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9829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器,尤其是一种加强型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减震顶板、夹紧装置、弹性囊体、密封栓、活塞柱体、活塞筒和缓冲装置,减震顶板底端设有活塞筒,活塞筒内设有活塞柱体,活塞筒底部设有密封栓,减震顶板两端分别与夹紧装置固定连接,弹性囊体上端与减震顶板相连,下端与活塞筒相连,减震顶板底部还设有缓冲垫,缓冲垫底部与缓冲弹簧相连,缓冲弹簧位于活塞柱体的上方,该减震器把摩擦减震、空气减震和弹簧减震三种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且在减震过程中,刚度和阻尼可调,可以满足汽车不同路况和各种操稳要求,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器,尤其是一种加强型减震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装备了越来越先进的减震系统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传统的减震器包括:空气减震器、摩擦减震器、弹簧减震器、电磁减震器等,而且它们一般都是独立使用,结构和功能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减震器功能单一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强型减震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强型减震器,包括减震顶板、夹紧装置、弹性囊体、密封栓、活塞柱体、活塞筒和缓冲装置,减震顶板底端设有活塞筒,活塞筒内设有活塞柱体,活塞筒底部设有密封栓,减震顶板两端分别与夹紧装置固定连接,弹性囊体上端与减震顶板相连,下端与活塞筒相连,减震顶板底部还设有缓冲垫,缓冲垫底部与缓冲弹簧相连,缓冲弹簧位于活塞柱体的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夹紧装置包括螺栓、连杆、压板和夹紧弹簧,连杆上端穿设有螺栓,螺栓上套设有夹紧弹簧,连杆下端设有压板,减震顶板包括支撑板、螺栓孔和囊体沟槽,减震顶板两端设有螺栓孔和囊体沟槽,夹紧装置通过螺栓拧入螺栓孔内,实现与减震顶板两端固定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活塞筒包括筒壁、筒孔和密封沟槽,活塞筒的筒壁上设有筒孔与密封沟槽,弹性囊体的上端勾设在减震顶板的囊体沟槽内,下端勾设在密封沟槽内,弹性囊体上端与密封沟槽的连接处设有金属密封圈,下端与囊体沟槽的连接处设有金属密封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活塞柱体包括柱体、柱箱和摩擦片,柱箱两侧设有摩擦片,底端设有柱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减震器把摩擦减震、空气减震和弹簧减震三种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且在减震过程中,刚度和阻尼可调,可以满足汽车不同路况和各种操稳要求,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功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减震顶板的示意图; 图3是夹紧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活塞柱体的示意图; 图5是活塞筒的示意图; 图中1.减震顶板,2.夹紧装置,3.弹性囊体,4.密封栓,5.活塞柱体,6.活塞筒,7.缓冲垫,8.缓冲弹簧,11.支撑板,12.螺栓孔,13.囊体沟槽,21.螺栓,22.连杆,23.压板,24.夹紧弹簧,32.金属密封圈,51.柱体,52.柱箱,53.摩擦片,61.筒壁,62.密封沟槽,63.筒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减震顶板的示意图,图3是夹紧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活塞柱体的示意图,图5是活塞筒的示意图,一种加强型减震器,包括减震顶板1、夹紧装置2、弹性囊体3、密封栓4、活塞柱体5、活塞筒6、缓冲垫7和缓冲弹簧8,减震顶板1底端设有活塞筒6,活塞筒6内设有活塞柱体5,活塞筒6底部设有密封栓4,减震顶板1两端分别与夹紧装置2固定连接,弹性囊体3上端与减震顶板1相连,下端与活塞筒6相连,减震顶板1底部还设有缓冲垫7,缓冲垫7底部与缓冲弹簧8相连,缓冲弹簧8位于活塞柱体5的上方,夹紧装置2包括螺栓21、连杆22、压板23和夹紧弹簧24,连杆22上端穿设有螺栓21,螺栓21上套设有夹紧弹簧24,连杆22下端设有压板23,减震顶板1包括支撑板11、螺栓孔12和囊体沟槽13,减震顶板1两端设有螺栓孔12和囊体沟槽13,夹紧装置2通过螺栓21拧入螺栓孔12内,实现与减震顶板1两端固定连接,活塞筒6包括筒壁61、筒孔63和密封沟槽62,活塞筒6的筒壁61上设有筒孔63与密封沟槽62,弹性囊体3的上端勾设在减震顶板1的囊体沟槽13内,下端勾设在密封沟槽62内,弹性囊体3上端与密封沟槽62的连接处设有金属密封圈32,下端与囊体沟槽13的连接处设有金属密封圈32,活塞柱体5包括柱体51、柱箱52和摩擦片53,柱箱52两侧设有摩擦片53,底端设有柱体51。