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及作业车辆的应急行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9922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2:30
动力传递装置包括齿轮机构、旋转轴固定部、动力传递部及可变动力传递部。齿轮机构包括第一、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第一、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分别包括彼此不同的第一~第三旋转机构、第四~第六旋转机构。动力传递部能够将第二旋转机构的驱动力传递给第四旋转机构。旋转轴固定部能够使第三、第五旋转机构的旋转轴一体动作。可变动力传递部包括输入驱动力的输入部及将所输入的驱动力以下的驱动力输出的输出部。控制部包括连接变更部及驱动力变换控制部。连接变更部至少利用旋转轴固定部使第三、第五旋转机构的旋转轴一体动作。驱动力变换控制部对可变动力传递部进行控制,以使得能够将发动机的输出变换为适当的驱动力而传递给输出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作为轮式装载机等作业车辆,公知具有变矩器和多级式变速装置的动力传递装置(以下,称为“扭矩变换式变速装置”)的作业车辆。另一方面,近些年,作为替代扭矩变换式变速装置的动力传递装置,公知HMT (液压-机械式变速装置)及EMT (电-机械式变速装置)。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HMT具有齿轮机构和与齿轮机构的旋转机构连接的马达,将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的一部分变换为液压而传递给行驶装置,并且将驱动力的其余部分机械地传递给行驶装置。为了能够进行无级变速,EMT具有例如行星齿轮机构和电动马达。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齿轮、行星架、环形齿轮的三机构中的第一机构与输入轴连结,第二机构与输出轴连结。另外,第三机构与电动马达连结。电动马达根据作业车辆的行驶状况,作为马达及发电机中的任一方发挥功能。在EMT中,通过使该电动马达的旋转速度发生变化,来使输出轴的旋转速度比无级地变化。另外,在HMT中,使用液压马达来代替EMT中的电动马达。液压马达根据作业车辆的行驶状况,作为马达及栗中的任一方发挥功能。与EMT相同,在HMT中,通过使该液压马达的旋转速度发生变化,来使相对于输入轴的输出轴的旋转速度比无级地变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92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搭载有上述EMT、HMT等的混合动力型作业车辆中,如果马达发生故障,则不能将速度比控制为目标值。因此,如果马达发生故障,则混合动力车辆行驶自身变得困难。但是,希望马达在运行中等发生异常时,至少能够移动到不对其他作业车辆的运行造成影响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混合动力型作业车辆中,在内部的设备(特别是马达)发生异常时,能够进行应急行驶。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态的作业车辆具备发动机、液压栗、工作装置、行驶装置、动力传递装置和控制部。液压栗被发动机驱动。工作装置被从液压栗排出的工作油驱动。行驶装置被发动机驱动。动力传递装置将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给行驶装置。控制部对动力传递装置进行控制。动力传递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出轴、齿轮机构、第一马达、第二马达、旋转轴固定部、动力传递部以及可变动力传递部。齿轮机构将输入轴的旋转传递给输出轴。齿轮机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彼此不同的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及第三旋转机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彼此不同的第四旋转机构、第五旋转机构及第六旋转机构。发动机经由输入轴能够与第一旋转机构连接。动力传递部能够将第二旋转机构的驱动力传递给第四旋转机构。旋转轴固定部能够使第三旋转机构的旋转轴和第五旋转机构的旋转轴一体动作。输出轴与第六旋转机构连接。可变动力传递部包括输入驱动力的输入部和将所输入的驱动力以下的驱动力输出的输出部。控制部包括异常检测部、连接变更部和驱动力变换控制部。异常检测部检测第一马达与第二马达中至少一方的马达是否存在异常。连接变更部至少利用旋转轴固定部使第三旋转机构的旋转轴与第五旋转机构的旋转轴一体动作,来改变动力传递装置内的机构的连接关系,即使不使一方的马达驱动,也能够将发动机的输出传递到输出轴。驱动力变换控制部对可变动力传递部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将发动机的输出变换为适当的驱动力而传递给输出轴。优选旋转轴固定部包括L离合器和Η离合器。L离合器能够与固定端连接或断开。Η离合器能够使第三旋转机构与第五旋转机构连接或断开。优选连接变更部使L离合器和Η离合器均处于接合状态。优选可变动力传递部包括F离合器和R离合器中的一方即第一离合器。优选F离合器与使行驶装置向前进方向驱动的齿轮机构连接。优选R离合器与使行驶装置向后退方向驱动的齿轮机构连接。优选驱动力变换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在作业车辆起步时,逐渐提高第一离合器的离合器压力。优选可变动力传递部包括Η离合器和L离合器中的一方即第二离合器。优选驱动力变换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在作业车辆起步时,使Η离合器和L离合器中的另一方即第三离合器接合后,逐渐提高第二离合器的离合器压力。优选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在进行连接变更部的动作或驱动力变换控制部的控制时,发动机的旋转速度不超过规定的上限值。