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497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脱箱机,包括:一门式框架,其上设有提升机构;一升降台,其位于门式框架的两侧立柱间,并与所述提升机构相联接;一回转支撑座,该回转支撑座可旋转地与升降台相联接,且其旋转轴向与提升方向相垂直;一对夹臂,其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回转支撑座;一推倒机构,位于上述夹臂的一侧边;至少两个夹持机构,分别固定于上述夹臂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式框架的顶部设有一凸梁;一推箱盖机构,设置于门式框架顶部的凸梁,该推箱盖机构包括一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塞杆可向上述夹臂间垂直移动地设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箱机,尤指一种可运用于烟草、食品等轻工行业、能提高自动化水平的脱箱机。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脱箱机结构比较复杂、操作不方便,并且功能较为单一,工序安排不合理,不能实现脱箱的全部自动化,使得生产效率低,大大增加了工人的数量、加大了其劳动强度。并且公知的脱箱机在脱箱时,对箱体的大小尺寸的要求比较严格,对箱体的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同时还对箱体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对于规格不统一,其尺寸、厚度和质量各不相同的箱体进行脱箱时,公知设备适应性差,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箱体的脱箱要求,而且还经常出现不能脱箱、或脱箱不完全的情况。目前常用的脱箱机有多关节机器手结构式的,其搬箱、拆箱、脱箱由一台机器完成,但存在拆箱的时间较长,且不能自动叠放箱体的缺陷。由于搬箱、脱箱由一套夹臂完成,脱箱效果不好。针对上述公知技术的问题,本技术的申请人专利技术了专利号为ZL02238742.0的一种脱箱机,其通过夹臂将箱体夹持,由升降台带动夹臂将箱体提升完成脱箱动作后,在支撑座的带动下将所夹箱体转动90°,使箱体开口侧朝向设置在门框架侧边凸台上的推动头,由该推动头将封闭的箱盖沿水平方向推开,经推倒机构将空箱推倒叠合,从而实现脱箱、叠箱全部自动化,并实现了拆箱的合理化和工序的可靠性,但该公知的脱箱机结构在脱箱过程中依然存在箱内剩余物品在推动头推开箱体封闭端的箱盖时,会洒落在操作台外部,如当箱内物品为烟叶时,该公知的脱箱机脱箱时,会将箱内的剩余烟叶洒落在输送带外部,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并增加作业现场的粉尘,而污染环境,不利于环保,并增加了操作人员的清理工作量。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藉由多年从事本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针对目前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走向以及上述公知技术的缺陷,进而研制出技术的脱箱机,以克服上述的所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夹臂将箱体夹持,由升降台带动夹臂将箱体提升完成脱箱动作,藉由推箱盖机构将箱体封闭端的箱盖推开,再经推倒机构将空箱推倒叠合,从而实现不受箱体尺寸限制,且箱体内剩余物品不会洒落,脱箱、叠箱全部自动化的脱箱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脱箱机,包括一门式框架,其上设有提升机构;一升降台,其位于门式框架的两侧立柱间,并与所述提升机构相联接;一回转支撑座,该回转支撑座可旋转地与升降台相联接,且其旋转轴向与提升方向相垂直;一对夹臂,其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回转支撑座;一推倒机构,位于上述夹臂的一侧边;至少两个夹持机构,分别固定于上述夹臂的两侧;其中,所述门式框架的顶部设有一凸梁;一推箱盖机构,设置于门式框架顶部的凸梁,该推箱盖机构包括一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塞杆可向上述夹臂间垂直移动地设置。如上所述的脱箱机,所述推箱盖机构的推动气缸活塞杆头部设有一推动头。如上所述的脱箱机,所述推箱盖机构的推动气缸活塞杆头部与两个翼展气缸相连接。