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排涝抢险车的潜水泵放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373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排涝抢险车的潜水泵放置架,包括车架本体,车架本体上设置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的两侧设置有可以打开的车门,在储物箱的中部设置有潜水泵;所述储物箱的中部,在其原来放置潜水泵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放置潜水泵的潜水泵架;所述的潜水泵架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包括沿车宽方向平行设置的两条导轨;所述的导轨内通过滚轮连接有底板A和底板B,底板A和底板B可通过外力沿导轨方向向外抽拉,伸出车门。

A submersible pump placing frame for flood drainage and rescu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排涝抢险车的潜水泵放置架
本技术涉及环保清洁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排涝抢险车的潜水泵放置架。
技术介绍
排涝抢险车是以搭载检修人员,装载工机具和施工为一体,以汽车发动机作为动力源,直接驱动发电机和空压机,为抢修现场提供足够的气源和电源。专利号为201520902388.4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排涝电源救险车,包括车架本体1,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储物箱2,储物箱2内设置有应急电源装置,所述储物箱2前部的车架本体上通过回转支承设置有可伸缩吊臂装置,储物箱2中部设置有潜水泵,尾部设置有自吸排污泵;所述可伸缩吊臂装置包括与回转支承上端面固定的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部垂直设置有固定垂直臂,固定垂直臂上端通过转轴铰接有伸缩吊臂,固定垂直臂与伸缩吊臂之间设置有举升油缸;所述伸缩吊臂由多个吊臂单体构成,吊臂单体之间通过伸缩油缸连接。该技术方案在车架本体上加设可伸缩吊臂装置,并通过回转支承实现全方位的选择,同时在储物箱内加设自吸排污泵等排涝设施,实现了排涝救险设备一次性到位,从而提高了排涝作业的效率。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工人将潜水泵搬运至储物箱的外侧,再通过伸缩吊臂装置将潜水泵装卸到需要作用区域。由于潜水泵的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大,需要多名工人一起合作协调才能将潜水泵搬运至储物箱的外侧,非常的麻烦,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排涝抢险车的潜水泵放置架,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排涝抢险车的潜水泵放置架,包括车架本体,车架本体上设置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的两侧设置有可以打开的车门,在储物箱的中部设置有潜水泵;所述储物箱的中部,在其原来放置潜水泵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放置潜水泵的潜水泵架;所述的潜水泵架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包括沿储物箱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的两条导轨;所述的导轨内通过滚轮连接有底板A和底板B,底板A和底板B可通过外力沿导轨方向向外抽拉,伸出车门。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A和底板B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上连接有作用于导轨中的滚轮。进一步的,所述底板A和底板B分别与其各自的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板。进一步的,所述的导轨包括内导轨和外导轨,其由工字梁制成,通过工字梁的腹板将其分隔成内导轨和外导轨;底板A和底板B的滚轮分别作用在内导轨或外导轨中。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A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内角钢与滚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板A采用槽钢制成,其侧壁直接与滚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板A以及其连接块的滚轮作用在内导轨中。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B以及底板B的连接块均通过外角钢与滚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底板B及其连接块的滚轮作用在外导轨中。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A和底板B沿底座的中线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A和底板B的边缘处,其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向上的围板。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底座的上侧,沿导轨方向固定设置有护栏。进一步的,所述的护栏包括垂直固定在底座顶面的立柱,以及固定在立柱顶部之间的横梁。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侧壁与连接块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梁。进一步的,所述立柱顶部的侧壁与连接块末端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梁。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与横梁、斜梁和底座的顶面之间,以及斜梁与底座的顶面之间均设置有加固板。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采用空心的金属管时,在立柱的顶部设置有挡板。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固板选用不同型号的三角板。