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装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3830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1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装阀,属于灌装设备配件领域,解决了灌装液体流动不顺畅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阀体、阀套和排气管,阀套的入口端从阀体的出口端伸入阀体内部,阀套的出口端位于阀体的出口端的外部,在阀套与阀体之间设有弹簧,排气管从阀体和阀套中穿过,排气管与阀体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排气管与阀套之间具有第二间隙,阀体的入口端设有安装套筒,排气管从安装套筒的中心孔中穿过,安装套筒的封闭端设有安装孔,排气管与安装孔密封配合,安装套筒的筒体上设有贯穿筒体内、外侧壁的流通孔,流通孔、安装套筒的中心孔、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依次连接形成输液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负压灌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装阀,属于灌装设备配件领域,解决了灌装液体流动不顺畅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阀体、阀套和排气管,阀套的入口端从阀体的出口端伸入阀体内部,阀套的出口端位于阀体的出口端的外部,在阀套与阀体之间设有弹簧,排气管从阀体和阀套中穿过,排气管与阀体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排气管与阀套之间具有第二间隙,阀体的入口端设有安装套筒,排气管从安装套筒的中心孔中穿过,安装套筒的封闭端设有安装孔,排气管与安装孔密封配合,安装套筒的筒体上设有贯穿筒体内、外侧壁的流通孔,流通孔、安装套筒的中心孔、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依次连接形成输液通道,本技术主要用于负压灌装。【专利说明】灌装阀
本技术涉及灌装设备配件,特别是一种灌装阀。
技术介绍
如图5所示,在负压灌装技术中使用的灌装阀包括阀体01、阀套02和排气管03。 阀体、阀套都为管状结构。阀套的入口端伸入在阀体内部,出口端位于阀体外部。阀套上设 有凸缘部位,在阀套与阀体之间设有弹簧04,该弹簧的一端受到凸缘的限制,弹簧的另一端 受到阀体的限制。排气管通过安装座05与阀体固定连接。阀套在弹簧作用下向排气管的 末端运动,使得阀套与排气管之间形成密封连接。排气管的出口端凸出在阀体外部。使用 时灌装阀的阀体安装在储液罐内,排气管伸入在储液罐内并高于液面。液体从安装座周围 进入阀体内部,再进入到阀套内部。待容器的开口部位向阀套所在位置运动并挤压阀套,使 得阀套向阀体的入口端运动,阀套与排气管之间斜面与倒角的密封连接关系消失,液体从 阀套的出液端流出。液体流入容器内,受挤压的空气通过排气管排出。这样结构的灌装阀 将安装座直接装配于阀体的入口端,使得入口端的截面变小,也就是液体通过入口端的流 量变小,而且安装座上还设有卡圈06,进一步影响液体的流通,当液体从该区域流经后会形 成湍流,从而在液体内部形成较大阻力,妨碍其流动,影响灌装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灌装液体流动顺畅的灌装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灌装阀,包括阀体、阀套和排 气管,阀套的入口端从阀体的出口端伸入阀体内部,阀套的出口端位于阀体的出口端的外 部,在阀套与阀体之间设有用于驱使阀套与阀体背向运动的弹簧,所述排气管从阀体和阀 套中穿过,排气管的出口端位于阀体的入口端的外部,排气管的入口端位于阀套的出口端 的外部,排气管与阀体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排气管与阀套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排气管的入口 端外侧与阀套的出口端设有相互密封配合的开关结构,所述阀体的入口端设有安装套筒, 所述安装套筒的一端敞口,安装套筒的另一端封闭,排气管从安装套筒的中心孔中穿过,排 气管的出口端在安装套筒的封闭端的外部,所述安装套筒的封闭端设有安装孔,排气管与 安装孔密封配合,安装套筒的筒体上设有贯穿筒体内、外侧壁的流通孔,流通孔、安装套筒 的中心孔、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依次连接形成输液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与安装孔密封配合的部分为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的管体厚 度比排气管其它部分的管体厚度大,加强部的长度大于安装孔的长度。提高安装的可靠性 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位于安装套筒封闭端外部的外周侧面设有卡槽,卡槽中装 配有限位件,限位件卡在安装套筒封闭端的外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流通孔沿安装套筒的外圆周面的周向设置至少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流通孔沿安装套筒的外圆周面的周向均布设置有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内孔为阶梯孔,靠近阀体的入口端的部分为直径较大的大 径孔,靠近阀体的出口端的部分为直径较小的小径孔,安装套筒的敞口端插入大径孔中配 合固定,所述阀套与小径孔密封配合。