通过使铁道车辆形成为这样的结构,以此能够容易实现使贯穿车身和转向架的配线和/或配管的分离和结合作业变得容易的结构。又,空气弹簧的内部配管和/或内部配线作为贯穿车身和转向架的配线和/或配管中的一部分使用,以此使贯穿铁道车辆的车身和转向架的配线和/或配管整理得井井有条,除此以外,以往在车身相对于转向架发生位移时容易接触的配线以及配管的部分通过空气弹簧的内部。因此,能够避免因车辆位移而引起的配管和/或配线的接触。而且,在铁道车辆的设计时,如上所述决定贯穿铁道车辆的车身和转向架的配线和/或配管的布置,从而能够提高车辆设计的自由度,并且使车辆的设计变得容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将空气弹簧内部作为配管和/或配线空间有效利用。而且,使这样的空气弹簧作为枕簧配备于铁道车辆,从而能够容易实现使贯穿车身和转向架的配线和/或配管的分离和结合作业变得容易的结构。此外,在如上所述的空气弹簧作为枕簧配备的铁道车辆中,能够避免因车辆位移而引起的配管或配线的接触。像这样在铁道车辆的设计时,如上所述决定贯穿车身和转向架的配线以及配管的布置,从而使车辆的设计变得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铁道车辆中转向架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转向架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空气弹簧和接合板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IV-IV向视剖视图;图5是图4中V-V截面剖视图;图6是图3中VI-VI向视剖视图;图7是图3中VII-VII向视剖视图;图8是示出贯穿铁道车辆的转向架和车身的配线以及配管的连接结构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铁道车辆100中转向架1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铁道车辆用转向架1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贯穿铁道车辆100的转向架1和车身11的配线以及配管的连接结构的图。首先,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铁道车辆100的概略结构开始进行说明。如图1、图2所示,铁道车辆100由如下结构构成:转向架1;和通过包括作为枕簧的空气弹簧2的车身支持装置支持于转向架1的车身11。转向架1中具备支承车身11的转向架构架3。转向架构架3由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一组平行的侧梁31、在车宽方向(枕木方向)上连接这些侧梁31的一组横梁32、在车辆长度方向上连接一组横梁32的多个增强梁33以及在车辆长度方向上连接一组横梁32的一组辅助梁34等构成。横跨辅助梁34和侧梁31载置有空气弹簧2。在一组侧梁31之间配置有前后一对车轴5,在车轴5的车宽方向两侧固定有车轮6。车轴5的车宽方向两端部通过轴箱支持装置7支持于侧梁。轴箱支持装置7由在车宽方向上比车轮6靠近外侧的位置上旋转自如地支持车轴5的轴承71、容纳轴承71的轴箱72、以及连接轴箱72的上部与侧梁31的轴簧73等构成。在横梁32上安装有电动机9和齿轮箱10。电动机9的输出轴与容纳于齿轮箱10的减速齿轮连接,电动机9的输出通过减速齿轮传递至车轴5。多个转向架侧引线91(转向架侧配线的一个示例)被导出至电动机9的上部,这些多个转向架侧引线91如下所述与车身侧引线15(车身侧配线的一个示例,参照图8)连接。在横梁32上设置有用于对车轮6的旋转进行制动的踏面制动装置8。踏面制动装置8由安装于横梁32的制动缸81、接收制动缸81的输出并使推杆84工作的动力传递机构82、以及安装于推杆84梢端且与车轮6的踏面压力接合或分离的闸瓦83等构成。制动缸81是空气气缸,通过由设置于车身11侧的空气源85供给的压缩空气执行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0/CN105393018.html" title="空气弹簧以及铁道车辆原文来自X技术">空气弹簧以及铁道车辆</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弹簧,具备:上表面板;与上表面板相对配置的下表面板;将所述上表面板的周缘部和所述下表面板的周缘部气密地连接而在内部形成空气室的弹性膜;与所述下表面板连接的弹性止动件;和从所述上表面板的上表面至所述弹性止动件的侧表面敷设的内部配管以及内部配线中至少一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7.31 JP 2013-1595671.一种空气弹簧,具备:
上表面板;
与上表面板相对配置的下表面板;
将所述上表面板的周缘部和所述下表面板的周缘部气密地连接而在内部形成空气室的弹性膜;
与所述下表面板连接的弹性止动件;和
从所述上表面板的上表面至所述弹性止动件的侧表面敷设的内部配管以及内部配线中至少一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配管以及内部配线中至少一方通过所述上表面板、所述空气室、所述下表面板以及所述弹性止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配管以及内部配线中至少一方的一部分由形成圆弧地通过所述空气室的可挠性配管或可挠性配线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弹簧是铁道车辆的枕簧;
所述内部配管是从设置于所述铁道车辆的车身侧的空气源向设置于所述铁道车辆的转向架的制动装置输送压缩空气的制动配管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弹簧是铁道车辆的枕簧;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村武宏奥村泰史大西一弘岡山千裕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