如上所述的脱箱机,所述推箱盖机构的推动气缸可为一二级气缸。如上所述的脱箱机,一夹臂控制驱动电机设置在上述升降台的一侧,所述夹臂藉由左、右旋滚珠丝杠、传动轮与所述电机相连接。如上所述的脱箱机,所述回转支撑座上设有直线导轨,一夹臂控制驱动电机设置在该直线导轨的一侧,所述夹臂藉由左、右旋滚珠丝杠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能实现脱箱的全部自动化,可大大减少工人的数量、减小其劳动强度;由于推箱盖机构设置在门式框架的顶部,从而在打开另一端箱盖时,克服了公知技术存在的箱内残留物品会洒落至操作台外部造成污染环境的缺陷,保证箱内的全部物品均落在操作台上,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及作业现场的粉尘,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并进一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环境质量。另外,该脱箱机对各规格、质量的烟箱均能实现脱箱,脱箱效果好,设备结构简单,便于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兹配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脱箱机,包括有一门式框架10,升降台106,一回转支撑座20,一对夹臂30,推箱盖机构50,一推倒机构70,一夹持机构40。其中,升降台106、回转支撑座20、夹臂30、推倒机构70、夹持机构40与公知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如图1所示,所述门式框架10顶部向前延伸一凸梁108,该凸梁108向前延伸至上述夹臂30上方,所述凸梁108上设有一推箱盖机构50,该推箱盖机构包括一推动气缸501,所述推动气缸501的活塞杆可沿垂直方向上下伸缩移动至上述两夹臂30间。在本实施例中,该凸梁108为由立柱101顶部向前伸延的一矩形框,其结构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其他结构代替,仅需满足可将所述推箱盖机构50固定其上,且推动气缸501的活塞杆可垂直伸缩移动至两夹臂30间即可。所述推箱盖机构50的推动气缸活塞杆头部设有一推动头502,两个翼展气缸503分别设置在该推动头502的两侧。当然,上述两个翼展气缸503亦可直接与所述推箱盖机构的推动气缸活塞杆头部相连接。上述推箱盖机构50的推动气缸501可为一二级气缸,以增加其延伸距离。本技术提出的脱箱机操作过程如下在此以烟箱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技术并不局限于烟箱的脱箱。烟箱输送到位停止,升降减速电机104带动脱箱机升降台106下降至两夹臂30位于箱体两侧的低位(也可以通过升降台106移动至低位等待烟箱的进入),设置于两夹臂30外侧的气缸402作动,驱动夹持头(钉子)401向夹臂30的内侧伸出,设置在回转支撑座20上的直线导轨204一侧设有一夹臂控制驱动电机,在本实施例中为一伺服电机303,该伺服电机303带动左右旋滚珠丝杠302转动,使两滑板301带动两夹臂30同时高速向内移动,所述伺服电机303可精确控制夹臂30夹持箱体的夹紧力,该夹臂30松开一次,再次夹紧箱体,由于夹持机构40的夹持头(钉子)401在夹臂的夹紧力作用下嵌入箱体内,从而可牢固地结合于箱体,使之不下落。藉由上述的两夹臂30及夹持机构40,可牢固地夹持不同尺寸的烟箱箱体,大大提高了其适用性。箱体被夹持住后,启动升降驱动电机104,通过传动轴107、传动轮103、102提升升降台106,将箱体上升至中位,箱内的物品靠自重随之脱出,此时固定于夹臂30两侧的拍打机构60带动拍打头601连续拍打箱体,将其内仅存的少数烟叶清除干净,最后拍打气缸伸出,拍打机构将烟箱压凹,这时下箱盖打开。在升降台106将箱体提升至中间位完成脱箱的同时,取出其内的包装物,如纸板塑料袋等,然后,启动回转驱动电机203,通过齿轮202、内齿圈201带动回转支撑座20随之转动,将夹臂30及箱体转动180°,使箱体开口一侧朝上。此时,推箱盖机构50开始工作,推动气缸501的活塞杆向下移动,即向箱盖封闭端垂直移动,其上设置的推动头502将封闭的箱盖推开,同时,设置在活塞杆头部(推动头上)的两个翼展气缸503向两侧伸展,将该端箱盖全部推开,之后活塞杆带动推动头502、翼展气缸503收回、恢复原位。由于本技术提出的脱箱机,其推箱盖机构50设置在门式框架10的顶部,通过推动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启平金亚萍高宪法
申请(专利权)人: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烟草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