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固定、焊接固定等常用手段。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套筒的中心孔与小径孔直径相等。这样不会出现漩涡等紊乱 情况,保持液体处于流动顺畅的状态,提高液体输送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的入口端外侧设有凸缘,凸缘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阀套出口 端的内径,所述开关结构包括设于凸缘的外周套的密封圈,密封圈的外径大于或等于阀套 出口端的内径,在阀套相对阀体背向运动到位后,阀套的出口端挤压密封圈实现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的入口端外侧设有凸缘,凸缘的直径大于阀套出口端的内 径,所述开关结构包括设于凸缘的圆锥面和设于阀套的出口端的倒角,圆锥面位于凸缘上 面对阀套出口端的表面,在阀套相对阀体背向运动到位后,圆锥面与倒角配合实现密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从安装套筒的侧面输入液体,没 有阻挡,液体通过时的流量明显比现有技术中的要大很多,而且液体在安装座内汇集后冲 击力相互抵消,形成顺势的流体状态,不会变成湍流,液体输送的效率高,灌装速度快。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I处放大图; 图4为另一种开关结构的不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灌装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和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 灌装阀,包括阀体1、阀套2和排气管3,阀套2的入口端从阀体1的出口端伸入阀 体1内部,阀套2的出口端位于阀体1的出口端的外部,在阀套2与阀体1之间设有用于驱 使阀套2与阀体1背向运动的弹簧4。排气管3从阀体1和阀套2中穿过,排气管3的出口 端位于阀体1的入口端的外部,排气管3的入口端位于阀套2的出口端的外部,排气管3与 阀体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00,排气管3与阀套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200。 排气管3的入口端外侧设有凸缘34,凸缘34的直径小于阀套2出口端的内径,在 凸缘34的外周套设有密封圈35作为开关结构,密封圈35的外径大于阀套2出口端的内 径,在阀套2相对阀体1背向运动到位后,若密封圈35的外径比阀套2出口端的内径大出 较多时,阀套2的出口端挤压密封圈35的端面实现密封;若密封圈35的外径比阀套2出口 端的内径大出不多时,阀套2的出口端挤压密封圈35变形,使密封圈35进入到阀套2中过 盈配合密封,凸缘34的外周侧面设置环形凹槽342对密封圈35进行轴向定位。凸缘34的 直径也可以等于阀套2出口端的内径,不影响阀套2的运动。开关结构的作用是在灌装过 程中控制输液通道的打开或关闭,在阀套2相对阀体1向阀体1的入口端移动时,开关结构 打开,输液通道打开以进行输液,一个容器灌装结束后,在阀套2相对阀体1向阀体1的出 口端移动到位后,开关结构关闭,输液通道关闭,防止液体泄漏。阀体1的入口端设有安装 套筒5,安装套筒5的一端敞口,安装套筒5的另一端封闭,阀体1的内孔11为阶梯孔,靠近 阀体1的入口端的部分为直径较大的大径孔111,靠近阀体1的出口端的部分为直径较小的 小径孔112,安装套筒5的敞口端插入大径孔111中配合固定,阀套2与小径孔112密封配 合。排气管3从安装套筒5的中心孔51中穿过,排气管3的出口端在安装套筒5的封闭端 的外部,安装套筒5的封闭端设有安装孔52,排气管3与安装孔52密封配合,排气管3与安 装孔52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灌装阀,包括阀体(1)、阀套(2)和排气管(3),阀套的入口端从阀体的出口端伸入阀体内部,阀套的出口端位于阀体的出口端的外部,在阀套与阀体之间设有用于驱使阀套与阀体背向运动的弹簧(4),所述排气管从阀体和阀套中穿过,排气管的出口端位于阀体的入口端的外部,排气管的入口端位于阀套的出口端的外部,排气管与阀体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00),排气管与阀套之间具有第二间隙(200),排气管的入口端外侧与阀套的出口端设有相互密封配合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入口端设有安装套筒(5),所述安装套筒的一端敞口,安装套筒的另一端封闭,排气管从安装套筒的中心孔(51)中穿过,排气管的出口端在安装套筒的封闭端的外部,所述安装套筒的封闭端设有安装孔(52),排气管与安装孔密封配合,安装套筒的筒体上设有贯穿筒体内、外侧壁的流通孔(53),流通孔、安装套筒的中心孔、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依次连接形成输液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永林史正姜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