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尤其涉及具备将车颈板与悬架塔连结的连结支架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自以往,已知有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包括:车颈板,设置在分隔发动机室与车室的前围板的上侧而且沿车宽方向延伸;悬架塔,设置在发动机室内而且支撑前悬架。由于悬架塔的顶部支撑前悬架的减振装置,因此,若悬架塔的顶部的刚性不足,则会产生如下问题:因行驶时的上下方向的负荷而会导致悬架塔的倾斜角度易于变化,从而对操纵稳定性带来影响。为此而提出了提高悬架塔的抗歪斜刚性的技术方案。日本专利第3480089号公报所公开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中揭示了如下的技术:设置有支撑件(连结支架),该支撑件与车轮挡板的上壁、悬架塔的顶部、以及车颈箱(车颈板)的上壁各者接合。根据该前部车身结构,能够使从车轮输入到悬架塔的负荷分散到车颈箱,从而提高悬架塔的抗歪斜刚性。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前部车身结构中,虽然能够抑制悬架塔顶部的前后方向的位移,但有可能不能充分地抑制悬架塔顶部的上下方向位移。S卩,由于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结构是通过被接合于车颈箱的上壁及车轮挡板的上壁的支撑件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颈板,设置在分隔发动机室与车室的前围板的上方而且沿车宽方向延伸;悬架塔,设置在所述发动机室内而且支撑前悬架;连结支架,将所述悬架塔与所述车颈板连结;其中,所述车颈板具有在比所述悬架塔更后方沿上下方向形成的竖向接合面,在所述悬架塔的顶部的后部形成有以越往后侧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所述连结支架具有:主体部,以越往后侧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地沿前后方向延伸;前侧凸缘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前方而且接合于所述倾斜部;后侧凸缘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后方而且接合于所述竖向接合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内繁,中山伸之,兼森正英,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