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排涝抢险车的潜水泵放置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储物箱内设置的潜水泵架的底座,底板A和底板B能通过滚轮沿着轨道的方向伸出车外,即潜水泵放置在底板A或底板B上,可以通过外力的影响伸出车外;便于吊机的工作。解决了工作人员搬运潜水泵费事费力的问题。本技术方案操作方便,省事省力;进一步的提高了排涝作业的效率。(2)底板A和底板B上连接块的设置,以及内导轨和外导轨的配合;在轨道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了底板A和底板B的行程;使得潜水泵架能向外延伸的更长,更便于吊机的操作。(3)底板A和底板B沿底座中线对称设置,使得底座的受力更均匀,增加了底座的稳定性;同时,也间接的增加了潜水泵架的安全性。(4)围板的设置,可以卡住潜水泵的最底端,使其放置在潜水泵架上不会受外力影响而来回移动。(5)护栏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对潜水泵起到保护作用,使其不会受抢险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刹车和加速的影响而晃动;另外,也更加方便工作者利用绳索将潜水泵固定与潜水泵架的护栏上;对潜水泵做到进一步的固定,避免潜水泵在抢险车在行驶过程中左右移动或转弯或颠簸的影响而倾倒;对潜水泵起到了进一步的保护作用。(6)堵板的设置,起到了一定的防水作用;避免立柱中会有水进入到立柱(矩形管)的内部,形成积水,腐蚀立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中抢险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图。图4是图2中B-B向剖视图。图5是图2中C-C向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侧视图。附图中的标号为:A1-车架本体、A2-储物箱、A21-车门;B10-底座、B1-导轨、B11-内导轨、B12-外导轨、B2-滚轮、B21-中心轴、B22-垫片、B23-深沟球轴承、B3-底板A、B31-连接块A、B4-底板B、B41-连接块B、B5-内角钢、B6-外角钢、B7-加固板、B8-围板、B9-护栏、B91-立柱、B92-横梁、B93-斜梁、B94-堵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用于排涝抢险车的潜水泵放置架,包括车架本体A1,车架本体A1上设置有储物箱A2;所述储物箱A2的两侧设置有可以打开的车门A21,在储物箱A2的中部设置有潜水泵;所述储物箱A2的中部,在其原来放置潜水泵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放置潜水泵的潜水泵架;所述的潜水泵架包括固定在储物箱A2内底面上的底座B10,所述底座B10的长度与储物箱A2的宽度相同,并沿储物箱A2的宽度方向设置。底座B10包括沿储物箱A2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的两条导轨B1;所述的导轨B1采用工字梁制成,以工字梁的腹板为分界线将其分隔成两条导轨,工字梁的内开档形成内导轨B11,工字梁的外开档形成外导轨B12;所述的内导轨B11和外导轨B12,分别通过作用于内导轨B11或外导轨B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排涝抢险车的潜水泵放置架,包括车架本体(A1),车架本体(A1)上设置有储物箱(A2);所述储物箱(A2)的两侧设置有可以打开的车门(A21),在储物箱(A2)的中部设置有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箱(A2)的中部,在其原来放置潜水泵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放置潜水泵的潜水泵架;所述的潜水泵架包括底座(B10),所述的底座(B10)包括沿储物箱(A2)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的两条导轨(B1);所述的导轨(B1)内通过滚轮(B2)连接有底板A(B3)和底板B(B4),底板A(B3)和底板B(B4)可通过外力沿导轨(B1)方向向外抽拉,伸出车门(A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排涝抢险车的潜水泵放置架,包括车架本体(A1),车架本体(A1)上设置有储物箱(A2);所述储物箱(A2)的两侧设置有可以打开的车门(A21),在储物箱(A2)的中部设置有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箱(A2)的中部,在其原来放置潜水泵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放置潜水泵的潜水泵架;所述的潜水泵架包括底座(B10),所述的底座(B10)包括沿储物箱(A2)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的两条导轨(B1);所述的导轨(B1)内通过滚轮(B2)连接有底板A(B3)和底板B(B4),底板A(B3)和底板B(B4)可通过外力沿导轨(B1)方向向外抽拉,伸出车门(A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涝抢险车的潜水泵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A(B3)和底板B(B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B31、B41),所述的连接块(B31、B41)上连接有作用于导轨(B1)中的滚轮(B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涝抢险车的潜水泵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A(B3)和底板B(B4)分别与其各自的连接块(B31、B41)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板(B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涝抢险车的潜水泵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B1)包括内导轨(B11)和外导轨(B12);所述底板A(B3)和底板B(B4)及其各自对应的连接块(B31、B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辉黄霏徐京宁王锦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翔龙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