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称重分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912 阅读:3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片状物自动称重分拣设备,特别涉及蓄电池制造领域的电极极片自动称重分拣设备。它公开了一种自动称重分拣机,是由包括进片机构、上片机构、过渡走片机构、称片机构、输送机构、分拣机构顺序衔接而成的流水线装置,该装置在可编程微控制器的控制下同步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电极极片类片状物的称片和自动分拣,完成了该项生产流程从手工劳动向自动化作业的转变,大大降低了人工作业生产强度和作业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片状物自动称重分拣设备,特别涉及蓄电池制造领域的 电极极片自动称重分拣设备。
技术介绍
在蓄电池制造领域,由于存在的制造误差,蓄电池的电极极片往往 重量不同,需要对电极极片称重后进行区分,按电极极片的不同重量组 合进行蓄电池的装配。目前,采用人工对电极极片每单片称重,然后按 电极极片重量级差手工分拣。由于蓄电池制造所要求的极片数量大,人 工称重与分拣明显存在着速度慢、分拣差错率较大和劳动效率低的问题, 无法有效满足蓄电池批量制造对电极极片称重、分拣生产环节的要求。 目前,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有关包括电极极片在内的片状物自动称重分拣 设备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称重分拣机,克服现有人 工称重、分拣的工作量大,劳动效率低,差错率较大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称重分拣机,其特征在 于,包括进片机构、上片机构、称片机构、输送机构、分拣机构、电源和 可编程微控制器,所述进片机构包括第一传输装置、固定座、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 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以及连接二者的第一传输带,第一 从动轮安装在第一轴上,第一主动轮安装在第二轴上,第一轴、第二轴分 别安装在固定座两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第二轴;所述上片机构包括第二传输装置、支座、第二驱动装置、第一负压机 构;所述第二传输装置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二传输带,第二主动轮为中空圆柱盘,所述第二传输带连接中空圆柱盘的柱圆周与第二从 动轮,中空圆柱盘的柱圆周上间隔地设有细孔组,第二传输装置包括第二主 动轮、第二从动轮安装在支座上;第一负压机构包括第一风管和第一风机, 中空圆柱盘的中空腔通过第一风管连接第一风机,中空圆柱盘通过传动装 置连接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称片机构包括第三传输装置、Y型支架、支架座、第三驱动装置, 所述第三传输装置包括第三主动轮、第三从动轮和连接二者的第三传输带, 第三主动轮、第三从动轮安装在所述Y型支架两端,Y型支架安装在支架座 上,Y型支架与支架座之间压装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通过电信号 线连接所述可编程微控制器,可编程微控制器用于转换计算电流信号对应 的重量值,并将该重量值输出到显示屏;第三主动轮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第 三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可编程微控制器;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四传输装置、水平支架、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 四传输装置包括第四主动轮、第四从动轮和连接二者的第四传输带,第四 主动轮、第四从动轮安装在水平支架两端,所述第四主动轮通过传动装置 连接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可编程微控制器;所述分拣机构包括第五传输装置、长方体框、分拣机座、接近开关、 第五驱动装置、第二负压机构、收片装置,所述第五传输装置包括第五主 动轮、第五从动轮和连接二者的第五传输带,第五主动轮通过传动装置连 接第五驱动装置,第五传输带上间隔设有传输带细孔,所述第五主动轮、 第五从动轮安装在长方体框两端,长方体框的下端面由第五传输带形成闭 合,长方体框安装在分拣机座上;长方体框的一端平行贴近置于所述第四 传输带之上,所述接近开关安装在所述长方体框与第四传输带之间,接近 开关连接所述可编程微控制器;第二负压机构包括第二风管和第二风机, 长方体框内空腔通过第二风管连接第二风机;长方体框内空腔设有若干间 隔的小腔,小腔通过通断阀与第二风管连通,所述通断阀连接所述可编程微 控制器,收片装置安装在小腔下方;所述第一传输带的传输终端靠近所述中空圆柱盘的柱圆周,所述第二传输带、第三传输带、第四传输带在同一传输方向上顺序衔接。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上片机构与称片机构之间安装过渡走片 机构,所述过渡走片机构的结构与所述输送机构的结构相同。当待称片从 上片机构进入过渡走片机构皮带时,由过渡走片机构调整待称片进入称片 机构肘的运动速度,该运动速度与称片机构的皮带速度同步,使称片机构 的称片更加准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片机构还包括第一步进机构,所述第一驱动装 置通过第一步进机构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一步进机构包括第三轴, 第四轴,偏心块,摆杆,摆臂,曲柄,第一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三轴,第 四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第三轴上安装偏心块,第四轴上 安装摆臂,偏心块与摆臂通过摆杆连接,第四轴上还安装曲柄,所述第一 单向离合器安装在第二轴上,所述曲柄与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连接,第三轴 上连接第一驱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收片装置包括第六传输装置、第六驱动装置,第六传 输装置的个数等于所述分拣机构内小腔的个数,第六传输装置包括第六主 动轮、第六从动轮和连接二者的第六传输带,第六传输带的传输方向垂直 于所述第五传输带的传输方向。