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电动车支架,其包括电动车壳体和设置在电动车壳体后部的支撑架,支撑架为U形,支撑架包括底板和连接在底板两侧的侧臂,支撑架的两侧臂分别与电动车壳体的前后侧板固定连接,支撑架的侧臂与电动车壳体呈一定的角度设置,该角度α为30°-80°,支撑架的底板与两侧臂之间呈一定角度设置,该角度β为30°-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折叠电动车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革新,为了便于电动车减小体积,便于携带,方便装入汽车后备箱或进电梯,电动车逐渐发展为可折叠的电动车,现有技术中,电动车的支撑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支撑架设置在电动车的左侧,停车时,电动车倾斜放置,支撑架以一定的倾斜角对电动车形成支撑,当电动车骑行时,需要将支撑架向后转动,使其与路面相隔一定高度;另一种支撑架是与电动车转动配合,停车时,支撑架撑在后轮胎的下方形成支撑,需要将电动车向前推,支撑架向后弯。这两种支撑架的共同点是支撑架与电动车都是转动配合。因为折叠电动车在折叠后整体结构变化较大,上述的普通电动车的支撑架往往无法适用,甚至会影响电动车的折叠,尤其是通过折叠电动车的横梁来实现折叠的电动车,即使装了支撑架,也无法保持电动车的稳定。因此,大多数折叠电动车都不设置支撑架,折叠后通常靠在墙边上,或者直接放倒,因此,需要对折叠电动车的支撑架进行改进,使其方便在折叠后对电动车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指出现有的折叠电动车在折叠后无法支持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前述问题的折叠电动车支架。实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种折叠电动车支架,其包括电动车壳体和设置在电动车壳体后部的支撑架,支撑架为U形,支撑架包括底板和连接在底板两侧的侧臂,支撑架的两侧臂分别与电动车壳体的前后侧板固定连接,支撑架的侧臂与电动车壳体呈一定的角度设置,该角度α为30° -80°,支撑架的底板与两侧臂之间呈一定角度设置,该角度β为30° -80°。为了使支撑架与电动车壳体能够牢固地连接,所述的支撑架的两侧臂的顶端都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至少设有两个装配孔,连接部与两侧臂呈一定角度设置,其角度γ为120。 -150。。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电动车壳体中部设有腔体,电动车车把、车座折叠后收纳在腔体内,电动车的电池固定安装在腔体的底部。为了增强支撑架的防滑性能,同时防止支撑架的底板刮花地板,所述的支撑架的底板上设有垫板,垫板上设有防滑条纹,垫板为橡胶材质的。本技术的折叠电动车支架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折叠电动车支架,支撑架与电动车壳体固定连接,连接更加牢固,电动车折叠之后,车把、车座都能收入电动车壳体的腔体内,电动车壳体的形状为长条状,近似瑞士军刀,将电动车壳体竖起来放置,支撑架与电动车的后轮胎成为两个支点,并且支撑架和电动车的后轮胎呈一定的角度,能使折叠电动车折叠后稳定地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折叠电动车支架的装配图;图中,1为电动车壳体,2为支撑架,21为侧臂,22为底板,23为连接部,24为垫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折叠电动车支架,其包括电动车壳体1和设置在电动车壳体1后部的支撑架2,支撑架2为U形,支撑架2包括底板22和连接在底板两侧的侧臂21,支撑架2的两侧臂21分别与电动车壳体1的前后侧板固定连接,支撑架2的侧臂21与电动车壳体1呈一定的角度设置,该角度α为30° -80°,支撑架2的底板22与两侧臂21之间呈一定角度设置,该角度β为30° -80°。为了使支撑架2与电动车壳体1能够牢固地连接,所述的支撑架2的两侧臂21的顶端都设有连接部23,连接部23上至少设有两个装配孔,连接部23与两侧臂21呈一定角度设置,其角度γ为120° -150°。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电动车壳体1中部设有腔体,电动车车把、车座折叠后收纳在腔体内,电动车的电池固定安装在腔体的底部。为了增强支撑架的防滑性能,同时防止支撑架2的底板22刮花地板,所述的支撑架2的底板22上设有垫板24,垫板24上设有防滑条纹,垫板24为橡胶材质的。本技术的折叠电动车支架,电动车壳体的外形类似瑞士军刀的壳体,折叠电动车折叠时,车把、车座及车座支架都收入电动车壳体的腔体内,前轮胎和后轮胎分别位于电动车壳体的前后两侧,将电动车壳体立起来,后轮胎和支撑架2能够自然形成两个支撑点,支撑电动车的平衡,可以在任意位置放置。在支撑架2前后两侧的连接部上分别设有两个装配孔,使用螺栓穿过装配孔与电动车壳体固定连接。支撑架2的侧臂21与电动车壳体1的角度设置为30° -80°,支撑架2的底板22与两侧臂21之间的角度设置为30° -80°,可以增强支撑架2对电动车壳体1的支撑力,增强稳定性。支撑架2与电动车壳体1之间位置固定,不会发生转动,因此,支撑时,稳定性更好。在支撑架2的底部设置了垫板24,既可以防止支撑架将地板刮花,又可以增强稳定性。以上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和变化而得到相对应的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折叠电动车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动车壳体和设置在电动车壳体后部的支撑架,支撑架为U形,支撑架包括底板和连接在底板两侧的侧臂,支撑架的两侧臂分别与电动车壳体的前后侧板固定连接,支撑架的侧臂与电动车壳体呈一定的角度设置,该角度α为30° -80°,支撑架的底板与两侧臂之间呈一定角度设置,该角度β为30° -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动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的两侧臂的顶端都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至少设有两个装配孔,连接部与两侧臂呈一定角度设置,其角度γ 为 120。 -1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动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车壳体中部设有腔体,电动车车把、车座折叠后收纳在腔体内,电动车的电池固定安装在腔体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动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的底板上设有垫板,垫板上设有防滑条纹,垫板为橡胶材质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电动车支架,其包括电动车壳体和设置在电动车壳体后部的支撑架,支撑架为U形,支撑架包括底板和连接在底板两侧的侧臂,支撑架的两侧臂分别与电动车壳体的前后侧板固定连接,支撑架的侧臂与电动车壳体呈一定的角度设置,该角度α为30°-80°,支撑架的底板与两侧臂之间呈一定角度设置,该角度β为30°-80°。【IPC分类】B62K15/00【公开号】CN205059871【申请号】CN201520626906【专利技术人】黄莉娜, 邵建新 【申请人】大斧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2日【申请日】2015年8月1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电动车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动车壳体和设置在电动车壳体后部的支撑架,支撑架为U形,支撑架包括底板和连接在底板两侧的侧臂,支撑架的两侧臂分别与电动车壳体的前后侧板固定连接,支撑架的侧臂与电动车壳体呈一定的角度设置,该角度α为30°‑80°,支撑架的底板与两侧臂之间呈一定角度设置,该角度β为30°‑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莉娜,邵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大斧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