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存储器设计
,涉及一种静态随机存储器单元,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单粒子效应的静态随机存储器单元。
技术介绍
传统的6T静态随机存储器单元,如图1所示,是由两个上拉管、下拉管和存取管构成;由于航天电子设备工作的环境恶劣,存储器单元饱受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然而,存储器对高粒子辐射较为敏感。传统的存储器单元一般很难满足抗辐射要求;所以设计者常常在传统单元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以提高单元的抗辐射能力。单粒子效应和总剂量效应是辐射效应中的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两种。所谓单粒子效应,如图2所示,是指高能粒子入射到灵敏区(对于体硅器件来讲,灵敏区是指其漏端的反偏PN结;而对于绝缘体上硅器件来讲,是指器件关闭状态时的体区)时,粒子的能量被硅材料吸收,根据固体能带理论,处在价带的电子可以获得能量跃迁到导带,其对应的空穴则在价带内向下跃迁到更高能量的位置,这样电子和空穴都成了自由移动的载流子;由于周围电压施加电场的存在,使得自由移动的载流子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不过载流子的寿命有限,所以最终形成的电流是瞬态电流;瞬态电流在单元内的回路中造成电压降,使得所存储的数据发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单粒子效应的静态随机存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单元至少包括:第一交叉耦合型反相器,由第一上拉管和第二上拉管组成;第二交叉耦合型反相器,由第一下拉管和第二下拉管组成;传输管,由第一存取管、第二存取管、第三存取管及第四存取管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何伟伟,罗杰馨,王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