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接头装置和电动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3707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性接头装置和电动车。该磁性接头装置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在第一接头上设有第一磁性体、第一触头,第一触头的一端与第一导线相连接;在第二接头上设有第二磁性体、第二触头,第二触头的一端与第二导线相连接;其中,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相对设置,当两接头靠近至设定距离内时,两磁性体相吸合,使两触头的另一端相接触,实现磁性接头装置的导通;当两接头分离至设定距离外时,两磁性体相分离,使两触头的另一端相分离,实现磁性接头装置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性接头装置,通过磁性体的吸合或分离来实现通断电的方式,准确快捷,安全性高,接触紧密,有效避免了传统的插口式接头可能会出现的断漏电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磁性接头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电动车。
技术介绍
电动车作为绿色环保的城市化道路交通工具,具有低碳环保、方便出行等众多优点,电池是其必不可少的配件,在传统技术中,电池采用插口式的通断电方式,插口做在电池盒上面,通过插头插入插口接通电池、插头拔出插口断开电池,这种插口式接头可能会出现断漏电问题;也可能因接头插入接口时配合间隙过小,而导致需要时间较长;再者,电动车经过路面颠簸,插口可能会出现松动现象。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实现电池的通断电,解决插口式接头可能会出现的断电漏电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接头装置,通过磁性体接触或分离来实现电池盒通断电,准确快捷,解决插口式接头可能会出现的断漏电等问题。本技术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磁性接头装置的电动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性接头装置,包括: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磁性体、第一触头,所述第一触头的一端与第一导线相连接;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磁性体、第二触头,所述第二触头的一端与第二导线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可相吸合或相分离,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相吸合时,使所述第一触头的另一端和所述r>第二触头的另一端相接触、所述磁性接头装置导通;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相分离时,使所述第一触头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触头的另一端相分离、所述磁性接头装置断开。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磁性接头装置,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上均设有磁性体和触头,通过两磁性体相吸合使两触头相接触,实现磁性接头装置的导通;通过两磁性体相分离使两触头相分离,实现磁性接头装置断开,这种通过磁性体的接触或分离来实现通断电的方式,与传统采用插口式接头实现通断电的方式相比,更加准确快捷,且避免了传统的插口式接头因触头接触不紧密而出现的断电现象。另外,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磁性接头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相对的端面上,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可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靠近至设定距离内相吸合、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开至所述设定距离外相分离。将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体分别设置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相对的端面上,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体可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靠近至设定距离内时相吸合、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开至设定距离外时相分离,只需将两接头靠近至设定距离内,即可实现磁性体吸合,进而带动接头上的触头接触,实现磁性接头装置的导通,方便快捷,节省时间,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可能因接头插入接口时配合间隙过小而导致需要时间较长的问题;且依靠磁性体的吸合作用使两接头接触,接头接触配合紧密,不易松动,能够有效地避免因电动车经过路面颠簸,而出现的插口松动的现象。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相对的一端中,一个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另一个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可配合接触。在两触头相对的一端中,一个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另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凹槽,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合接触,实现磁性接头装置的导通,使得两触头的配合更加紧密、不易松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相对的一端中,所述第一触头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凸起、所述第二触头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凹槽。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触头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第二触头的端面上设置有相配合的凹槽,实现两触头相配合接触;当然也可以在第二触头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第一触头的端面上设置有相配合的凹槽,同样能够实现两触头相配合接触的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触头的外壁上套设有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可固定所述第一触头以防止其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二触头的外壁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可使所述第二触头沿其轴线方向移动。第一触头通过橡胶垫片固定,第二触头通过弹簧使其沿轴线方向移动,在两接头分离时,第二触头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沿其轴线方向向外弹出一段距离,在两接头相靠近时,第一触头固定,第二触头压缩弹簧,使弹簧缩回一段距离,从而使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的接触更加紧密。当然,也可使第二触头通过橡胶垫片固定,第一触头通过弹簧使其沿轴线方向移动,同样能够使两触头接触更加紧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均为磁环,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均为铜触头,所述铜触头设置在所述磁环内。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体均为磁环,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均为铜触头,将铜触头设置在磁环内,磁环吸合时铜触头接触,磁环分离时铜触头分离,安全性高,避免了传统的插口式接头因触头露在外面直接接触而出现的漏电现象;触头采用铜触头、导电性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均包括多个磁块,多个所述磁块沿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均为铜触头,所述铜触头设置在多个所述磁块的内侧。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体均均包括多个磁块,且多个磁块沿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周向均匀布置,将铜触头设置在多个磁块的内侧,同样能够提高接头接触时的安全性,避免了传统的插口式接头因触头露在外面直接接触而出现的漏电现象,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性接头装置还包括:内固定壳、内壳和外壳;所述磁环与所述铜触头安装在所述内固定壳上,在所述内固定壳的外侧固定有所述内壳,所述内壳的一端固定有所述外壳。将磁环与铜触头安装在内固定壳上,用内固定壳固定磁环和铜触头,使得接头的结构紧凑;在内固定壳的外侧固定有内壳,内壳的一端固定有外壳,内壳和外壳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磁性接头装置导通时发生触电漏电现象。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性接头装置还包括:橡胶保护套,所述橡胶保护套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橡胶保护套的内壁面包裹着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在两接头的外壳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橡胶保护套,且橡胶保护套的内壁面包裹着第一导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性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磁性体、第一触头,所述第一触头的一端与第一导线相连接;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磁性体、第二触头,所述第二触头的一端与第二导线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可相吸合或相分离,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相吸合时,使所述第一触头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触头的另一端相接触、所述磁性接头装置导通;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相分离时,使所述第一触头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触头的另一端相分离、所述磁性接头装置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性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磁性体、第一触头,所述第一触头的一
端与第一导线相连接;
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磁性体、第二触头,所述第二触头的一
端与第二导线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
二磁性体可相吸合或相分离,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相吸合时,使
所述第一触头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触头的另一端相接触、所述磁性接头装置导
通;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相分离时,使所述第一触头的另一端和
所述第二触头的另一端相分离、所述磁性接头装置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
接头相对的端面上,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可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
述第二接头靠近至设定距离内时相吸合、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开
至所述设定距离外时相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相对的一端中,一个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
另一个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可配合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性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相对的一端中,所述第一触头的端面上设置
有所述凸起、所述第二触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捷周进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