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排涝吸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9683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排涝吸污车,包括车架本体(1),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吸污罐(2),吸污罐(2)顶部通过回转支承(3)设置有吸污臂(4),吸污罐(2)前端的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冷却水箱(5),冷却水箱(5)上设置液压油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1)上一侧设置有真空泵(7),相对侧设置有排涝泵(8),排涝泵(8)一侧的冷却水箱(5)侧端通过安装支架(9)固定有软管卷盘A(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吸污车的排涝能力有限,仅能靠吸污罐来储存水,排涝效果差,无法真正实现排涝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清洁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排涝吸污车
技术介绍
吸污车是收集、中转清理运输污泥、污水,避免二次污染的新型环卫车辆,吸污车可自吸自排,工作速度快,容量大,运输方便,适用于收集运输粪便、泥浆、原油等液体物质。吸污车采用国内技术领先的吸污车真空栗,吸力大,吸程远,特别适合用于下水道内的淤积物的抽吸、装运和排卸,尤其是可吸下水道泥浆、淤泥、石子、砖块等较大物体。作为环卫车辆,现有的吸污车在排涝过程中也有很高频率的运用,但是传统吸污车的排涝能力有限,只能靠吸污罐吸水,然后在将水排到指定区域,排涝效果以及排涝效率都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排涝吸污车,本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吸污车的排涝能力有限,仅能靠吸污罐来储存水,排涝效果差,无法真正实现排涝功能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种多功能排涝吸污车,包括车架本体(1),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吸污罐(2),吸污罐(2)顶部通过回转支承(3)设置有吸污臂(4),吸污罐(2)前端的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冷却水箱(5),冷却水箱(5)上设置液压油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1)上一侧设置有真空栗(7),相对侧设置有排涝栗(8),排涝栗(8)—侧的冷却水箱(5)侧端通过安装支架(9)固定有软管卷盘A(10)。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吸污罐(2)两侧对称设置有储管架(11),储管架(11)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圆柱形储管通孔(12)。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吸污罐(2)前端通过液压举升油缸(13)与车架本体(1)连接,吸污罐(2)后端通过尾部对称设置的挂耳(14)与车架本体(1)转动连接。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安装支架(9)通过中心转轴(15)与冷却水箱(5)转动连接。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吸污罐(2)尾部设置有软管卷盘B(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本技术在现有联合吸污车上加设排涝栗,同时在吸污罐两侧增加储管架,用于装载排涝管,不但可以通过排涝栗实现原地排涝功能,而且还可以同时通过吸污罐吸收、存储和排放水,特别适合在灾情较为严重的区域使用,可以短时间内实现排涝,排涝效果和效率明显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不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结构不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储管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包括车架本体1,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吸污罐2,吸污罐2顶部通过回转支承3设置有吸污臂4,吸污罐2前端的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冷却水箱5,冷却水箱5上设置液压油箱6,所述车架本体1上一侧设置有真空栗7,相对侧设置有排涝栗8,排涝栗8—侧的冷却水箱5侧端通过安装支架9固定有软管卷盘A10;所述吸污罐2两侧对称设置有储管架11,储管架11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圆柱形储管通孔12;所述吸污罐2前端通过液压举升油缸13与车架本体1连接,吸污罐2后端通过尾部对称设置的挂耳14与车架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9通过中心转轴15与冷却水箱5转动连接;所述吸污罐2尾部设置有软管卷盘B16。结合图1、2、3简述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本技术在排涝过程中,首先将软管卷盘A10、软管卷盘B16上的软管按照实际需求,接在排涝栗8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将水排到指定区域内,然后或者同时启动真空栗7,根据需要选用储管架11内存储的水管连接在吸污臂4,实现同时排涝功能。本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多功能排涝吸污车,包括车架本体(1),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吸污罐(2),吸污罐(2)顶部通过回转支承(3)设置有吸污臂(4),吸污罐(2)前端的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冷却水箱(5),冷却水箱(5)上设置液压油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1)上一侧设置有真空栗(7),相对侧设置有排涝栗(8),排涝栗(8)—侧的冷却水箱(5)侧端通过安装支架(9)固定有软管卷盘A( 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涝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罐(2)两侧对称设置有储管架(11),储管架(11)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圆柱形储管通孔(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涝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罐(2)前端通过液压举升油缸(13)与车架本体(1)连接,吸污罐(2)后端通过尾部对称设置的挂耳(14)与车架本体(1)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涝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9)通过中心转轴(15)与冷却水箱(5)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涝吸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罐(2)尾部设置有软管卷盘B( 1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排涝吸污车,包括车架本体(1),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吸污罐(2),吸污罐(2)顶部通过回转支承(3)设置有吸污臂(4),吸污罐(2)前端的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冷却水箱(5),冷却水箱(5)上设置液压油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1)上一侧设置有真空泵(7),相对侧设置有排涝泵(8),排涝泵(8)一侧的冷却水箱(5)侧端通过安装支架(9)固定有软管卷盘A(10),本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吸污车的排涝能力有限,仅能靠吸污罐来储存水,排涝效果差,无法真正实现排涝功能的问题。【IPC分类】E03F7/10【公开号】CN205077612【申请号】CN201520902522【专利技术人】黄霏, 李军超, 王锦, 徐京宁 【申请人】淮安市翔龙特种车辆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9日【申请日】2015年11月1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排涝吸污车,包括车架本体(1),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吸污罐(2),吸污罐(2)顶部通过回转支承(3)设置有吸污臂(4),吸污罐(2)前端的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冷却水箱(5),冷却水箱(5)上设置液压油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1)上一侧设置有真空泵(7),相对侧设置有排涝泵(8),排涝泵(8)一侧的冷却水箱(5)侧端通过安装支架(9)固定有软管卷盘A(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霏李军超王锦徐京宁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翔龙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