优选该作业车辆还具备能量存储部,该能量存储部至少储存第二马达所产生的能量,能够将能量至少输出到第二马达。优选可变动力传递部包括F离合器和R离合器中的一方即第一离合器。F离合器与使行驶装置向前进方向驱动的齿轮机构连接。R离合器与使行驶装置向后退方向驱动的齿轮机构连接。优选在异常检测部检测到第一马达不能旋转时,连接变更部至少使L离合器处于释放状态。另外,优选驱动力变换控制部进行控制,以提高第一离合器的离合器压力,在第一离合器接合后使第二马达产生能量,使所产生的能量储存于能量存储部。优选在能量存储部储存有规定的第一量以上的能量时,连接变更部使L离合器处于释放状态,使Η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优选驱动力变换控制部解除第一离合器的接合,使用在能量存储部中储存的能量来驱动第二马达,从而驱动输出轴。优选在能量存储部储存的能量低于比第一量小的规定的第二量时,驱动力变换控制部使第二马达的驱动结束。优选连接变更部使Η离合器处于释放状态。优选驱动力变换控制部进行控制,以提高第一离合器的离合器压力。而且,优选驱动力变换控制部在第一离合器接合后利用发动机的驱动力使第二马达产生能量,使所产生的能量存储于能量存储部。优选在能量存储部储存的能量大于比第二量小的第三量时,驱动力变换控制部在使用存储于能量存储部的能量使第二马达旋转后,使第一离合器接合,以使第一离合器的输入输出旋转轴的旋转同步。优选在能量存储部储存的能量比第三量小时,驱动力变换控制部进行控制,逐渐提高第一离合器的离合器压力,使第一离合器接合。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的控制方法是以下所述的作业车辆的控制方法。该作业车辆具备发动机、液压栗、工作装置、行驶装置和动力传递装置。液压栗被发动机驱动。工作装置被从液压栗排出的工作油驱动。行驶装置被发动机驱动。动力传递装置将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给行驶装置。动力传递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出轴、齿轮机构、第一马达、第二马达、旋转机构连接部、动力传递部和可变动力传递部。在动力传递装置中,通过使第一马达或第二马达的旋转速度发生变化,来使输出轴相对于输入轴的旋转速度比发生变化。齿轮机构将输入轴的旋转传递给输出轴。齿轮机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彼此不同的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及第三旋转机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彼此不同的第四旋转机构、第五旋转机构及第六旋转机构。发动机经由输入轴能够与第一旋转机构连接。动力传递部能够将第二旋转机构的驱动力传递给第四旋转机构。旋转轴固定部能够使第三旋转机构的旋转轴和第五旋转机构的旋转轴一体动作。输出轴与第六旋转机构连接。可变动力传递部包括输入驱动力的输入部和将所输入的驱动力以下的驱动力输出的输出部。该控制方法包括第一步骤、第二步骤以及第三步骤。在第一步骤中,作业车辆检测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中的至少一方是否存在异常。在第二步骤中,作业车辆至少利用旋转轴固定部使第三旋转机构的旋转轴和第五旋转机构的旋转轴一体动作,来改变动力传递装置内的机构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发动机;液压泵,其被所述发动机驱动;工作装置,其被从所述液压泵排出的工作油驱动;行驶装置,其被所述发动机驱动;动力传递装置,其将来自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行驶装置;控制部,其对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进行控制;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出轴、齿轮机构、第一马达、第二马达、旋转轴固定部、动力传递部和可变动力传递部,在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中,通过使所述第一马达或所述第二马达的旋转速度发生变化,来使所述输出轴相对于所述输入轴的旋转速度比发生变化,所述齿轮机构将所述输入轴的旋转传递给所述输出轴,所述齿轮机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彼此不同的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及第三旋转机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彼此不同的第四旋转机构、第五旋转机构及第六旋转机构,所述发动机经由所述输入轴能够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连接,所述动力传递部能够将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四旋转机构,所述旋转轴固定部能够使所述第三旋转机构的旋转轴和所述第五旋转机构的旋转轴一体动作,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六旋转机构连接,所述可变动力传递部包括输入驱动力的输入部和将所输入的驱动力以下的驱动力输出的输出部,所述控制部包括:异常检测部,其检测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中的至少一方是否存在异常;连接变更部,其至少利用所述旋转轴固定部使所述第三旋转机构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五旋转机构的旋转轴一体动作,来改变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内的机构的连接关系,以使得即使不驱动至少一方的所述马达,也能够将所述发动机的输出传递到所述输出轴;驱动力变换控制部,其对所述可变动力传递部进行控制,以将所述发动机的输出变换为适当的驱动力而传递给所述输出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岸本泰树门田浩宫本俊辅大藏泰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