更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六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二步进机构,所述第六 驱动装置为往复式驱动装置,连接可编程微控制器;所述第二步进机构包 括第二单向离合器,该第二单向离合器安装在所述第六主动轮轴上,所述 第六驱动装置通过第二单向离合器连接第六主动轮轴。更加优选的,所述第一传输带为水平链条,第二传输带、第三传输带、 第四传输带、第五传输带、第六传输带为水平皮带。本专利技术自动称重分拣机是由包括进片机构、上片机构、过渡走片机构、 称片机构、输送机构、分拣机构顺序衔接而成的流水线装置,其基本工作 过程为首先,将待称片各单片竖直码放在进片机构上,进片机构将待称 片逐一以单片形式输送到上片机构,上片机构按一定频率将待称片水平送 到过渡走片机构,通过过渡走片机构调整待称片走片速度后输送到称片机构,称片机构称出待称片的重量,然后将已称片送到输送机构,由输送机 构送到分拣机构,最后,分拣机构在可编程微控制器的控制下按已称片的 不同重量级差对已称片进行分拣。本专利技术自动称重分拣机实现了电极极片类片状物的称片和自动分拣, 完成了该项生产流程从手工劳动向自动化作业的转变,大大降低了人工作 业生产强度和作业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动称重分拣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进片机构主视图。 图3为进片机构俯视图。 图4为上片机构侧视图。图5为过渡走片机构与称片机构以及输送机构组合使用主视图。 图6为过渡走片机构与称片机构以及输送机构组合使用俯视图。 图7为分拣机构主视图。 图8为图7中收片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的自动称重分拣机是由进片机构1、上片机构2、过渡走片 机构3、称片机构4、输送机构5、分拣机构6各自的传数装置顺序衔接而 成的流水线装置,分拣机构6还包括收片机构7,收片机构包括若干收片装 置。如图2所示的进片机构主视图,并结合图3所示的进片机构俯视图, 固定座10上安装第一轴11、第二轴15、第三轴12、第四轴13,第一轴11 和第二轴15上均安装有链轮8,第一轴11与第二轴15通过链条9传动连 结。第三轴12中间安装偏心块20,第四轴13中间安装摆臂27,偏心块20与摆臂27通过摆杆16连接。第四轴13上还安装曲柄19,第二轴15上安 装单向离合器18,曲柄19与单向离合器18连接,第三轴12上还安装链轮 17作为第一传动装置,链轮17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为通用的 电动机,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称重分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片机构、上片机构、称片机构、输送机构、分拣机构、电源和可编程微控制器, 所述进片机构包括第一传输装置、固定座、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以及连接二者的第一传输带,第一 从动轮安装在第一轴上,第一主动轮安装在第二轴上,第一轴、第二轴分别安装在固定座两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第二轴; 所述上片机构包括第二传输装置、支座、第二驱动装置、第一负压机构;所述第二传输装置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二传输 带,第二主动轮为中空圆柱盘,所述第二传输带连接中空圆柱盘的柱圆周与第二从动轮,中空圆柱盘的柱圆周上间隔地设有柱圆周细孔,第二传输装置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安装在支座上;第一负压机构包括第一风管和第一风机,中空圆柱盘的中空腔通过第一风管连接第一风机,中空圆柱盘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称片机构包括第三传输装置、Y型支架、支架座、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传输装置包括第三主动轮、第三从动轮和连接二者的第三传输带,第三主动轮、第三从动轮安装在所述Y型支架两端,Y型支 架安装在支架座上,Y型支架与支架座之间压装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通过电信号线连接所述可编程微控制器,可编程微控制器用于转换计算电流信号对应的重量值,并将该重量值输出到显示屏;第三主动轮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第三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可编程微控制器;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四传输装置、水平支架、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传输装置包括第四主动轮、第四从动轮和连接二者的第四传输带,第四主动轮、第四从动轮安装在水平支架两端,所述第四主动轮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 装置连接所述可编程微控制器; 所述分拣机构包括第五传输装置、长方体框、分拣机座、接近开关、第五驱动装置、第二负压机构、收片装置,所述第五传输装置包括第五主动轮、第五从动轮和连接二者的第五传输带,第五主动轮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第五驱动装置, 第五传输带上间隔设有传输带细孔,所述第五主动轮、第五从动轮安装在长方体框两端,长方体框的下端面由第五传输带形成闭合,长方体框安装在分拣机座上;长方体框的一端平行贴近置于所述第四传输带之上,所述接近开关安装在所述长方体框与第四传输带之间,接近开关连接所述可编程微控制器;第二负压机构包括第二风管和第二风机,长方体框内空腔通过第二风管连接第二风机;长方体框内空腔设有若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先祥赵安怀袁军张明友杨华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深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