本专利技术的夹紧装置2通过螺栓21拧入螺纹孔12内,使得螺栓21带动连杆22往弹性囊体3靠近,而此时连杆会推动压板23压紧在弹性囊体3的囊壁上,从而实现对弹性囊体体积的调整。弹性囊体3与减震顶板1和活塞筒6紧固连接,形成密封囊体。密封栓4与活塞筒6的筒壁61紧固在一起,起密封作用。活塞柱体5沿着活塞筒6的内筒壁61上下运动,而且摩擦片53与活塞筒6的内筒壁61摩擦起到缓冲减震作用,同时随着活塞柱体5自下往上的运动过程中,摩擦片53与筒孔63—一捏合,逐渐密封筒孔63,从而实现减震刚度与阻尼的增大。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垫7和缓冲弹簧8双重缓冲,使活塞柱体5由下往上的刚度和阻尼增大。【主权项】1.一种加强型减震器,其特征是,包括减震顶板(1)、夹紧装置(2)、弹性囊体(3)、密封栓(4)、活塞柱体(5)、活塞筒(6)、缓冲垫(7)和缓冲弹簧(8),减震顶板(1)底端设有活塞筒(6 ),活塞筒(6 )内设有活塞柱体(5 ),活塞筒(6 )底部设有密封栓(4 ),减震顶板(1)两端分别与夹紧装置(2)固定连接,弹性囊体(3)上端与减震顶板(1)相连,下端与活塞筒(6)相连,减震顶板(1)底部还设有缓冲垫(7),缓冲垫(7)底部与缓冲弹簧(8)相连,缓冲弹簧(8)位于活塞柱体(5)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减震器,其特征是,夹紧装置(2)包括螺栓(21)、连杆(22)、压板(23)和夹紧弹簧(24),连杆(22)上端穿设有螺栓(21),螺栓(21)上套设有夹紧弹簧(24),连杆(22)下端设有压板(23),减震顶板(1)包括支撑板(11)、螺栓孔(12)和囊体沟槽(13),减震顶板(1)两端设有螺栓孔(12)和囊体沟槽(13),夹紧装置(2)通过螺栓(21)拧入螺栓孔(12)内,实现与减震顶板(1)两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减震器,其特征是,活塞筒(6)包括筒壁(61)、筒孔(63)和密封沟槽(62),活塞筒(6)的筒壁(61)上设有筒孔(63)与密封沟槽(62),弹性囊体(3)的上端勾设在减震顶板(1)的囊体沟槽(13)内,下端勾设在密封沟槽(62)内,弹性囊体(3)上端与密封沟槽(62)的连接处设有金属密封圈(32),下端与囊体沟槽(13)的连接处设有金属密封圈(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减震器,其特征是,活塞柱体(5)包括柱体(51)、柱箱(52)和摩擦片(53),柱箱(52)两侧设有摩擦片(53),底端设有柱体(51)。【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器,尤其是一种加强型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减震顶板、夹紧装置、弹性囊体、密封栓、活塞柱体、活塞筒和缓冲装置,减震顶板底端设有活塞筒,活塞筒内设有活塞柱体,活塞筒底部设有密封栓,减震顶板两端分别与夹紧装置固定连接,弹性囊体上端与减震顶板相连,下端与活塞筒相连,减震顶板底部还设有缓冲垫,缓冲垫底部与缓冲弹簧相连,缓冲弹簧位于活塞柱体的上方,该减震器把摩擦减震、空气减震和弹簧减震三种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且在减震过程中,刚度和阻尼可调,可以满足汽车不同路况和各种操稳要求,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功效。【IPC分类】F16F9/516, F16F13/00【公开号】CN105351432【申请号】CN201510871206【专利技术人】李波, 贝绍轶, 赵景波, 张兰春, 周亭, 朱燕燕, 赵良, 倪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强型减震器,其特征是,包括减震顶板(1)、夹紧装置(2)、弹性囊体(3)、密封栓(4)、活塞柱体(5)、活塞筒(6)、缓冲垫(7)和缓冲弹簧(8),减震顶板(1)底端设有活塞筒(6),活塞筒(6)内设有活塞柱体(5),活塞筒(6)底部设有密封栓(4),减震顶板(1)两端分别与夹紧装置(2)固定连接,弹性囊体(3)上端与减震顶板(1)相连,下端与活塞筒(6)相连,减震顶板(1)底部还设有缓冲垫(7),缓冲垫(7)底部与缓冲弹簧(8)相连,缓冲弹簧(8)位于活塞柱体(5)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贝绍轶赵景波张兰春周亭朱燕燕赵良倪彰胡淳汪永志汪伟戴笠岳亮亮刘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